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梨鳳紋衣架

黃花梨鳳紋衣架

黃花梨鳳紋衣架,文物,上海博物館收藏。

名 稱: 黃花梨鳳紋衣架
製造年代: 明
材 料: 黃花梨
規 格: 底座176×47.5厘米,高168.5厘米
收 藏 地: 上海博物館
介 紹
衣架是用來搭披衣衫的架子,多放在家內床榻的一側。《魯班經匠鏡》講到有素衣架和花衣架兩種,外間較為少見。當時的衣架與現在的衣架不同。現代衣架大多採用掛鈎式或枝叉式,衣物多以脖領處掛在衣鉤上。古人衣架,包括清代衣架,多採用橫桿形式,兩側有立柱,上下承木墩底座,兩座之間有橫板或橫棖,立柱頂端安橫樑,兩端長出立柱,盡端雕出龍鳳紋或靈芝或雲頭之類。橫桿之下安中牌子,上有透雕裝飾,主要起牢固作用。衣服脫下後就搭在橫桿之上。另外還有一種巾架,結構與衣架基本相同,只是長度較短,且多與盆架組合,但如放在室內,也可掛衣服,可稱為單人衣架。
此衣架以厚木兩方作墩子,上植立柱,每柱前後用站牙抵夾。兩墩之間安裝由縱橫直材組成的欞格,這樣使下部連線牢固,並有一定寬度,可擺放鞋履等物。此上加橫棖和由三塊透雕鳳紋絛環構成的中牌子,圖案整齊優美。最上是搭腦,兩端出頭,立體圓雕翻卷的花葉。凡橫材與立柱相交的地方,都有雕花掛牙和角牙支托。
此衣架具有明式家具造型的特點,結構合理,裝飾恰到好處,比例協調,不僅有很好的使用功能,也是一件優秀的藝術作品。傳統雕飾紋樣有聚有散,使單純的造型更加豐富,加之黃花梨的使用,增加了許多典雅、華麗的氣質。
衣架在唐代就已出現,畫於十世紀的《韓熙載夜宴圖》就有一件帶幔帳的架子床邊立有一衣架,上面搭有衣服和鋪蓋。另外,大同華嚴寺附近金代閻德源墓所出土的家具中也有衣架,只是結構簡單,造型粗糙,有立柱和底座,立柱之間為一整板。但無論如何,這些都反映出我國一千多年前的生活場景,說明了當時貴族和官宦家庭日常生活的細緻和講究。
這件黃花梨衣架的精妙裝飾確給整個造型增色不少,環板上拐子鳳紋對稱均勻,古色古香、牙板、牙頭等卷草紋舒展優美,整個雕刻手法細膩、流暢,表現出精湛的技藝。市場估價:人民幣300,000元。
現代收藏中,衣架更多的時候是作為補壁的裝飾物出現的,當然在裝飾之外,又是非常雅致的實用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