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蝽象

麥蝽象

麥蝽象是小麥的殺手,可以清除周圍雜草,用防毒劑來防止麥蝽象。

麥蝽象麥蝽象
麥蝽象為害麥類、水稻禾本科植物苜蓿澮柏等。

為害狀

刺吸式口器吸食葉片汁液,被害麥苗出現枯心,或葉片上顯現白斑,以後扭曲為辮子狀,嚴重時麥苗葉子好象被牛羊吃去尖端一樣,後期被害可造成白穗及砒粒

識別成蟲

體長9一ll毫米,黃褐色,有黑白縱條紋,頭向下傾,前端尖而分裂,所以也叫尖頭蝽象。小盾片發達如舌狀,長度超過腹背中央。卯:紅褐色,饅頭形。若蟲:全體黑色,複眼紅色,腹節間黃色。

生活習性

寧夏一年發生2—3代,成蟲集中在英英草基部越冬。越冬成蟲4月底開始活動,5月初遷入麥田為害麥苗,5月上旬在麥苗下部、葉尖或地表面枯枝殘葉上產卵,每ll—12粒排成單列。5月中旬若蟲孵化繼續為害,小麥成熟時成蟲遷回蓮蓬草等雜草上,約10月間潛伏越冬。

防治方法

(l)在西北地區麥蝽象主要在麥田周圍的雜草下越冬,清除並燒毀雜草和枯枝落葉可消滅大量越冬成蟲。(2)小麥收割後深耕可大量殺死尚未外遷麥蝽象。(3)成蟲盛發初(小麥返青以後)每畝噴撤2.5%敵百蟲粉或4.5%甲敵粉或4%敵馬粉,每畝1.5—2公斤。

相關詞條

參考文獻

天津農業智慧型化專家系統:http://www.tjate.cn/expSys/wheat/ymzx.ht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