鷗翼門

鷗翼門

所謂鷗翼式車門,即它的鉸鏈在頂棚,因車門的開啟形狀好似翅膀而得名。鷗翼式車門外觀個性動感,給人以振翅欲飛的感覺,鷗翼式車門更便於乘客進出和行李的放置。經過多年發展它已經成為了一種古典與浪漫的標誌。的設計師甘迪尼改進了鷗翼門,設計出剪刀門。其實向上開啟車門的設計實是無奈之舉,並沒有什麼優勢,反而缺點多多,首先是絞鏈的強度底可靠性差,極易損壞,因為向上開啟車門的絞鏈無法承受過大的車門重量,所以只有使用碳纖等輕質材質製作車門的超跑才使用這種結構。

基本信息

簡介

鷗翼門鷗翼門
鷗翼式車門外觀個性動感,給人以振翅欲飛的感覺,鷗翼式車門更便於乘客進出和行李的放置。
鷗翼門這種運用在跑車車門上的個性化設計,經過多年發展它已經成為了一種古典與浪漫的標誌。
而鷗翼車門之所以成為標桿,這無疑得感謝MERCEDES—BENZ!
正是它在1954-1957年期間所推出的300SLGullwingCoupe,
使得鷗翼門成為跑車設計的典範。
第一個發明使用向上開啟車門的設計就是賓士的經典跑車300sl,但賓士之所以發明向上開啟車門實在是迫於無奈,因為設計300sl時為保證底盤的高剛性,在底盤的左右兩側設定了兩根粗大的平行梁,結果導致無法安裝常規車門,無奈之下,總設計師魯道夫*威廉哈德想出了向上開啟車門的創意,叫做鷗翼門,後來蘭博基尼的設計師甘迪尼改進了鷗翼門,設計出剪刀門。其實向上開啟車門的設計實是無奈之舉,並沒有什麼優勢,反而缺點多多,首先是絞鏈的強度底可靠性差,極易損壞,因為向上開啟車門的絞鏈無法承受過大的車門重量,所以只有使用碳纖等輕質材質製作車門的超跑才使用這種結構。其次這種車門結構安全性差,有嚴重安全隱患,一但翻車,則車門無法開啟,另外鷗翼門的結構對車頂強度損害較大。所以使用範圍很小,總的來說,這種無奈之下誕生的設計缺陷多多,唯一的優點就是炫耀外觀。

車型

鷗翼門鷗翼門
1954-1957賓士300SLGullwingCoupe
1967蘭博基尼Marzal
1969賓士C-111
1980阿斯頓馬丁Bulldog
1981DeLoreanDMC-12
1990Sauber賓士C-112
2004奧迪RSQConcept
2006賓士SLR"722Edition"
2010賓士SLS
2011帕加尼huayra

特點

鷗翼門的外形特點是車門打開時,車門像海鷗的翅膀一樣立於整車頂部,車門的上部是車頂的一部分,鷗翼門的鉸鏈布置在頂棚中間縱樑上,車門上部承受車門大部分的質量,車門框線的結構設計厚實,在車門關閉時,車門上部中間厚度與常規的頂蓋厚度基本相同。車門上部框線比常規頂蓋厚一些,易影響駕駛員頭部空間的設計和舒適性。

賓士設計

鷗翼門鷗翼門
賓士經典的300SL將車門鉸鏈布置在了車頂,兩扇小尺寸的車門向外推開後會像翅膀一樣向上打開。設計師給了這種車門一個好聽的名字----鷗翼門。看上去矯揉造作的鷗翼門在設計之初卻完全出於實用性考慮。賓士為了讓經典的SL在賽場上有好成績而採用了很多不同於傳統車型的設計,其中為了減輕車重同時保證車身剛性的管狀車架是這款車的重要特徵。
管狀車架在SL車身四周圍合成為一個堅固的結構,這一結構使得車門門檻較高,在低矮車頂的壓縮下傳統車門已無容身之所。聰明的設計師將車門鉸鏈放於車頂,並且讓車門與部分車頂融合,最後增加一對液壓挺桿作為支撐,傳奇的鷗翼門就此誕生。
對於像300SL這樣使用小尺寸鷗翼門的車型來說,它的優勢與剪刀門類似,都可以在狹窄的空間進行開閉。
鷗翼門當然也非十全十美,為了達成帥氣的開啟方式,你無法擁有天窗和車門上的儲物空間。車頂鉸鏈布局方式也讓鷗翼門與敞篷車無緣,而選擇一輛鷗翼門的車你還需要對自己的手臂長度和臂力充滿自信才行。翻車後鷗翼門也遇到了剪刀門和蝴蝶門一樣無法打開的尷尬,好在最新的賓士SLSAMG通過特殊的脫離裝置解決了這一問題。
『賓士SLSAMG再次讓鷗翼門出現在世人面前』
但是賓士SLSAMG的到來解決了這個缺陷,空間管陣式車架的300SL採用鷗翼門是為了保證車體強度,到了承載式車身的SLSAMG上就徹底成了向前輩致敬的懷舊情結了,為此反而要攻克大量結構強度和安全性方面的難題。比如,為了保證翻車時也能逃生,車門鉸接機構中安裝了爆炸裝置,當車輛感測器偵測到車身倒過來了就會激發爆炸裝置把車門炸開。看來想重現經典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