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王倪吳

中國繪畫史上,經常把同一時期某一地區最突出的幾個畫家相提並論。“元四家”的作品對後來的明代、清代山水畫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簡介

“黃王倪吳”並稱

中國繪畫史上,經常把同一時期某一地區最突出的幾個畫家相提並論。

公元1279年,蒙古族消滅南宋,統一中國,建立以大都(今北京)為中心的元朝帝國。在元代(公元1279——公元1368年)繪畫中,文人畫占據畫壇主流。他們的創作比較自由,很多表現自身的生活環境、情趣和理想。山水、枯木、竹石、梅蘭等題材大量出現,直接反映社會生活的人物畫減少。作品強調文學性和筆墨韻味,重視以書法用筆作畫和詩、書、畫的三結合。在創作思想上繼承了北宋(公元960——公元1127年)晚期文同、蘇軾、米芾等人的文人畫理論,提倡追求古代意境,重視主觀情緒的抒發。在元代短短90餘年裡,畫壇名家出現很多,其中以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四位畫家最為著名(元四家)。

擅長

他們都擅長詩書畫印的結合,都強調抒發個性,強調繪畫的娛樂性,注重筆墨趣味。他們的山水畫代表了中國山水畫史上的一個高峰,也是中國文人畫成熟的標誌。

山水畫是中國畫中重要的畫科。早期的山林、樹木只是作為人物畫的陪襯,畫得比人物還小。在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展子虔創作的《遊春圖》,山水已經成為畫面表現的主體。唐代(公元618——公元907年)山水畫成熟,出現了李思訓家族的青綠山水,和韋偃、張躁等人的潑墨山水。到了宋代,山水畫達到鼎盛,畫家很多,以雄勁為特色的“北方派”有李成、范寬、郭忠恕等,以淡墨清雅為特色的“南方派”有董源、巨然。宋代山水畫的共同特點也像當時的花鳥、人物畫一樣,強調學習前人。元代畫家在這樣的基礎上,把山水畫又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創作思想、藝術追求、風格面貌都反映了畫壇的主要傾向,影響後代也最深遠。元代早期,山水畫家以錢選、趙孟頫、高克恭為代表,他們都對傳統山水畫進行了認真探索。錢選擅長畫青綠山水,學習唐代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和南宋趙伯駒,風格融進文人畫的筆意和氣韻。高克恭風格吸收米芾、董源、李成,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元代中後期,崛起的元四家,他們以各自的創新風格和獨特的藝術手法,把中國山水畫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代表了這一時期山水畫發展的主流,他們的作品注重筆墨技巧,更講究意境,使山水畫的美學價值更加提高。 “元四家”的作品對後來的明代、清代山水畫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詳細介紹

“元四家”--黃、吳、王、倪

元代中後期,黃公望、王蒙、吳鎮、倪瓚四家,在山水畫創作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在繪畫史上得到很高的評價,被稱為“元季四大家”。元四家在趙孟頫的影響下,廣泛吸收五代、北宋水墨山水畫成就,充分發揮筆墨在繪畫藝術中的效用,把筆墨韻味在繪畫的作用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突出了山水畫的文學趣味,使詩、書、畫有意識地融為一體,各具風貌,開創了一代新風,形成了以“文人畫”為主流的山水畫派。對明清兩代畫壇影響極大。

黃公望

黃公望(公元1269~1354年)本姓陸、名堅,江蘇常熟人。因過繼浙江永嘉黃氏,故改姓黃,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等。中年做過小史,因借張閭爭奪民田之事,而連累坐了好多年牢獄,幾乎被置於死地。自此之後,他便不再問政事,遊歷名山大川,放浪於江湖間,寄情于山水。後來黃公望入道教。

黃公望到了晚年50歲時,才專心從事山水畫的創作。師法趙孟 頫、董源、巨然、荊浩、關仝、李成等,晚年大變其法,自成一家。其畫注重師法造化,常攜帶紙筆描繪虞山、三泖、九峰、富春江等地的自然勝景。以書法中的草籀筆法入畫,有水墨、淺絳兩種面貌,筆墨簡遠逸邁,風格蒼勁高曠,氣勢雄秀。他經常一整天在荒山亂石叢林中靜坐,都不知他做什麼,如遇到暴風驟雨時,他也不屑一顧。晚年的黃公望,在生活上顯得比較曠達浪漫。他喜歡狂飲,特別在遊樂時,表現得更為突出。

黃公望是元代最負盛名的畫師,在繪畫史上給予人們的影響也最大。 後人對其山水畫有“峰巒渾厚,草木華滋”之評。

黃公望的山水畫現存於世的水墨畫作品最著名的有《富春山居圖》卷(分藏台灣故宮博物院及浙江省博物館)等。‘

《富春山居圖》卷,是黃公望最得意之作。至正七年(1347年),他七十九歲在富春山寓居創稿,前後歷經三四年經營,始告完成。至正十年(1350年)他八十一歲題跋時,尚未最後畫完。此圖描繪富春江兩岸初秋景色,彩用傳統的“三遠”並用構圖法,峰巒岡阜、坡陀沙渚,起伏變化無窮,林木蔥鬱,疏密有致,在筆法上取法董、巨,而又自出新意,變化無窮,山石多用“披麻皴”乾筆皴擦,極少渲染,叢樹平林多用橫點,筆墨紛披,林巒渾秀,似平而實奇,為黃公望水墨山水傑作。此圖經明沈周、文彭、周天球、董其昌、鄒之麟等題記。鄒之麟在題跋中稱此圖“筆端變化鼓舞,右軍之蘭亭也,聖而神矣!”明清許多畫家都是從《富春山居圖》中得到很大的啟示

吳鎮

吳鎮(1280~1354年)字仲圭,號梅花道人,嘉興(今浙江嘉興)人。他在宋朝滅亡的第二年出生,所以亡國的悲哀,民族的壓迫所帶來的痛苦,對他來說仍是深切感受得到的。相傳他年輕的時候,喜歡豪俠一流人物,並學習武術和擊劍。

他家住小巷,性愛梅花,他家宅的四周,遍種梅樹,每當梅花盛開的時候,便躺在花中,以吟詠為樂趣。

吳鎮性情孤峭,愛好讀書,除研究儒家的學問外,還精通道家、佛家的學說,所以有梅花道人、梅花和尚等別名。他杜門隱居,忍飢耐貧,以算命為生,兼以賣畫。他喜歡與和尚做朋友,不肯和富貴人來往,也不肯替富人作畫。

王蒙

王蒙(公元1308~1385年)字叔明,號黃鶴山樵。曾做過閒散小官,元朝末年,由於農民起義的興起而感到元朝統治的衰落,便棄官歸隱黃鶴山(今浙江杭縣東北)。

他的外祖父趙孟頫和外祖母、舅父、表弟都是元代傑出的畫家。這對王蒙的繪畫來講,不能不給予他一定影響。

王蒙擅畫山水,亦工詩文書法,在繪畫上自幼受外家趙孟頫影響,並繼承董、巨傳統,自出新意,獨具面貌,是元代具有創造性的山水畫大家。喜用枯筆、乾皴,多用解索皴、牛毛皴或細筆短皴,有時兼之以小斧劈皴。他的山水畫的突出特點是布局充滿,結構複雜,層次繁密,筆法蒼秀,表現出山水的蓊鬱、華滋,風格多樣。其繪畫主題多表現隱士的隱居生活。

王蒙的創作方法大致分為設色和水墨兩種面貌,在筆墨設色上更是富於變化,往往根據主題內容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表現方法。如《太白山圖》卷,表現了太白山山巒的層疊綿延,松柏的蒼鬱茂密,溪水的幽深曲折蜿蜒,樓觀蕭寺等建築物的宏偉莊嚴,高僧遊客往來不絕。筆法細勁繁密,設色典雅明麗,反映了這一佛教聖地的情景。《丹山瀛海圖》卷與《太白山圖》的筆法相近,但用筆更尖細,在章法上畫高山為雲海環繞,山色奇麗,海水空闊與他通常構圖充滿形成了鮮明對照,在王氏作品中極為少見。《葛稚川移居圖》描寫晉代葛洪攜帶家眷入羅浮山隱居的故事。畫面上以山水為主體,重山復嶺,飛瀑流泉,丹柯碧樹,溪橋潭水,茅亭草舍,一派深秋山林佳境,構圖繁複,筆法靈活生動,設色鮮艷明快,山石皴法用濕筆、細筆短皴,純用水墨,僅於樹木、人物、屋宇處施以淡赭、花青和紅色。畫家的精心布置,創造出了一幅理想的隱居環境,此圖無年款,大約創作於元末亂世之秋,這反映了畫家在當時棄官避世隱居的思想。他曾不只一次地畫這一題材。說明葛洪正是王蒙所崇敬的理想人物,同時也反映了當時一般士人對於隱居的希求。

倪瓚

倪瓚(公元1301~1374年)原名珽。字元鎮,號雲林、幼霞等,無錫人。其家為當地富豪,雄於資財,喜與名士往來,元末社會動盪,因賣去田廬,散其家資,浪遊於五湖三泖間,寄居村舍、寺觀,故有“倪迂”之稱。

倪瓚從小就很聰明,努力讀書。他最喜歡做詩,立志做一個詩人,後來他果然成為一名詩人,和當時名家齊名。

他家裡房屋很多。有一座三層樓,像方塔的形狀,名叫清悶閣。閣裡面藏書籍幾千卷,包括經史子集、佛經道書,他都用心閱讀,並加以校正考訂。閣里還有三代的鐘鼎銅器和歷朝的法書名畫。他每天在樓上,有時讀書有時作畫,有時寫詩,有時和好友談論。人家遠遠望見他以為是世外的超人。

倪瓚是一個性情敦厚的人,能幫助人家,用錢很慷慨,如他的老師老來沒有兒子,他就奉養老師終生,死後又殮葬盡禮。他又是一個極愛清潔的人,傳說他每天洗臉時,要時時換水。每天戴的帽子、穿的衣服,要拂拭幾十次,連書室外面的梧桐樹和假山石,也叫人常常洗淨,恐怕染上污跡。為了保持庭院裡一片碧綠可愛的苔蘚,遇有樹葉落下來,不用掃帚去掃,只用針縛在杖頭上將葉片挑去,不使綠苔弄壞。有本書上記載說:有一次倪瓚留朋友住宿,夜裡聽著有咳嗽聲,第二天早晨就命僕人仔細尋覓,有沒有吐出的痰跡。僕人騙他,他把痰吐在窗外梧桐樹葉上,他急忙就叫人趕快把梧桐葉剪下,丟在離家很遠的地方。

倪瓚的畫,當時的人很喜歡,他死後的聲譽更加高了。他繪畫題材是主張不求形似的,這些提法突出地反映了他的繪畫創作思想,進一步闡發了蘇軾“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的文人畫創作理論。不僅代表了元代繪畫創作思想的一般趨向,並且對明清文人影響極大。但是我們從倪瓚的藝術實踐中看出,他不完全擺脫“形”,他的大量傳世作品,無不以自然界存在的物象為自己的創作源泉,不過他不去刻意追求形似,而是把自然的山水、竹石等當做自己寄興寫意抒發自我性靈的一種依託物。不僅倪瓚如此,這也是元代文人畫家總的創作趨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