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大米

黃金大米

黃金大米(Golden Rice),又名“金色大米”,是一種轉基因大米,其不同於正常大米的主要功能為幫助人體增加維生素A吸收。因為色澤發黃,該大米品種被稱為“黃金大米”。質疑者認為黃金大米可能會嚴重威脅到環境和糧食安全,它也並不能解決造成維生素A缺乏症的根本原因——貧困和缺乏多樣化的飲食。 2013年11月5日,國際研究機構和菲律賓政府官員表示供上市銷售的轉基因“黃金大米”可能數年內獲準在菲律賓生產。

基本信息

簡介

黃金大米,是一種轉基因稻米品種,由美國先正達種子公司參與研發。通過基因工程使得稻米的食用部分胚乳含有維生素A的前體——β-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在人體內會轉化成維生素A,可以緩解人體維生素A缺乏。胡蘿蔔素使大米呈現金黃色,因而得名“黃金大米”。

第一代“黃金大米”2000年問世,使用了來自黃水仙的基因,其中胡蘿蔔素含量為每克大米約含1.6毫克。

第二代“黃金大米”於2005年問世,使用玉米中的對應基因而培育出來,第二代“黃金大米”中胡蘿蔔素的含量是第一代“黃金大米”的23倍,達到37毫克。

研發

原先水稻的葉子裡會產生β-胡蘿蔔素以進行光合作用,但不進行光合作用的地方如胚乳里不會產生β-胡蘿蔔素,通過轉基因技術使稻米的胚乳產生β-胡蘿蔔素是一個重大突破。

黃金大米2009年在美國做過前期人體試驗,證明可提供足夠的維生素A。黃金大米在菲律賓和孟加拉國的安全性研究工作預計分別於2013年和2015年完成。

作用

黃金大米有望解決世界欠已開發國家維生素A缺乏現象。2005年,全球有122個國家的1.9億兒童和0.19億孕婦缺乏維生素A。每年導致導致1-2百萬人死亡,五十萬例永久失明,和數百萬乾眼症一些國家通過口服維生素A藥劑來緩解這一問題。但有些國家沒有這種營養補充項目,許多這些國家的兒童以稻米為主食因此轉基因稻米就成為一種方便連結的補充維生素A的手段,就像通過碘鹽預防碘缺乏症一樣。

研究意義

β胡蘿蔔素在人體中可轉化為預成維生素A。一組來自英國美國的工業界科學家在4月份出版的《自然—生物技術》上報告說,他們研製出一種富含預成維生素A的改良型黃金大米,為開發出對付食物中維生素A缺乏的新型水稻品種提供了可能。

食物中維生素A的缺乏影響著全球2.5億人口,維生素A的缺乏會導致失明和免疫水平的低下。與開發出的I型黃金大米相比,II型黃金大米的β胡蘿蔔素含量增加了20倍。利用系統篩選法,RachelDrake和同事研製出轉基因新品種,並對可選擇的八氫番茄紅素合酶品種進行了試驗。八氫番茄紅素合酶是第一個在β胡蘿蔔素通道中找到的酶。在所有被掃描的酶中,來自玉米的八氫番茄紅素合酶的效果最好。含玉米酶的II型黃金大米是培育富含β胡蘿蔔素的精彩開始。

I型黃金大米是一個有價值的開始,但科學家們很快意識到其穀粒中所含的β胡蘿蔔素太少而不足以在田間實踐。然而,II型黃金大米能供50%的兒童日常所需維生素A,儘管維生素A的攝取還取決於食品的總體配方,特別是食用油。開發出新型黃金大米的公司支持“黃金大米人道主義礠目”,公司計畫通過一個研究許可將新品種捐贈給未來的研發工作。

質疑

黃金大米(右)與普通大米(左)的比較黃金大米(右)與普通大米(左)的比較
黃金大米是第一種需要直接整體被食用轉基因作用部位的轉基因作物,遭到了部分環保組織劇烈反對,他們質疑它的安全性,認為它並不是必需的,而且有可能影響人類身體健康。

質疑者認為轉基因大米造成的單一作物耕作可能嚴重威脅到環境和糧食安全。此外,它也並不能解決造成維生素A缺乏症的根本原因——貧困和缺乏多樣化的飲食。

批評家指出,人們食用“黃金大米”後,其中的胡蘿蔔素能否被吸收並轉換成維生素A,還需要證明。一些專家同時指出,維生素A缺乏的問題不能單純依賴一種轉基因食品解決,缺乏維生素A的人體內很可能缺乏其他多種維生素和礦物元素,所以必須對患者的營養結構進行全面考察。

爭議事件

中國兒童實驗爭議

2012年8月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刊登論文表示,塔夫茨大學的湯光文博士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蔭士安合作,獲得美國衛生院和美國農業部資金支持的研究共選取了68名6到8歲的健康中國兒童,受試兒童全部是湖南省衡南縣江口鎮國小的學生。研究者令其中25名兒童在21天的時間裡每日午餐進食60克黃金大米,並對其體內維生素A含量進行檢測,雜誌刊載得出的結論是黃金大米與維生素A膠囊效果相當。

此事被披露後引發軒然大波。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稱:課題實施中沒有使用轉基因大米及任何轉基因食品,所有原材料全部在當地採購,課題完成後,所有現場資料已上交課題負責方(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然而中央電視台的調查發現,該實驗中充滿諸多灰色地帶的軟性詐欺技巧,例如在官方審批程式中有研究員採用夾帶蓋章的方式取得官方蓋印,檔案日期也經過竄改。

2013年9月18日,塔夫茨大學發表聲明稱,該校已完成針對2008年在中國進行的“黃金大米”試驗的研究調查。調查結果表明,雖然研究數據通過驗證且並未發現健康及安全隱患,但是研究本身並未在完全遵循塔夫茨倫理審查委員會規定和聯邦條例的情況下進行。“對此事件造成的違反既定協定和標準的行為表示歉意”。主持研究的該校研究人員湯光文受到處分。

銷售偽劣種子案

2013年12月19日,湖南通道破獲美國黃金玉米偽劣種子案,大量未檢疫種子走私入境在廣東、廣西、江西、湖南、福建等數十個縣市種植,面積數十萬畝;黃金玉米再由走私公司或個人回收,部分已流入食品、飲品公司;教授稱部分種子可能含轉基因成分。

專家觀點

互動百科首席科學顧問方舟子稱“黃金大米是聯合國支持的人道主義項目,已有12年的歷史,由於綠色和平組織等反科學組織的阻撓,推廣受到影響”,“黃金大米2009年已在美國做過前期人體試驗,證明可提供足夠的維生素A”。在中國的試驗“經兩國倫理審核委員會批准,家長和受試兒童知情同意。這是驗證維生素有效性的試驗,無任何安全風險”。

飲食分類導航

飲食是一種文化,而中華美食則譽滿天下。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幾千年來,人們經過不斷的總結已形成了中華美食的八大菜系,即魯、川、粵、閩、蘇、浙、湘、皖流派。
食物中毒黑心食品食品安全各國飲食
烹飪飲料飲食工具
食品安全食品科學飲食文化美食
食譜餐飲食物美味
中國美食飲食節目

食品分類導航

食品添加劑| 水果 | 食品包裝| 食品安全| 食物中毒| 黑心食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