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塬鄉

黃柏塬鄉

黃柏塬鄉隸屬於陝西省寶雞市,地處秦嶺南麓腹地,太白山西南腳,太白縣東南方,距縣城70公里,與周至、佛坪、洋縣、留壩等縣接壤。

基本信息

黃柏塬地理

黃柏塬鄉

全鄉面積896平方公里,人口1949人(其中農業人口1859人)。轄5個村19個村民小組,有耕地4633畝,林地27萬畝。海拔在800——1300米之間, 年平均氣溫11oC,年降水630—1030毫米,夏秋降水量集中,日照充足。

自然資源

黃柏塬鄉

境內森林、礦產、水能、生物、藥材等資源豐富。目前已初步探明的礦產有白雲岩礦、金礦、鐵礦。漢江一級支流----湑水河流經全境,集流面積882平方公里,境內河長45.6公里,平均流量14.1立方米/秒,年均徑流量4.44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55,734千瓦,總裝機容量可達30000kw。境內森林覆蓋率96%以上,生態資源豐富,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區內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紅腹角雉等珍稀動物息棲。農作物主要以小麥、玉米、水稻、大豆等為主,主要林特產品有板栗、山萸天麻、豬苓、土蜂蜜核桃等。太洋公路穿境而過,交通比較便利。

經濟概況

黃柏塬鄉

近年來,鄉黨委、鄉政府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新農村建設統攬農村工作全局,按照 “突出林果藥、狠抓礦水電”的發展思路和“藥業興鄉、多經富民”的總體要求,農業多經圍繞“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目標,大力發展以板栗為主的乾雜果、以山萸為副的中藥材等主導產業,建成了湑水河萬畝板栗林帶和湑水河萬畝中藥產業帶,全鄉發展板栗10080畝,人均5畝;山茱萸6783畝,人均3畝;天麻20000窩,人均10窩;養蜂6000箱,人均3箱;豬苓10000窩,黃姜1000畝,中藥材累計11183畝,人均4畝。工業以湑水河流域水能和礦產開發為重點,大力推進水電站建設和礦產資源開發;生態建設以省級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區、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牛尾河大熊貓保護區建設為重點,積極開展生態保護和生物資源有序利用; 加快水、電、路、通訊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全鄉經濟穩步增長,2006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7020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完成2620萬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5萬元,農民人均純入1746元。
黃柏塬鄉山峰高聳,河流縱橫,自然風光秀麗。紅軍遺址、讜駱古道等古蹟較多,漢蜀文化特點突出,有“小江南”之美稱,是觀光旅遊的理想之地。

地方特產

野生黑木耳

野生黑木耳產自太白縣黃柏原、生長於深山枯木之上。

黃柏塬鄉

木耳子實體膠質,成圓盤形,耳形不規則形。新鮮時軟,乾後成角質。口感細嫩,風味特殊,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著名食用菌。含糖類、蛋白質10.6克、脂肪0.2克、熱量306焦、胺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有益氣、充飢、輕身強智、止血止痛、補血活血等功效。富含多糖膠體,有良好的清滑作用,是礦山工人、紡織工人的重要保健食品。還具有一定的抗癌和治療心血管疾病功能。

黑木耳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用菌,又是我國傳統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它的別名很多,因生長於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名木耳;又似蛾蝶玉立,又名木蛾;因它的味道有如雞肉鮮美,故亦名樹雞、木機(古南楚人謂雞為機):重瓣的木耳在樹上互相鑲嵌,宛如片片浮雲,又有雲耳之稱。人們經常食用的木耳,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腹面平滑、色黑、而背面多毛呈灰色或灰褐色的,稱毛木耳(通稱野木耳);另一種是兩面光滑、黑褐色、半透明的,稱為光木耳。毛木耳朵較大,但質地粗韌,不易嚼碎,味不佳,價格低廉。光木耳質軟味鮮,滑而帶爽,營養豐富,是人工大量栽培的一種,本書所稱黑木耳即指光木耳。

花菇

黃柏塬鄉

花菇屬真菌門,擔子菌綱,無隔擔子菌亞綱,傘菌目,白蘑科。花菇為香菇中的上品。香菇按品質不同分為野生、木質人工制菌和袋栽菇三大類。每一類又分為花菇、厚菇、平菇三種。一般分為三級:一級是花菇。花菇每隻只有銅錢那么大,全身都是花的。菇質肥厚,鮮嫩,香味濃郁,菌蓋完整,有白色帶微黃的裂紋,形如菊花瓣,這是菇面凍傷後,經陽光照射又彌合而形成的,所以,又稱菊花菇。菌邊內卷,菌褶白細乾淨,菌柄短。 

花菇是近幾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食用菌新秀,它是香菇在生產過程中通過控制溫度、濕度、光照和通風等自然條件,人為改變香菇的正常生長發育,使菌蓋形成褐白相間的花紋,因而形成花菇。花菇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農藥肥料和任何激素,不受任何污染,可達到有機食品標準。花菇以豐富的營養和防病、健身、延緩衰老等作用深受國內外民眾的歡迎。

民間小吃

做法是將土豆剝去皮在鍋里燉熟了後,放進一個木桶里--實際上是一段鏤空的樹樁子,再由一個好勞力手執有著長長手柄的模榔頭使勁兒地砸上半餉,最後裝進碗裡,撒上香菜、辣椒、香油和鹽巴,端到你面前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