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視狼顧

鷹視狼顧

鷹視狼顧,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yīng shì láng gù,形容目光銳利,為人狠戾。出自明·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

基本信息

成語資料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貶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為人
成語結構:聯合式
產生年代:古代

典故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曹叡覽畢,大驚失色,急問群臣。太尉華歆奏曰:“司馬懿上表乞守雍、涼,正為此也。先時太祖武皇帝嘗謂臣曰: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今日反情已萌,可速誅之。”王朗奏曰:“司馬懿深明韜略,善曉兵機,素有大志;若不早除,久必為禍。”
袁世凱鷹視狼顧,久蓄逆謀,故景月汀謂其為仲達第二。★溥偉《讓國御前會議日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