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博物館

鹿城博物館

鹿城博物館,成立於2009年,館長為程紅女士,是西豐縣唯一一家綜合性的民辦博物館。該館是以歷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陳列、研究、鑑定、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基本信息

概況

鹿城博物館開館慶典鹿城博物館開館慶典

鹿城博物館是遼北第一家私人博物館,由西豐市民麻德強夫婦於2009年創建。新館於2011年11月竣工並對外正式免費開放。新館地址位於西豐縣菜市街和平小區。總投資約為近千萬元。
館藏硬體設施一流,藏品數量達萬餘件,從一億多年前的恐龍時代到紅山文化夏家店文化五代代的藏品應有盡有。

布局

鹿城博物館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藏品庫房500平方米,展館為上下兩層,近百個展位,展廳參照目前國內一流博物館展示設計而成 。分四個展廳,一展廳為白堊世紀的恐龍化石展廳,二展廳為遼、金、元瓷器藏品展廳,三展廳為青銅器藏品展廳,四展廳為明、清瓷器、玉器展廳。

主要藏品

鹿城博物館 鸚鵡嘴恐龍化石鹿城博物館 鸚鵡嘴恐龍化石

已收集到各類藏品近2萬件,從青銅、陶瓷、玉器、書畫、雜項等均有涉及,時間跨度更是從億年前的恐龍骨骼化石直到近代的生產、生活用品,儼然一部厚重的歷史百科全書。

• 鸚鵡嘴恐龍化石,來自一億4千年前的白堊世紀

•乾隆寶刀,據稱價值1.2億元。

•遼代黃釉雞冠壺,也稱皮囊壺、馬鐙壺,是模仿契丹族皮囊容器的樣式燒制的瓷器,是盛水或盛酒的器皿,多為白釉、黃釉、綠釉為主,且施半釉。

•遼代的渣斗,又名唾壺,用於盛裝嘔吐物,專用於盛載肉、骨刺、魚刺等食物殘渣。

•遼代的黃秞執壺,又稱“注子”“注壺”是一種酒具。我們看到的這個執壺為葫蘆形,中部束腰,下腹圓而碩大,通體施黃秞

•遼代的白釉長頸瓶,是典型的遼代瓷器,具有很濃厚的契丹文化特色。

•遼代鳳首瓶,他是荷葉杯口,頸細長,口杯下與肩相接處有風首,鼓腹,線條流暢,有動感。是遼瓷中少見的品種之一,非常珍貴。

乾隆寶刀-鹿城博物館藏品乾隆寶刀-鹿城博物館藏品

7、遼代白釉罐,也是遼代缸瓦窯,遼代的官窯,窯址在內蒙古赤峰市的缸瓦窯屯,燒制年代大約在遼太宗或遼世宗時期,以燒制白瓷為主,白瓷有粗精之分,粗白瓷較粗澀堅硬,顆粒較大,常含黑或灰色的雜質,均施化妝土,多為白釉,長有流釉現象。

•遼代的綠釉猴壺,塑猴雞冠壺是遼代雞冠壺的一種類型,漢唐以來中原地區有在馬廄內蓄猴以躲避瘟疫的習俗。

•遼代石館一具,這是一具刻有銘文的遼代石棺,石棺左右刻有傳統的四種圖象,既左青龍、右白虎,雕刻非常精美,是難得一見的文物。

•遼代石雕胡人散樂圖,表現伎樂舞蹈內容的壁畫真實的反映了遼代大曲的演奏形式,人物雕刻生動,線條流暢,是一筆不可多得的研究資料。

•遼代牙刷,中國是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也是最早使用牙刷刷牙的國家,古代,人們一般利用牙棒、木炭、細砂、樹枝來清理牙齒,這是設計精緻的骨柄牙刷,由於毛髮炭化僅剩餘毛孔了,孔越少代表年份越久遠。

•金代的黑釉四系罐,一般用來盛酒的容器。

•宋代的影青湖田窯系印花盤,湖田窯位於景德鎮市東南的湖田村,五代是燒制青瓷和白瓷,白瓷潔白,影青瓷造型美,裝飾技藝更是獨步青雲,構圖飽滿,線條流暢。

•元代磁州窯系鐵鏽花罐,磁州窯是中國北方最大的一個民窯體系,窯址在今河北邯鄲磁縣一帶,磁州窯創燒於北宋中期,並達到鼎盛,遼、金、元、明、清仍有延續。

•宋代的青白釉堆朔龍紋瓶一對,口為杯狀,長頸、長鼓腹,肩部雕有菏葉邊紋,中部雕塑一條龍纏繞於頸,底部堆塑拱手持棒俑。並配高帽為立鳥,一仰一俯,似乎在哭天喊地為墓主人的死而感到悲痛。

鹿城博物館部分藏品鹿城博物館部分藏品

•漢代陶爐,爐子在漢代比較多,有陶爐、銅爐、鐵爐,形式不一,可用來烤、煮食物。

17、青銅劍,最早始於商代,那個時候劍身比較短,形狀像柳樹的葉子,製作也比較粗糙,西漢以後,鐵制兵器完全取代了青銅兵器,青銅劍從此退出了歷史舞台。

•青銅矛。也就是青銅槍,槍在古代稱作矛,為刺殺兵器,殺傷力很大,這是其他兵器難於匹敵的,所以故成稱“百兵之王”。

•匈奴刀,最早的銅刀始於石刀,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兵器就是銅刀,主要用來砍削器物或防身自衛。

青銅鏡,據史料記載,自商代起,古人就用青銅磨光做鏡子,光亮可照人,背面有精美的紋飾,到戰國已是很流行,漢唐時更加精美,這是不同年代的青銅鏡。

青銅尊,是中國古代一種大中型盛酒器。

•青銅盬,相當於現在的大碗、盛飯用,一般為圓腹,圈足,有二耳。

銅權,相當於現在的秤砣,是稱重量之用,自人類出現了私有制以後,便有了權衡理念,形成了最原始的物物交換工具。

編鐘,古代的打擊樂器,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用木槌和棒分別敲打銅鐘,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青銅箭鏃古代兵器,也是箭頭,戰國時代,青銅箭頭種類很多,其中三棱形的箭頭居多,在擊中目標的瞬間就會形成切割力,箭頭就能夠穿越鎧甲,直達人體。

•青銅帶勾,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皮帶卡,多為男性使用,它不僅為日常需要,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具有很高的工藝水平和藝術價值。

•青銅熨斗,古稱火斗、金斗,熨斗最早歷史可朔制商代,它是作為刑具而發明的,專門用於熨燙人的肌膚。熨斗到漢代用於熨燙衣服,並流行於明代、清代。

•青銅耳杯,就是帶握把的小杯,古代的一種飲器,可用來飲酒、盛湯,他是橢圓形,兩側各有一弧形的耳。

•青銅車頭古代拴在馬車上的一種器具。

•雞腿瓶,在遼代非常盛行,一直與延續到金代、元代。雞腿瓶很形象,像雞腿似的,細長瓶身可以插在馬屁股的兜子裡面,瓶上一棱一棱的是為了防滑,也是裝酒的器皿,是少數民族特有的瓷器。

•鈞瓷盤鈞瓷是我國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以獨特的窯變藝術而稱於世,素有“黃金有價鈞無價的美譽”,到宋代達到了鼎盛階段,金元時期,北方各窯仍竟相仿製,元代的時候北方鈞瓷逐漸趨於衰落。

•三彩盤。三彩器也是遼瓷中獨具特色的一種,他顯得純古渾厚。遼三彩是遼中期嚴禁以金銀器隨葬後發展起來的,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它把唐代用作喪葬用途的冥器改變了功能,而主要用於現實生活,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突破。

集資騙局

程紅,遼寧西豐縣富商,曾開辦遼北第一家私人博物館,現因集資詐欺被刑拘。程紅,遼寧西豐縣富商,曾開辦遼北第一家私人博物館,現因集資詐欺被刑拘。

2014年1月遼北小城西豐縣的400多名民眾陷入集資陷阱,涉案金額近億元。而涉嫌“集資詐欺”的主要人物,是一個57歲只受過高中教育的老太太程紅。程紅的手段並不複雜,她建起一座私人博物館,並以此為“抵押”,高息吸納資金。案發時,程紅帶走了資金,留下了價值有待鑑定的文物

據悉,一個月前,程紅及其子女突然消失;隨後,警方宣布,程紅及其身為鐵嶺市人大代表的丈夫和身為西豐縣公務員的女兒、兒子、兒媳因涉嫌集資詐欺等罪被刑拘。

通報會稱,截至2014年1月6日,程紅家族涉案金額達9700餘萬元,涉案人員454人。但集資款的流向仍未查明,博物館文物仍在清點,還未鑑定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