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波羅廟

當地村民看到這樣神奇的事,就尊他為波羅神,供奉在南海神廟裡拜祭。 現在廣州的青年人很少說這句俗語了,在上一輩的人中,有時仍可以聽到。 ,B30路,B31路,在南海神廟站下,上人行天橋步行約400米即到。

黃埔波羅廟

黃埔波羅廟又稱南海神廟,是中國古代人民祭海的場所,坐落在廣州市黃埔區南崗鎮廟頭村,是我國古代東南西北四大海神廟中唯一留存下來的建築遺物,也是我國古代對外貿易(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地)的一處重要史跡。它創建於隋開皇十四年(594年),距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

歷史由來

傳說在唐貞觀年間,印度波羅人派遣一批使者到中國來朝貢。這支波羅國的船隊遠渡重洋,終於來到廣州南海神廟外的江面上,看到眼前是風平浪靜,水秀山青,田野鬱鬱蔥蔥的,不覺被這美景迷住了;又得知這裡是有座南海神廟,便泊好船,上岸來參拜神靈,順便遊覽。其中有一位使者名叫達奚,他拜完南海神後,還在神廟的左右兩旁各種了一棵波羅樹,這是一種能結無花果的奇樹,其果實俗稱波羅密,佛書上叫做"優曇缽"。據說這兩棵樹到清代時仍發芽,並已長到數十圍粗了。
再說達奚司空他們遊覽的興致甚高,當天游完後還意猶未盡,第二天天還未亮,他們又登上神廟左邊的土丘(即今浴日亭所在的章丘)眺望海景。到了大約五更時分,只見東方漸漸泛出一片霞光,接著,一輪旭日,慢慢躍出江面,霎時間,整個獅子洋金光萬道。那粼粼的波光,頓時變成了無數的金絲銀盞,與朝霞交相輝映,美不可言。達奚司空看著眼前這難得一見的大自然壯麗景色,整個人沉浸其中,竟忘記了時光的流逝,連別人喊他"走吧走吧"也聽如未聞。當他猛然想起自己的同伴時,大家都不知到哪裡去了。他急忙走下山丘,趕到江邊,卻見船隊已經揚帆而去,遠在天邊。達奚司空呆呆地站在神廟之前,遙望已漸漸消失於天際的船隊,不覺便落下淚來。 村民們看到有個外國人愣愣的站在岸邊站了這么長時間,覺得奇怪,便過來打聽發生了什麼事,得知原來如此,便都安慰他,並把他接回村里去住,但這並不能解除達奚司空的痛苦。他每天都到土丘上去眺望大海,一望就是一整天,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船隊來接他返回故鄉。就這樣望了七七四十九日,他自己就化成了石人,站在那裡,永不離開了。
當地村民看到這樣神奇的事,就尊他為波羅神,供奉在南海神廟裡拜祭。自此以後,南海神。南海神廟又被稱為"波羅廟",南海神廟誕又稱波羅誕,神廟外的扶胥江又稱波羅江。農曆二月十三的波羅廟會很熱鬧,當地人用紙粘制了一種雞的工藝品在廟會上出售,名稱就叫做"波羅雞"。過去廣州人有句俗語,叫"正一波羅雞--靠黏"(正一:真的是;黏:占便宜)出典就是這樣來的。現在廣州的青年人很少說這句俗語了,在上一輩的人中,有時仍可以聽到。

交通線路

公車:BRT B1路,B1路快,B26路,B28路,B29路 ,B30路,B31路,在南海神廟站下,上人行天橋步行約400米即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