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信陽道長與保定道教

宋徽宗祖籍保定涿州人,崇奉道教,大建宮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為眾多神仙道家上尊號、封號。 因此,黃信陽道長對保定道教非常重視,河北省道教協會成立之初,提出了“河北道教看保定”的發展思路。 從黃信陽道長的多次保定之行,充分說明對保定道教有著深厚的情感。

關心保定道教事業,蒞臨指導道教工作

1993年11月,保定地區行政公署批准唐縣青虛山為道教活動場所。應保定地區行署宗教局濮春剛局長和唐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韓海山部長的邀請,中國道教協會副秘書長、北京白雲觀監院黃信陽道長率北京白雲觀道樂團為青虛山道場開放舉行了盛大的法事活動,並向留雲院葛洪殿贈送了花瓶、燭台、香爐等供器。期間,向村民、道眾宣傳講解了黨的宗教政策和道教文化知識。

深入保定各地道觀 ,調查了解道教情況

黃信陽道長親臨保定涿州三義宮、泰寧宮,易縣後山廟、龍興觀址《道德經幢》,滿城三清觀等地方調研。五嶽之北嶽廟在曲陽縣,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目前唯一沒有被落實的五嶽廟宇建築。黃信陽道長陪同香港青松觀侯寶垣觀長考察北嶽廟,他多方奔走、呼籲,對開放為道教活動場所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河北省道教協會成立時,沒有一處直屬宮觀,是在黃會長的多方聯絡,廣結善緣,嘔心瀝血,無私奉獻的辛勤勞作下,換來了鹿泉十方院、涿州泰寧宮和石家莊關帝廟三個直屬宮觀的歸屬和重光,其一磚一瓦都凝結著黃會長的心血和汗水。

保定道教冠河北,這是不容置疑的

三山五嶽之北嶽廟在曲陽縣,曾有39代帝王親往祭祀,全真派掌教張志仙為北嶽廟提點。歷史上的北嶽恆山原指淶源、阜平、唐縣交界的大茂山,亦稱神仙山,道教茅山派祖師茅盈18歲即入此山修道長達31年。全國最大的后土廟在易縣洪崖山,傳后土皇地祗救東漢光武帝劉秀脫難於此,登基後封該山為鳳凰山,敕建后土廟。清乾隆皇帝朝五台,御筆《泰寧宮》匾額於后土廟,大學士劉墉送上山。安國藥王廟,供奉神醫邳彤和十大名醫,為全國最大的藥王廟。東晉高道、著名道教理論家、醫藥學家、煉丹術家葛洪修道於唐縣的青虛山。北天師道祖師寇謙之在淶源建雲溪觀並傳道。真大道祖師劉德仁、全真教龍門派祖師丘處機弟子陳道益(洞虛真人)在青虛山營造宮觀百餘處,道教大行。唐玄宗親注釋的《道德經幢》供奉在易縣開元觀,後移至龍興觀。唐代宗中元節設醮於滿城玉京山,傳《玉山淨供》科儀。丘祖於淶水婁村上清宮傳教,接納滿城蔡湛然和完縣(今順平縣)董志平,使他們成為保定的高道名師。傳八仙之一的曹國舅祖師修道於滿城九泉蓮花山曹仙洞。宋徽宗祖籍保定涿州人,崇奉道教,大建宮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為眾多神仙道家上尊號、封號。金元時,保定城內東北隅之玉清觀,為道紀司駐地。
在保定歷史上顯赫的道觀還有涿州敕建東嶽廟,為清代雍正十三年前全國對香客收稅的三大道觀之一。由崇信道教的明憲宗朱見深命大太監焦芳監工擴建整修。始建於唐乾寧四年(897年)的涿州樓桑村敕建三義宮,淶水婁村丘處機祖師傳道的上清宮,古北嶽恆山建於唐代之淵靜觀,易縣供奉《道德經幢》的開元觀,建於明代的順平九龍山東岱聖母行宮,嘉靖年間重修之滿城夜借宮,有“從南京到北京,趕不上滿城夜借宮”之說。保定道教歷史悠久,淵源流長,仙真薈集,高道輩出,名觀眾多。因此,黃信陽道長對保定道教非常重視,河北省道教協會成立之初,提出了“河北道教看保定”的發展思路。注重對道教的弘揚和道教徒的培養1989年在北京白雲觀開壇傳戒時,為保舉大師。1995年四川青城山再開戒壇,被聘為總理大師,協調戒壇教務。曾任中國道教協會副秘書長、北京白雲觀監院、道樂團長。現任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委員、河北省政協常委、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北京白雲觀修繕委員會主任、北京市道教協會會長、河北省道教協會會長、河北省道教學院院長等重要領導職務。他在教務繁忙、工作緊張之中仍對來自全國各地的道眾熱情接待,關心各地道教發展情況。許多道教徒是在他關懷下成長起來的,筆者亦是其中一人。他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心襟坦蕩、光明磊落、慈悲憐憫、濟世度人。他虛懷若谷、注重修持、和藹可親、平易近人、願作伯樂、甘為人梯。黃會長遵循道祖一慈二儉三不敢為天下先的寶訓,宣道揚教,丕振玄風。願道教不拘一格降人才。他時時告誡我們,要發揚道教優良傳統,開展正常的宗教活動,堅持“四維護”原則,遵循“四句話”精神,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遵紀守法、正信正行、愛國愛教、與時俱進。加強道風建設、組織建設、人才建設、素質建設,積極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為社會主義的“三個文明”建設服務,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我們多次聆聽黃會長的敦敦教誨,努力適應社會發展要求,關注社會公益事業,如在扶貧賑災、尊老敬老、捐資助教、抗擊“非典”、在文明生態村建設等諸多方面,積極踴躍捐款,奉獻愛心,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

黃信陽道長非常關心保定道教事業的發展

1997年4月20日,黃信陽道長、袁志鴻道長、楊高臻道長、孫常德道長、馮明騰道長等領導專程視察滿城曹仙洞、三清觀,對工作給予肯定。2001年9月12日,黃會長在唐縣道教協會成立大會上做重要講話,他說:“河北是道教早期發祥地,特別是保定一帶,更是道教早期發展和迄今遺留宮觀、史料最多的地方,如曲陽、唐縣、滿城、易縣、淶水等地都留有年代悠久規模宏大的道教名勝古觀,”。他還說:“要在重用人才,培養人才,宮觀管理,友好往來這幾方面加大力度,勇於開拓。發現人才大膽任用,培養人才有教有方,宮觀管理嚴格有序,對外交往志在四方”。2003年10月21日,保定市道教協會籌備組首期道教培訓班開學典禮上,黃會長蒞臨做語重深長的重要講話,對保定道教提出殷切希望和發展要求。
從黃信陽道長的多次保定之行,充分說明對保定道教有著深厚的情感。他對我市道教的關懷,必將變成一種無形動力,推動我市道教事業的蓬勃發展和道教文化豐碩研究成果。我們決不辜負黃會長的良苦用心,努力學習,奮發有為,積極進取,拼搏奉獻,深入挖掘整理區域性的道教文史資料,加強組織建設和人才培養,為神聖的道教事業盡職盡責、盡心盡力,開拓保定道教事業的新局面。
對黃會長的保定之行,我們激動不已,無法表白,歸根結底,那就是“親切的關懷,殷切的期望”。(史理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