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安燕河石人灣

黃安燕河石人灣

在滔滔洪水肆虐之時,玉皇大帝派他的貼身大臣名叫黃安的人下界治水。 現在人們看到從黃安壩流下來的河水和沿河的九道峽口,就是黃安用斧頭劈開的遺蹟。 從那以後,澤靈候黃安和金童玉女、天鵝、鳳凰的就在黃安壩的出口處住了下來。

簡介

位於重慶市城口縣原黃安鄉政府所在地前行3公里左右處,往左進入燕河村,沿河而上溝深林茂,峽谷幽長,流水潺潺,山形奇異,有的像烏龜飲潭,有的如棺材橫臥,有的似絕壁腳印,奇形怪狀,情趣良多。由溝入口處右轉即進石人灣,因其石山酷似人形而得名。石人灣蒼山滴翠,清泉如玉,空氣清新,景色宜人,是休閒娛樂的好場所。

傳說

很古的時候,有人說是“三皇”時代,有人說是“五氏”時代,還有人說是“五帝”時代,總而言之,自盤古開天闢地以後,就是玉皇大帝主宰著世界了。黃安壩始祖的傳說,就與玉皇大帝有關。那時 候,大巴山的馬桑樹歷經數萬年的生長越來越高大,以致直衝雲霄。一天,齊天大聖孫悟空順著馬桑樹爬上了天宮,他掀翻天河水造成了人間洪水大災。在滔滔洪水肆虐之時,玉皇大帝派他的貼身大臣名叫黃安的人下界治水。黃安看到茫茫的汪洋大海,便使開山大斧劈山開河。他劈開一山又一山,一共劈開了九座大山,開通了河道,從此洪水順流而下。現在人們看到從黃安壩流下來的河水和沿河的九道峽口,就是黃安用斧頭劈開的遺蹟。治理了洪水,玉皇大帝為黃安慶功擺晏,召來金童玉女和天鵝、鳳凰,為他歌舞彈琴、慰勞辛苦。並傳下旨意封黃安為“澤靈候”,楊四將軍為隨身護衛,下界執掌九洲生靈善惡大事。又命名水患後的山川平地為“黃安壩”並賞給黃安作為封地。黃安來到黃安壩為防止孫悟空再爬大樹,即讓馬桑樹“三尺彎腰”,所以現在就沒有那種直衝雲霄的馬桑樹了。但是至今在黃安鄉金燕村五社還有一處用馬桑樹作穿架大柱的古屋。
從那以後,澤靈候黃安和金童玉女、天鵝、鳳凰的就在黃安壩的出口處住了下來。人們現在沿草場公路就可以清楚的看到那滿身荊釵岩身、頭戴大帽、胸前長須飄灑、身穿錦袍、腰橫玉帶的石聖人和旁邊的將軍柱。這石聖人就是黃安的化身,他矗立在黃安壩大河西岸,被四周的秀峰環繞;這將軍柱就是楊四將軍的化身,他忠實地護衛著石聖人黃安,並以猴子岩、龍頭寨、寶劍岩為伴。人們目睹此景無不為之心醉神迷。傳說,沾了這裡的靈氣,就有好運降臨,後來就有不少的善男信女來這裡搭紅,燒香敬拜。為官者,企求仕途暢通,繼續上升;為民者,企求風調雨順,國泰平安,早發大財;未婚男女企求意中人早日出現;未生育母親企求早生貴子;讀書人企求學業優秀早中舉人,誰的心最誠,誰就最容易得到感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