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京劇團

黃浦京劇團於1958年10月1日正式成立黃浦京劇團,屬黃浦區文化局管轄。劇團在大世界演出階段,工資待遇由大世界全包。劇團日常演出除傳統劇目外,還編演了不少新劇目。該團重視京劇編演現代戲的嘗試,“文化大革命”開始,劇團因創演海瑞戲而無端受到牽連,停止演出,有關領導幹部及創作人員橫遭批判。1972年劇團解散。

黃浦京劇團 1957年,上海市文化局對全市各劇團進行整頓時,將民藝京劇團與德義京劇團合併,於1958年10月1日正式成立黃浦京劇團,屬黃浦區文化局管轄。團長魏朔峰,副團長何正奎孫鵬志,藝委會主任張君屏。主要創作人員有編劇陳水鍾、導演周正郢。主要演員有孫鵬志、張君屏、李薇華、劉宮陽、魏朔峰、何正奎、閻世喜等。黃浦區戲曲學校撤消後,學校的京劇班成為該團學館,畢業後成為隨團學員,其中有一些優秀人材,如湯俊良、孫愛珍等。該團主要演出場所在大世界,但每年有3個月在外面演出。劇團在大世界演出階段,工資待遇由大世界全包。劇團日常演出除傳統劇目外,還編演了不少新劇目,如1959年由陳水鍾編寫的3本海瑞戲——《海瑞背纖》、《海瑞奏本》和《海瑞與徐玠》。《海瑞背纖》參加建國10周年獻禮演出。根據上海小刀會起義故事編演的《激戰城隍廟》,別具特色。該團重視京劇編演現代戲的嘗試,如1958年根據歌劇改編的京劇《白毛女》,是解放後京劇舞台上第一個上演該劇的劇團。60年代前期,又學習演出了《奇襲白虎團》、《紅燈記》、《紅嫂》及排練演出《雪嶺蒼松》等戲。“文化大革命”開始,劇團因創演海瑞戲而無端受到牽連,停止演出,有關領導幹部及創作人員橫遭批判。1972年劇團解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