黃高鰭刺尾魚

黃高鰭刺尾魚

黃高鰭刺尾魚,又稱黃高鰭刺尾鯛,俗名三角倒吊,是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的一種。

基本信息

地理分布

原產於太平洋中西部海域,其分布區域,西起中太平洋的夏威夷、約翰斯頓,經馬紹爾群島,東至日本、菲律賓及台灣北部。
主要分布國家和地區:關島、夏威夷群島、日本、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北馬里亞納群島、帛琉、菲律賓、中國台灣、美國本土外小島嶼(引入)。

棲息環境

僅在亞熱帶珊瑚礁海域活動,熱帶海洋不常見。
礁岩棲性魚類,主要棲息於珊瑚繁生的潟湖及面海的礁區,棲息深度2至46米左右。通常單獨或成一小群優遊於藻叢間。

生存習性

幼魚具有區域性,長成時這一特性逐漸減少,並開始在更廣闊的珊瑚礁水域漫遊。成魚獨居或結成鬆散小群活動,其它魚類有時也會加入群中,比如橫帶高鰭刺尾魚。晝行性,白天在海藻間穿梭;夜間,它們通常獨自棲息於珊瑚礁的間隙中。以大型藻類為食,如海藻、絲狀藻,也食少數浮遊動物。

形態特徵

背鰭硬棘:5枚;背鰭軟條:23至26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19至22枚。
體呈卵圓形而側扁,吻長突出,前端鈍尖。額頭陡斜,眼睛上位。口小,端位。兩頜各具齒1行,上下頜齒較大,齒固定不可動,側扁,邊緣具缺刻,呈鈍鋸齒狀。成魚除了黑眼睛和尾柄上的白色芽狀棘外,頭及身體呈一致的鮮黃色。背鰭高聳,臀鰭發達,兩鰭張開使全魚呈三角形。在體側中央有許多淡色縱線,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尾柄兩側各有一向前長棘,其前方有許多毛狀突起。尾鰭截形。幼魚體白,上有許多淡棕色橫線,背鰭及臀鰭鰭條均較成魚長。
註:黃高鰭刺尾魚圖片來源。

繁育信息

以成群或結對方式產卵,雌魚每月產卵一次。繁殖高峰期從3月到9月,有些魚可全年繁殖。雌魚每次平均能產約4萬枚魚卵。雙親對稚魚不提供親代撫育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物種(LC)。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