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聲[畫家]

黃秋聲[畫家]
黃秋聲[畫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秋聲:鄧散木再傳門生,吳昌碩第四代傳人,學者型職業詩書畫家。工詩文,精於小楷與水墨梅竹。現為世界藝術家聯合總會常務委員、亞太區文化藝術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炎黃東方國際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西部成都不二堂書畫院院士、中華詩書畫研究會執行會長、《荻花詩刊》主編。其書畫作品及學術成就頻受國際關注。2007年8月被世界藝術家評級認證委員會授予國際中國書畫藝術大師。 其書畫作品被世界藝術家評級認證委員會認定為每平尺1萬元人民幣。

基本信息

主要成就

黃秋聲[畫家] 黃秋聲[畫家]

●積50餘年臨池及20餘年講學體會,以《點論論書》揭示筆法秘要,演示教學切中筆髓。●120餘篇藝術評論、序跋文章,上千首詩詞先後為出版社或報刊選用出版。

●先後籌資創建了寒友詩社、雪泥印社、獲花詩社、全國中青年硬筆書法家協會、中國書畫藝術交流會、 葫蘆島書畫院等藝術社團。

●多次發起或參予主辦海內外展賽活動。

●為50多處名勝景觀及碑林撰書詩文聯匾並刻石。

●為數百種書刊題箋、作封面畫及裝幀設計,為企業、產品設計標識百餘種。題寫牌匾、齋號200餘處。

小楷心語

黃秋聲[畫家] 黃秋聲[畫家]

真經至道,妙在沖淡自如,天然機趣。小字真書貴能疏朗靈動,怡然自得。二者異曲同工,最忌裝腔作勢之態。毛筆蘸金比用墨汁要粘稠鈍滯一些,容易泯沒字之神采情韻。尤其金書小字,最難揮寫自如。為了追尋神理調暢、氣韻貫通的境界,不得不在金書小楷上花費一番謹小慎微之勞,再用墨汁寫小楷,更覺駕輕就熟。書寫前,作好充分準備。我用徽產磁青色生宣,取其吃金顯色。滬產馬利牌金液,粘度適中光亮度好。江西滕王閣純尾勾線或山東萊州一號長錦狼毫畫筆,蘸金後筆性喪失較小。選定規範文本,算好行距字距,確定幅式,用白鉛筆打好格,齊備案頭,只待興來動筆。更重要的是排除雜務雜念,保證書寫過程全神貫注。若臨書寫時現備置或有雜事相攪,到提筆時已是情隨事遷,難出佳作。

黃秋聲[畫家] 黃秋聲[畫家]

書寫中,要注意金液沉澱快,隨時調勻,在筆上流動性差,隨時轉動筆鋒觸紙方向,並注意筆頭蘸金量,寫三五字蘸一次,每次在筆頭三分之一處蘸勻,最忌筆頭浸液過飽,脹肚散鋒,筆尖成球糊鋒或筆尖枯渴。在用筆時,要克服金液粘滯障礙,更須講究下筆雞鵮米,轉腕鵝扭脖及空中搶筆,筆筆入紙要實,提筆要高,行筆要穩,以保證字畫勁挺金色深淺一致。金字筆畫不宜太細,應稍厚重粗實,氣色堂皇,中間停筆再寫須在另一紙上從前一行寫起,再順勢轉到正本接寫下去,以求氣韻不斷。一次書寫時間過長,應每二十分鐘左右用清水洗筆重蘸,更覺流暢。寫成後,用熨斗九十度左右加溫固色,托裱中不能用硬毛刷去刷有字的面,以防劃傷筆畫。畫心著漿水時不可過於用力抻拉,防止筆畫裂紋。最好在托紙上刷漿水,畫心正面墊一層長纖維紙再刷實。成冊後裝木盒中,並隨盒配白手套一付,防止手上汗漬唾液沾卷。更不準手挾香菸、口進飲食者翻閱。

此冊金書小楷,老子道德經全文後附老子列傳,共三十頁,每頁縱二十六、橫 十五厘米。每頁十行,每行二十五、六字不等。有幸於二○○八年世界藝術家總會提名國際巡展中,被認定為書畫名家傳世珍品,並代表總會以人民幣十八萬元賑災義賣。此後非賢達知者相求,千金莫與。

丙戌仲秋於京華桃園公寓十翼夭夭齋

作品評價

觀黃秋聲畫竹

陳逸卿

黃秋聲[畫家] 黃秋聲[畫家]

黃君秋聲,塞外奇人也。擅長書畫,尤以畫竹為工。自古為梅蘭竹者,嘗出於士人之筆,謂之文人畫也。自宋文與可,元柯九思,倪雲林皆能寒稍挺秀,滿紙蕭然矣。然文人畫者清則清矣,終少狂狷之氣也。而秋聲為竹,洒然若仙,一種疏狂之氣縈乎箋紙焉。初,酒紅未褪於雙頰,閒坐於榻上。目微閉,似無意於畫者。求畫者,亦未知其意而旁侯之。遽然,立於案前,玉版不裁,隨之短長。無擇紙筆,率而操觚。屏氣,出腕,須臾一竿凌霄矣。用筆之雋利若掣雷電,不見淵然之光,但見蒼然之色,觀者嘗不敢迫視。一竿既成,氣稍舒輒寫葉,但見逸筆草草,滿目蕭疏。偶作新葉則挑以俊筆,若林稍眉月初掛焉。是時觀者皆驚嘆矣。懸於壁,則滿室蕭然,風聲鶴唳,若處於大野秋林之中也。余曾有句“忽然腕底巴陵雨,盡聽穿林打葉聲。”然其曷能摹狀也哉?

古人有言,士大夫胸中無三斗墨,何以運管城?夫畫者,玄妙之技也。古多為軒冕才賢,岩穴上士,探剞勾劂,高士雅懷,一寄於畫也。而其畫竹,輒瘦勁孤高,枝枝傲雪,節節乾霄,直類乎君子豪氣之凌雲哉。昔文與可畫竹,初不自貴重,四方之人持縑素而請者,足相躡於其門。與可厭之,投諸地而罵曰“吾將以為襪也”。

蓋古今之文人其性何異焉。秋聲先生亦今之狂狷者也。其弗作莊矜之態,取捨隨心。中年脫於宦途之累,藝以生涯。性好飲酒,酒後或縱筆墨,或頹然而睡。一次同車而歸,余見其睡,未敢語也。然予亦莫能名其為醉為醒為睡也。其出語亦奇。耽老莊自多有不為者,然語辭並非落夫寡淡也。每語至動心處,嘗語咽喉哽,圈目微紅,其狂狷之氣無存焉。

日前於北鎮大朝陽山城,但見其手執長簫,時而杖拄之。酒到酣時每自吹簫管,旁若無人。嗟夫,世人嘗嘆魏晉風度沒之千載,雪夜訪戴者無覓焉。然者。而文心無悶,唯存真贗者也。今徒以文飾之者眾矣,然真文之者,外之於藝內之於氣,秋聲先生當為如是者也。

媒體關注

書畫作品盤錦研討會

黃秋聲書畫作品盤錦研討會 黃秋聲書畫作品盤錦研討會

黃秋聲書畫作品盤錦研討會

錦美景吸引知名畫家四次來盤

黃秋聲[畫家] 黃秋聲[畫家]

遼西商報訊 (駐盤錦記者黃曉棠) 10月24日,中華詩書畫研究會會長黃秋聲來盤舉行書畫交流會,盤錦部分文學藝術界人士參加。黃秋聲,中華詩書畫研究會會長,中國書畫藝術交流會會長,西部成都不二堂書畫院院士,世界藝術家聯合總會常務委員,亞太區文化藝術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炎黃東方國際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他的水墨梅竹自創一格,書法精於小楷與隸行,擅古體詩文,被世界和平大獎主席劉文波譽為“詩書畫三絕”、“關東多藝才子,當代翰墨風流”。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發表獲獎並被收藏,傳記收入中外幾十部名人典籍,多次主持參與中外大型展賽評選。

黃秋聲在交流會上說他已經是第四次來盤,每次來盤都有不同的感受,這裡的稻香蟹肥,葦海浩渺,還有河蟹助唐王東征的美麗故事都深深地吸引他,他來一次少則呆三四天,多則呆十來天,在葦海觀鳥,賞濕地風情,給他帶來了不竭的創作靈感。

此次交流會共展出黃秋聲的書畫與書法作品十餘幅,都是其不可多得的嘔心力作,得到了在座盤錦文學藝術界人士的肯定與讚賞,也給人們帶來了視覺的藝術享受。

作品欣賞

黃秋聲[畫家] 黃秋聲[畫家]
黃秋聲[畫家] 黃秋聲[畫家]
黃秋聲[畫家] 黃秋聲[畫家]
黃秋聲[畫家] 黃秋聲[畫家]

黃秋聲作品欣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