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英傑

黃埔英傑是黃埔軍校“一百零八將”之一。


三十六官佐

孫中山 蔣介石 廖仲愷 李濟深 周恩來 邵力子 汪精衛 方鼎英 何應欽 王柏齡 鄧演達 陳 誠
包惠僧 顧祝同 聶榮臻 張治中 葉劍英 陳繼承 陳果夫 劉 峙 嚴 重 蔣鼎文 錢大昀 魯 易
熊 雄 李宗仁 毛澤覃 惲代英 肖楚女 白崇禧 周佛海 繆 斌 張國燾 張申府 陳 毅 高語罕

七十二弟子

陳 賡 蔣先雲 蔡炳炎 蔡申熙 廖運澤 陳明仁 鄧文儀 曾擴情 杜聿明 范漢傑 豊阝悌 桂永清
關麟征 賀衷寒 侯鏡如 胡宗南 黃 維 徐向前 李之龍 李默庵 鄭洞國 許繼慎 劉 戡 宋希濂
左 權 宣俠父 唐 澍 王爾涿 周士第 張耀明 閻揆要 邱清泉 廖 昂 盧德銘 余灑雅 覃異之
鄭介民 周逸群 陳修和 戴安瀾 姜鏡堂 康 澤 毛人鳳 王耀武 常乾坤 段德昌 郭化若 李云爾
劉志丹 林 彪 張靈甫 唐生智 吳起舞 曾中生 謝晉元 彭士量 李運昌 伍中豪 許光達 邱行湘
趙尚志 郭汝瑰 廖運周 陶 鑄 鄭庭笈 趙一曼 廖耀汀 戴 笠 孫明瑾 羅瑞卿 王 諍 程子華
黃埔4巨頭:蔣介石 周恩來 陳誠 王柏齡
黃埔3傑:蔣先雲 賀衷寒 陳賡
黃埔4凶: 鄧演達 琿代英 張治中 高語罕
8大金剛:錢大鈞 劉峙 顧祝同 陳繼承 蔣鼎文 陳誠 張治中 何應欽
13太保: 劉健群 賀衷寒 鄧文儀 康澤 桂永清 酆悌 鄭介民 曾擴情
梁乾肖贊育 滕傑 戴笠胡宗南
黃埔軍校歷屆校長:
第一任:蔣中正先生(1924年-1947年),1947年改任名譽校長。
第二任:關麟征將軍(1947年-1949年10月),
曾任52軍軍長、九集團軍總司令、陸軍總司令,軍銜中將。出身黃埔軍校一期。已病逝於香港。
第三任:張耀明將軍(1948年10月-1949年12月),地址四川成都。
出身黃埔軍校一期、高教班9期。曾任52軍長,38軍長,首都衛戍總司令。軍銜中將。
1972年10月病逝於台灣台中市。
第四任:羅友倫將軍(1950年10月-1954年9月),地址台灣鳳山。
1950年國民政府遷台後重建陸軍官校,為復校第一任校長。
羅友倫出身軍校七期,步校一期,陸軍大學十五期。曾任青年軍 207師師長,第六軍軍長。
任內建立軍校不少基本制度,規定校長任期三年。卸任後升上將憲兵總司令、總政戰部主任。
已退役,調任薩爾瓦多大使,中央評議委員,現住台北。
第五任:謝肇齊將軍(1954年9月-1957年4月)
籍貫福建武平,為該校第六期畢業。乃羅友倫任內的教育長。軍銜少將。期滿即退役。由於當時
外島戰事頻仍,軍校校長成了冷門。因當時陳誠掌軍政大權,把軍校地位下降所造成。
第六任:徐汝誠將軍(1957年4月-1961年12月)
籍貫浙江餘姚,為該校第六期畢業,後留學德國學陸軍,軍銜中將。曾任胡宗南部下的軍長、
師長。由於在任期間台灣形勢正處在金門發生“八-二三”炮戰,胡鏈的旗下則論功行賞,而徐氏
卸任由於成績平常,情緒低落,被調陸軍總部任參謀長,鬱郁不伸,即退役下來。
第七任:艾靉將軍(1961年12月-1965年3月)
籍貫湖北武昌,為該校第四期畢業。艾校長出身黃埔軍校四期、陸軍大學九期,軍銜中將。曾任
92師師長、99軍軍長,1965年卸任,調任澎湖防衛司令。這個職位編制是上將銜,湯恩伯、胡宗南
任過這個職務,但艾氏雖受到蔣介石的偏愛,也升不上上將銜,占上將缺不能升實,主要那時上將
太多了,艾在任內大興土木,大購器材,把學校振作起來,別人只乾三年,蔣介石留他任四年。
第八任:張立夫將軍(1965年3月-1970年4月)
張立夫恢復黃埔革命傳精神之目標,以鐵的紀律、愛的教育,以期德智體兼備,文武雙全術德兼修。
張校長出身軍校期別不詳。軍銜中將,任校長達五年之久。辦軍事教育是他的優點,蔣介石也器重
他。由於當時軍中人事管道封閉,無處調升,卸任調總統府第二局局長,別人當局長如於豪章、宋
心濂躍為上將總司令,而張氏卻退了役。
第九任:林初耀將軍(1970年4月-1973年4月)
籍貫廣東興寧,林校長出身兵科專校不是黃埔。軍銜少將。在軍校三年很少建樹。由於出身問題受到
岐視,乃歷任校長中官運最差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遇到蔣經國正要安排自己班底,進入權力系統。老
人要退伍乃潮流使然,卸任後即退役了。
第十任:秦祖熙將軍(1973年4月-1976年4月)
籍貫湖北黃岡。秦校長出身軍校十四期,軍銜中將。德國留學回國,隨蔣介石身邊任至中將侍衛長。
蔣派他下來整頓軍校,想把軍校改成為美國“西點”格局,把學制改為四年。學生招優秀高中生、
畢業後發文憑兩張。一是大學證書,一是軍校證書。學生從質的方面變化即軍校教育大學化。由於
1975年蔣介石去世,老派將領把他撤換,1976年派到石門水庫當管理局長。
第十一任:言百謙將軍(1976年4月-1977年12月)
籍貫浙江新昌,言校長出身軍校16期,由特戰隊司令調任校長,軍銜中將。蒞任後即反秦祖熙開放
作風,採取高壓,把學生當兵來帶,有“軍校之禍”之稱,幹了一年半即調任第十軍團司令。從此
軍校十六期生即開始為蔣經國重用。王升從中勾結有關。
第十二任:許歷農將軍(1977年12月-1979年12月)
籍貫安徽貴池,許校長出身軍校16期,由王升引薦從政戰學校校長調任,軍銜中將。作風認真苦幹,
為蔣經國所垂青,期滿卸任調金門防衛司令,不久升總政主任。
第十三任:朱致遠將軍(1979年12月-1980年7月)
籍貫安徽阜陽,朱校長出身軍校16期,軍銜中將,亦由政戰學校校長調任斯職。期滿調軍團司令,
隨又升陸軍副總司令。為人重知識,對學生關懷是他的特點。
第十四任:盧光義將軍(1981年7月-1983年7月)
籍貫湖南益陽,盧校長出身軍校22期,中將軍銜,由軍長調斯職。為人性情暴戾,卸任後調八軍團
司令。江南案後調軍事情報局長。
第十五任:黃幸強將軍(1983年7月—1985年7月)
籍貫湖南安鄉,出身軍校22期,軍銜中將,由軍長調斯職。為人謙尊有禮。卸任後調八軍團司令,
金門防衛司令,現升上將陸軍總司令。
第十六任:黃耀羽將軍(1985年7月-1986年7月)
籍貫廣東合浦,出身軍校22期,由軍長調新職。任職期間依黃幸強之規辦事。卸任調國家安全局副
局長,為宋心濂副手,將為宋的繼任者。
第十七任:湯元普將軍(1986年7月-1989年6月)
籍貫江蘇邳縣,出身軍校28期。出任前為新竹軍軍長。湯校長未期滿即他調,何職未定。接任者迄
今未發表。據估計陸軍中將以下人事會有大調動,郝柏村對人事安排是十分慎重,有計畫的控制。
第十八任:胡家麒將軍(1989年7月-1991年6月),籍貫江蘇淮陰,為該校第30期畢業。
第十九任:楊德智將軍(1991年7月-1993年9月),籍貫福建林森縣,為該校第33期畢業。
第二十任:馬登鶴將軍(1993年9月-1996年7月),籍貫瀋陽市,為該校第29期畢業。
第廿一任:童兆陽將軍(1996年7月-1997年7月),籍貫浙江蘭溪,黃埔軍校第34期畢業。
2000年抑鬱而終,享年59歲。
第廿二任:丁渝洲將軍(1997年7月-1998年1月),籍貫山東日照,為該校第31期畢業。
第廿三任:張岳衡將軍(1998年1月-2002年2月),籍貫遼寧遼陽,為該校第34期畢業。
第廿四任:楊國強將軍(2002年2月-2005年6月),籍貫河南新野,為該校第41期畢業。
第廿五任:王根林將軍(2005年7月-),籍貫河南新野,為該校第41期畢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