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蹄草葉樹蘿蔔

鹿蹄草葉樹蘿蔔

鹿蹄草葉樹蘿蔔,杜鵑花目杜鵑花科植物,附生於海拔(1800--)2400—2700米的雨林或雜木林中大樹上。模式標本采自雲南貢山縣獨龍江西岸。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鹿蹄草葉樹蘿蔔鹿蹄草葉樹蘿蔔

命名來源:(雲南植物研究)[]
中國植物志:57(3):183
系中文名:棱萼系
系拉丁名:Ser.PteryganthaeAiry-Shaw
組中文名:樹蘿蔔組
組拉丁名:Sect.Agapetes
屬中文名:樹蘿蔔屬
屬拉丁名:Agapetes
亞科中文名:越桔亞科
亞科拉丁名:VACCINIOIDEAEDRUDE
科中文名:杜鵑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附生灌木;莖圓柱形或具不明顯的鈍稜角,曲折上升,直徑1.5--3毫米,幼時枝微柔毛,莖皮蒼白色。葉片革質,寬倒披針形至極寬倒卵形,長2.5--5匣米,寬1--2.5厘米,先端銳尖,或通常圓形,基部楔形,邊全緣或近先端有少數幾個齒,無毛,表面乾時光亮,先褐色,中脈極突起,側脈不顯或稍下陷,或呈顯著的網狀突起,至邊緣網結,背面暗,淡綠色中脈和網脈均突起;葉柄長1毫米,粗厚,直徑2毫米,無毛。花序1--2花,總花梗長2—6毫米;花梗長7--11毫米,被微栗毛,稀無毛;苞片及小苞片小,三角形,褐色;花萼全長(1.3--)1.8--2.2厘米,萼筒具5翅,長4毫米,裂片長圓形至卵形,長9--13毫米,寬4--6毫米,先端銳尖,膜質,焰紅色,無毛;花冠圓筒形,長2.3--2.9厘米,檐部擴大,直徑5--8毫米,無毛,焰紅色,具洋紅色橫條紋,裂片長三角形,長8毫米,漸尖,外彎,淡綠色;花絲長3—4毫米,寬0.8毫米,具乳突狀微柔毛,藥室狹長圓形,長約6毫米,基部具長1.5毫米的短尾,具糙乳突,喙長2.2厘米,直立,無毛,背面無距;花柱絲狀,長約2.9厘米,無毛,柱頭小。果(未熟)直徑9毫米,普宿存。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產地分布

產雲南西北部(貢山縣獨龍江流域)、西藏東南部。附生於海拔(1800--)2400—2700米的雨林或雜木林中大樹上。模式標本采自雲南貢山縣獨龍江西岸。緬甸(北部)也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