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山志

詩一首。 蕭元吉知縣詩一首。 知縣詩一首。

著者

明·左宗郢

朝代

書目提要

明左宗郢撰,國朝何天爵、邱時彬重修。宗郢,南城人。萬曆己丑進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天爵、時彬皆建昌人。麻姑山唐時隸撫州,故顏真卿《麻姑仙壇記》有“撫州南城縣”之語,今則在建昌府城西十里。宗郢志見於《明史·藝文志》,著錄卷數相同。此本每卷標題,或稱麻姑而去“山”字,或又加“洞天”字,或加“丹霞”字。名目紛然,可知體例之龐雜。考《明史》作《續刻麻姑山志》,今姑從標目焉。

版本

通行本

卷數

16

部分內容閱讀

●文
半空削出玉芙蓉一徑千盤旋蟻封。縹緲曙光連碧野微茫煙雨帶蒼松。丹爐涵火通宵伏雲磨寒泉盡日舂。不為仙壇修祀事何能來此寄行蹤。▲又 王伯孚(成誠)
張山頂氏曰:嘗聞之人言寧學百川不為涓涓語務大也。今世仕者悅過客庭館廚廄無不鮮備至壇?古蹟往往避不為即好事者為之不過為佳山水增勝耳。歐蘇大儒不免蹈此他無論已。敬庵許公古心直道取祀典所不廢者修之使往來茲山覿神貺則知天人感應之機仰三公則作人心忠義之氣其繫於化理豈小哉!公諸善政郡士民皆能記之茲不具述述重修始末雲。
螺蚌崖前殼已枯荒壇猶自奉麻姑。頂中作髻今非是海上揚塵昔有無。麟脯香消丹洞冷龍車影斷白孤。尋來剩有長生草採為嚴親轉賓須。
七古
其迎神之章曰:“世曠兮靈修冉冉兮神遊。翳松蓋兮濯錦流眷茲壇兮暫留。神之降兮一雨斯民兮既渥。爛洋洋兮上下蓋將奠兮飛瀑。桂有尊兮蕙餚蹇將潔兮蕭燎。連蜷兮容與屬屬兮予交。”其送神之章曰:“之陽兮水之曲蹇誰留兮神之屋。酒寒兮鼓不拊神歸兮何速。忠魂兮烈烈受縊兮安節。樵水清兮未改螺之采兮詎滅。越三忠兮齊光與日月兮相羊。俯新宮兮舉仿佛兮幽芳。
是日天日初朗愁不耐署頃之微陰暖暖似有雨氣兩肘習習亦似秋爽時。予欣顧四生曰:“緣與情會矣何得不往”仍命輕車迤西北行上下山坂不堪峻而田阡間之往往於深岩峭壁中開平為田綠野之色與碧山青澗相錯他山未有也。行未午而陰愈重漸近€門裡許澗水澄瀉而奔注岩岫峰壁為蹲、為踞、為立、為臥若列幕懸帷大半似盤山第盤山無草木為衣此山時有樹盤山一長石橫臥如虹亘此山澗灘凡數折皆綠漪可挹。石文舊題識處皆殘剝模糊苔蘚中不可讀。近時無佳筆。惟卷石岩為曾子固題尚在書法莊整如其文乃知品岩亦自難事。隔澗一林望之破屋敗垣殘門荒樹則€門寺也。澗水獨涌甚又無棧石橋可過。予得五六輿人肩而過涉王生輩四人皆樞衣解襪跣而下數尺以渡。衣帶半墮流水間相顧而笑。會寺門虛無僧僧不耐寂俱謝去。惟雲封苔銷鳥跡鼠蹤草樹數株而已。而境絕佳後來者定興起之。與諸生席地藉草坐提小?飲山酒十餘杯甚暢頃之片€黑茫從直北起予曰:“雨至矣。”趣行急越澗則雨已淋淋下著體澗前有野店可就坐。僕夫衣屨俱揮雨如汗若未得炊。予笑曰:“飢與雨是人苦事惟游山時一一入佳境。”僕夫聞之亦為解頤。待炊而食。頃之微雨不止即共沖雨行問所謂華子岡者無標識處寺前人北指最高頂近是。雨甚亦無徑不便登。因誦靈運“銅陵映碧澗石磴瀉紅泉。遂登群峰首邈若升煙”之句似之獨泉稱瀉紅不然耳。解者謂水自丹砂出非耶顏魯公記稱西北有麻源謝詩題入華子岡恐其處也。則亦仿佛之辭耳。再北入靈谷徑其石岫一片似吾西湖寶石山帶以石欄桿。又數武則石岩垂為屋昔陽范公令此邑顏其岩然僅可當飛來峰一竇耳。又三轉石磴上道士樓居在焉。四面?岩石俱蔽遮不令見香火客座俱在重圍中悶甚。有境不可以無人如此。即驅車出而黃陶諸生後至。予曰:“可以已。”止不人。復披寒雨行十里許臨河渡從姑山從從姑山後上為趺跏石可坐數百人。落級而左兩岩隙深千尺有天下墮渺渺飛一道光名一線天。其上為天柱峰為步天橋。遠眺則江城野郭煙樹萬家縹緲在望。從一線而度為雙玉樓黃生€:“羅近溪先生講道其間於此山偶得一記前身夙有緣故名雙玉。”迤而右為飛鰲峰乃從姑壇場處。緣崖為堂即羅先生所共四方人揮麈談性之地亦似吾南山石屋之一。俯檻則林木掩映蒼翠在眼終以石勝。復轉而左為竹影庵為讀書岩皆先生所品置。諸生曰:“風雅之士謂乏雅稱。”予曰:“道無雅俗山寧有雅俗仙則仙儒則儒此姑山惟諸君判案耳。”從讀書岩步下級日已夕仍還飛鰲峰。而別駕華公設精饌名茶令見待王生輩復為具快飲峰前似非寒酸本色然亦何必減方平美膳擗麟脯也。晚倦歸即宿此山。次曰門人吳世卿君章亦至諸君各出紙扇索予書予即揮毫應之。書訖即行矣。
▲會規
歷險來尋華子岡太霄觀里啜霞漿。羽衣仿佛猶堪語應是當年鄧紫陽。
釋宗高 詩一首。左常浙江道御史賦一、詩二首。鄭 嶸 眉州知州詩六首。蕭元吉知縣詩一首。
憑將地脈涌天漿流水桃源徑路長。春盡亂紅收不去化工妝出錦盱江。▲七星杉 吳堂
●賦
朱 拱 知縣詩一首。張履正 號怙望廣信府太守詩五首。林紹明 刑部員外詩四首。周 相江西巡撫詩一首。
●紀
李夢陽 號崆峒本省提學副使詩二首。曾 嶼 號少岷本府太守詩六首。孔 萌 本郡同知陛平樂守詩一首。釋深明 詩二首。
仙源自古杳難通誰謂茲辰駕彩虹。萬壑行來迷兩屐千岩歷盡見孤峰。為尋顏魯麻姑帖轉憶歐陽六一公。曾在滁州山下過醉翁亭與此山同。
深霧沿山晴雨飛濕衣灑灑亂珠垂。響泉落石龍驚蟄元氣歸松鶴不知。道士空傳王氏跡遊人幾閱魯公碑。洞簫洗我雙塵耳風遞一聲外吹。
△《麻姑勝覽詩》序 蕭(池州)
遙岑曠野活桑麻中有仙家吸紫霞。謝老詩清真足讓魯公碑壯更堪夸。霜風落帽登山頂涼月停車坐水涯。手挽銀河三萬丈碧天何待借星槎。▲又 鄭嶸
明◎麻姑山奉司寇何先生致政還盱江賦 董越(禮部尚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