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學

黃家學

黃家學,男,祖籍湖北襄陽,是國際著名分子生物學家,免疫學博士,美國歸國學者。在造血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個體基因組學的前沿技術及產業模式的研究與套用上影響深遠。曾任國際細胞治療協會副主席,中源協和幹細胞生物工程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華東理工大學教授。曾工作於武漢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科大學藥物研究所、美國俄克拉荷馬醫學研究中心、諾華製藥基因組學研究中心。

基本信息

簡介

黃家學,男,祖籍湖北襄陽,是國際著名分子生物學家,免疫學博士,美國歸國學者。在造血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個體基因組學的前沿技術及產業模式的研究與套用上影響深遠。曾任國際細胞治療協會(INTERNATIONALSOCIETYFORCELLULARTHERAPY,ISCT)副主席,中源協和幹細胞生物工程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華東理工大學教授。曾工作於武漢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科大學藥物研究所、美國俄克拉荷馬醫學研究中心、諾華製藥基因組學研究中心(TheGenomicInstituteofTheNovartisResarchFoundation)。

黃家學博士在國際上率先從事人造血幹細胞向功能性T細胞的定向分化研究,首次提出造血幹細胞的向和細胞的分化主要是由胚胎髮育過程中的區域環境而不是由幹細胞的內在功能區隔引起的。以中源協和幹細胞為平台,推進了幹細胞產業體系的建立。創立基因解碼技術和產品體系,以佳學基因為平台,推行以基因解碼為信息基礎,以基因矯正和幹細胞人造組織工程為實施工具的現代精準醫學診斷與治療體系,致力於基因病、遺傳病、罕見病的終級治療方案的探索與實踐。普及基因解碼技術體系,推廣基因信息在精準教育、個性化營養、婚戀遺傳諮詢、人類胚胎的分級優選、不孕不育、腫瘤及各種疾病的風險評估及致病基因鑑定、用藥指導精準用藥等領域的套用,提出基因解碼作為第四次產業革命的驅動性力量等一系列學說,推進了基因信息在多種產業形式的套用。

人物履歷

1994-1997年:

武漢大學,獲生物化學及生物物理學碩士;

1997-2000年:

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從事醫藥技術研發,參與建立中國第一個高通量藥物篩選中心,建立了數十個高通量藥物篩選模型、化合物樣品資料庫及生物活性資料庫;

2000-2005年:

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健康醫學中心從事早期淋巴祖細胞的跟蹤及其對NOTCH傳導信號的反應研究,首次論述了成人骨髓造血幹細胞體外分化為功能性T細胞的條件,並對體外造血幹細胞的擴增條件進行了一定的探索,獲免疫學博士學位;

2005-2008年:

在美國諾華製藥公司基因組學研究中心(GNF研究所)從事腫瘤幹細胞研究;採用全轉錄本的敲除技術篩選對T細胞的激活有重大影響的基因並評估其作為藥物靶點的可能性,建立了腫瘤幹細胞的體外培養和擴增方法並分析這些腫瘤幹細胞的基因表達同分化的腫瘤細胞的基因表達差異,從而尋找針對腫瘤幹細胞的藥物靶點;

2008-2014年:

任中源協和幹細胞生物工程股份公司副總經理、質量技術總監,協和幹細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科學與技術副總經理,從事造血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及其他組織幹細胞的組織特異性、歸巢特異性研究以及幹細胞的體外擴增、定向分化研究。

2008年至今:

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分子細胞藥理學教授,工程教育委員會主任;科技部基金委評審成員;

2011年至2013年:

國際細胞治療協會(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CellularTherapy,ISCT)副主席;負責亞太區事務。

2013年5月至今:

任“GENE”雜誌評審;

2014年:

投資並創立佳學基因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2015年:

創立基因解碼技術體系,成立佳學基因醫學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2015年至今:

任佳學基因醫學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申請專利

利用臍帶胎盤製備間充質幹細胞的方法,CN200810102035.0;

臍帶快速切割器,CN200920096285.8;

利用臍帶胎盤製備間充質幹細胞的方法,CN200810102035.0;

臍帶快速切割器,CN200920096285.8;

利用臍帶胎盤製備間充質幹細胞的方法,申請號:200810102035.0。已授權

Delta轉導的OP9細胞共培養體系的方法,申請號:201010178255.9

從脂肪組織中分離間充質幹細胞的方法,申請號:201010580537.1

一種用於臍帶血幹細胞擴增的培養體系及其套用,申請號:201010590960.1

一種體外大量擴增細胞系及間充質幹細胞的方法,申請號:201110268612.5

檢測脂肪細胞、成骨細胞和軟骨細胞的檢測試劑盒及檢測方法,201110279228.5

一種具有腫瘤細胞殺傷作用的CIK細胞的製備方法,201110446645.4

基因解碼數據分析系統軟體著作權:腫瘤基因解碼系統【簡稱:腫瘤基因解碼】V1.0版本,登記號:2016SR293960

基因解碼數據分析系統軟體著作權:疾病基因解碼系統【簡稱:疾病基因解碼】V1.0版本,登記號:2016SR294445.

基因解碼數據分析系統軟體著作權:智商基因解碼系統【簡稱:智商基因解碼】V1.0版本,登記號:2016SR295347

採集盒(基因解碼口腔黏膜樣品),申請號:201630424174.0

基因檢測與精準治療:一種用於PARP抑制劑藥物敏感診斷的引物組合及檢測試劑盒,申請號:2016110801343070

基因檢測與精準治療:一種用於篩選PARP抑制劑靶向藥物敏感患者的檢測試劑盒,申請號:201621271672.7

發表文章

1. 蔡笑梅,黃家學胚胎植入前遺傳診斷技術的套用分析,《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2013(6)

2. 樊春娜,吳丹華,李建軍,黃家學肌營養不良症的分子致病機理,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專,2013(3)

3. 侯士芳,黃家學誘導幹細胞技術的專利保護及價值分析,生物技術通報,2012(9):208-210

4. 楊萍,鄭勤農,王勁峰,黃家學Conophylline尼克醯胺聯合高效誘導脂肪源幹細胞為功能性類胰島細胞,《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6),1024-1028

5. 鍾華,安新穎,李海存,黃家學,池慧中國幹細胞產業發展狀況分析,中國醫藥生物技術2012,V7(1):2-4

6. 王雪蓮、楊樹龍、黃家學誘導性多能幹細胞製備技術及其在藥物研發中的套用,生物醫學工程與臨床,2011(6).

7. ShulongYang,XuelianWang,JinmiaoLiu,ZhaoLiu,JiaxueHuang.ApplicationsofIPSCindrugdevelopment.Front.Biol.2011,6(1):52–57

8. 王雪蓮,黃家學,張宇光.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技術的研究進展.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09.9(21):4193-4195.

9. PelayoR,MiyazakiK,HuangJetal.CellCycleQuiescenceofEarlyLymphoidProgenitorsinAdultBoneMarrow.StemCells(Publishedonlinefirston08/24/2006)

10. HuangY,SoonthornvacharinS,DeatonL,HermanA,Dubord-JacksonC,BarochbentovR,HuangJ,WenB,MillerA,etal.Integratingfunctionalgenomicsandclassicapproachestoidentifynovelgenesinvolvedinlymphocytedevelopmentandfunction.FromBiologytoSystems,2005.SanDiego,CA,USA.

11. YokotaT,HuangJ,TavianMetal.Tracingthefirstwavesoflymphopoiesisinmice.Devleopment,2006,133:(doi:10.1242/dev.02349)

12. HuangJ,GarrettPK,PelayoR,etal.PropensityofadultlymphoidprogenitorstoprogresstoDN2/3StagethymocyteswithNotchreceptorligation,TheJournalofImmunology,2005,175:4858-4865

13. PelayoR,WelnerR,PerrySS,HuangJ.etal.Lymphoidprogenitorsandprimaryroutestobecomingcellsoftheimmunesystem.CurrentSOpinioninImmunology,2005;17:100-107.

14. PelayoR,HiroseJ.HuangJetal.Derivationoftwocategoriesofplasmacytoiddenderiticcellsinmurinebonemarrow.Blood,2005;11:4407-4415

15. LiuA,HuangJ,DuG.Discussionsoncomputermanagementofnaturalproductdatabase.NaturalProductResearch&Development,2000;12:70-73.

16. HuangJ,HuJ,LiuAetal.Treatmentofbio-activitydataproducedinhighthroughputscreening.ChinesePharmaceuticalJournal.2000;35:145-147

17. HuangJ,HuJ,DuG.Highthroughputscreeningforbindingsubstancesto5-HTreceptor.ActaPharmaceuticalSinica.2000;35:53-55

18. HuangJ,HuJ,DuG,Highthroughputscreeningforpharmaceuticalactivitycompounds.ChinesePharmaceuticalBulletin1999;15:401-403.

19. HuangS,HuangJ,LiuTetal.ExpressionofasequencehomologoustoQuox-1geneduringmousespermatogenesis.ActaZoologicSinica.1999;45:225-231.

20. WuY,MaX,HuangJetal.AHomeoboxgeneEmxisamplifiedinhumanplacentachorioniccells.ProgressinBiochemistryandBiophysics.1998;25:82-83.

21. HuangJ,MaX,LiuT.Two-hybridsystemanditsapplication.ProgressinBiochemistryandBiophysics.1996;23:505-508.

22. HuangJ,LiuT,HuangSetal.PrimarystudiesontheexpressionofQuox-1homologsinseveralcelllines.JournalofHuazhongAgricultureUniversity.1996;22:46-4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