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鑽角度

麻花鑽角度

麻花鑽角度主要有前角和后角,這兩個角對鑽削影響很大,前角自鑽頭外緣到鑽心逐漸減小,而后角自鑽頭外緣至鑽心逐漸增大。

簡介

(1)麻花鑽的標註參考系

麻花鑽具有較複雜的外形和切削部分:為了便於標註其幾何參數、依據麻花鑽的結構特點和工作時的運動特點,除基面、切削平面、正交平面外,還使用了端平面、柱剖面和中剖面,其定義如下。

端平面:與麻花鑽軸線垂直平面。該平面也是切削刃上任意一點的背平面,並垂直與該店的基面。

柱剖面:主切削刃上任一點的柱剖面是通過該點,並以該點的迴轉半徑為半徑和以麻花鑽軸線為軸心的圓柱面。它與該點的工作平面相切,並與基面在該店垂直。

中剖面:通過麻花鑽軸線,並與兩主切削刃相平行的軸向剖面。

(2)麻花鑽的幾何角度

1)頂角2Φ

它是兩主切削刃在中剖面內投影的夾角。頂角越小,則主切削刃越長,單位切削刃上的負荷減輕,軸向力減小,這對鑽頭軸向穩定性有力。且外圓處的刀尖角增大,有利於散熱和提高刀具耐用度。但頂角減小會使鑽尖強度減弱,切屑變形增大的,導致扭矩增加。標準麻花鑽頂角約為118°。HSS高速鋼鑽頭: 頂角一般是118度,有時大於130度、HM硬質合金鑽頭:頂角一般為140度;直槽鑽常常為130度,三刃鑽一般為150度。

圖2-4 鑽頭的刃傾角、主偏角k、前角、後腳a

1) 主偏角和端面刃傾角

麻花鑽主切削刃上選定點的主偏角,是在該點基面上主切削刃投影與鑽削進給方向之間的夾角。由於麻花鑽主切削刃上各點基面不同,各點的主偏角也隨之改變。麻花鑽磨出頂角2Φ後,各點的主偏角也就確定了,它們之間的關係為

tan=tanΦcos 式(2-2)

----選定點的端面刃傾角,它是主切削刃在端面中的投影與該點的基面之間的夾角。

由於切削刃上各點的刃傾角絕對值從外緣導鑽心逐漸變大,所以切削刃上各點的主偏角也是外緣處大,鑽心處小。

2) 前角

在正交平面內前刀面和基面間的夾角。主切削刃上任一選定點的前角與該點的螺鏇角、主偏角、以及刃傾角的關係為

其他信息

tan=tan/sin+tancos 式(2-3)

由於螺鏇角從外徑向鑽心逐漸減小,刃傾角也逐漸減小(負值增大),在主偏角一定時,前角變小,約由+30°減小到-30°,靠近鑽頭中心處切削條件很差。

3) 后角

切削刃上任一點的后角,是該點的切削平面與後刀面之間的夾角。鑽頭后角不在主剖面內度量,而是在假定工作平面(進給剖面)內度量。在鑽削過程中,實際起作用的是這個后角,同時測量也方便。

鑽頭的后角是刃磨得到的,刃磨時要注意使其外緣處磨得小些(約8°~10°),靠近鑽心處要磨得大些(約20°~30°)。這樣刃磨得原因,是可以使后角與主切削刃前角的變化相適應,使各點的楔角大致相等,從而達到其鋒利程度、強度、耐用度相對平衡,又能彌補由於鑽頭軸向進給運動而使刀刃上各點實際工作后角減少所產生的影響,同時還可改善橫刃的工作條件。

4) 橫刃角度

橫刃是麻花鑽端面上一段與軸線垂直的切削刃,該切削刃的角度包括橫刃斜角、橫刃前角、橫刃后角.

圖 2-5橫刃角度

(1)橫刃斜角在端平面中,橫刃與主切削刃之間的夾角。它是刃磨鑽頭時自然形成的,頂角、后角刃磨正常的標準麻花鑽,后角越大,角越小。角減小會使橫刃長度增大。

(2)橫刃前角 由於橫刃的基面位於刀具實體內,所以橫刃前角為負值。

(3)橫刃后角 橫刃后角。

對於標準麻花鑽,=-(54°~60°),=30°~36°。故鑽削時橫刃處金屬擠刮變形嚴重,軸向力很大。實驗表明,用標準麻花鑽加工時,約有50%的軸向力由橫刃產生。對於直徑較大的麻花鑽,一般均需修磨橫刃以減小軸向力。

7)長徑比R 如圖3-6 、3-7

圖 3-6麻花鑽頭

圖 3-7孔加工示意圖

麻花鑽的長徑比是鑽頭的工作部分L與直徑D之比

孔的長徑比是孔深L與孔直徑之比D

當鑽頭加工孔的時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