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滋林

麥滋林

麥滋林(L谷氨醯胺呱侖酸鈉顆粒),適應症為用於胃炎、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

基本信息

成份

本品為複方製劑,其組份為:0.67克/袋中含有:1,4-二甲基-7-異丙薁-3-磺酸鈉2.0毫克L-谷氨醯胺663.3克。

性狀

本品為略帶淺藍色的顆粒劑。

適應症

用於胃炎、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

規格

0.67g:L-谷氨醯胺663.3mg,呱侖酸鈉2.0mg 。

用法用量

成人每次1袋(0.67克),每日3次(共2克),直接口服。可根據年齡、症狀在醫生指導下酌情增減。

不良反應

在包括雙盲試驗的一般臨床試驗1516例中,報告有不良反應者(包括臨床檢查值的變化)為11例(0.73%)。症狀為便秘、腹瀉、噁心等,但均無症狀嚴重者(再評價結果時)。其他不良反應:出現如下不良反應時,應根據症狀進行適當的處理。0.1%~不到5%不到0.1%頻率不明.過敏症.發疹、蕁麻疹、瘙癢感.肝臟 ABT(GOT)、ALT(GPT)、LDH、A1-P、γ-GTP上升等肝功能障礙.消化系統噁心、嘔吐、便秘、腹瀉、腹痛、膨脹感噁心、胃部不適感.其他顏面潮紅.此時應停止給藥,由於是再發報告中出現的不良反應,因而頻率不明。

禁忌

對本品及其成分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

建議直接吞服,避免用水沖服。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妊娠期婦女服用時僅在判斷其治療上之有益性大於有害性的情況下給予。

兒童用藥

對兒童服用的安全性尚不確定。

老年用藥

高齡者服用時,應考慮其生理機能低下酌情減量。

藥物相互作用

本藥物以普萘洛爾、米帕明、地西泮、華法林為基質,研究了對細胞色素P450的影響,其結果,對細胞色素P450沒有影響(離體)。

藥物過量

未進行該項實驗且無可靠參考文獻。

藥理毒理

藥理

本品為一種新型抗潰瘍劑,內含兩種有效成分。

1.呱侖酸鈉系自菊科植物花中提取的一種化學物質,近年研究發現其具有下述作用:抑制多種致炎物質引起的炎症,且作用較為持久;通過局部直接作用抑制炎性細胞釋放組胺;增加黏膜內前列腺素E2的合成,促進肉芽形成和上皮細胞新生;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

2.L一谷醯胺系自綠葉蔬菜中分離提取得到的二種人體非必需胺基酸,亦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如增加葡萄糖胺、氨基已糖、粘蛋白的生物合成和促進潰瘍組織再生等。二者的聯合套用有利於潰瘍組織的再生、修復和形成保護性因子。其優點在於主要發揮局部作用,而不是阻斷H2受體,因此極少發生副作用。對由阿司匹林造成潰瘍的大鼠給予本品、發現胃黏膜內氨基已糖含量增加,而胃蛋白酶量減少,pH2.0時約減少75%,pH3.5時減少78%,具有明顯的促進潰瘍癒合的效果。將阿司匹林、吲哚美辛、雙氯芬酸鈉等非甾體抗炎藥單獨或與本品合用給予大鼠,5或10天后可見合用組較單獨用藥組氨基已糖量增加,潰瘍形成受到抑制,且不影響非甾體抗炎藥的吸收。

毒理

本品由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配製而成,被機體直接吸收,參與機體正常代謝活動,所以無明確的毒理作用。

藥代動力學

1. 1,4-二甲基-7-異丙奧-3-磺酸鈉

(1)對兔按10毫克/公斤體重/次經口投與時,投與2小時後達到最大血藥濃度,48小時後幾乎完全從血液中消失;另外,投與48小時後投與量的50%經尿排出。

(2)對大鼠按300毫克/公斤體重/次經口投與時,臟器內的濃度屬腎臟、肝臟中為高,腦中未檢出。又投與48小時後基本消失,臟器中不存蓄。

2. L-谷氨醯胺:對4名志願者按1克/10公斤體重/次經口投與L-谷氨醯胺,投與約1小時後達到最大血藥濃度。

貯藏

遮光、密閉容器保存。

包裝

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透明聚乙烯和白賽璐玢。

包裝規格:10克/15袋/包。

執行標準

進口藥品註冊標準JX20030254

批准文號

進口藥品註冊證號: H20091052

生產企業

Kotobuki Pharmaceutical Co.,Ltd.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