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是宋代詞人晏幾道的作品。出自《小山詞》。此詞寫詞人與一個女子久別重逢的情景,以相逢抒別恨。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當年歡聚情況,似實而卻虛,當前一現,倏歸烏有;下片抒寫久別相思不期而遇的驚喜之情,似夢卻真,利用聲韻的配合,宛如一首樂曲,使聽者也仿佛進入夢境。全詞不過五十幾個字,而能造成兩種境界,互相補充配合,或實或虛,既有彩色的絢爛,又有聲音的諧美,故而使得這首詞成為作者膾炙人口的名作。

詞律

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彩袖殷勤捧玉鍾,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當年拚卻醉顏紅。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平仄仄,仄平平(韻)』。

從別後,憶相逢,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幾回魂夢與君同。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說明】詞牌格律與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對照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

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可平可仄。逗號“,”和句號“。”:表示句;頓號“、”:表示逗。下劃線:領格字。『』:例作對偶;〖〗:例作疊韻)

注釋譯文

注釋

①鷓鴣天:詞牌名,一名《思佳客》,一名《於中好》。雙調55字,押平聲韻。 此詞黃升《花菴詞選》題作《佳會》。內容寫相熟的歌子久別重逢。

②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

③玉鍾:珍貴的酒杯。

④拚(pàn)卻:甘願,不顧惜。卻:語氣助詞。

⑤舞低楊柳樓心月:歌女舞姿曼妙,直舞到掛在楊柳樹梢照到樓心的一輪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轉,直唱到扇底兒風消歇(累了停下來),極言歌舞時間之久。 桃花扇,歌舞時用作道具的扇子,繪有桃花。歌扇風盡,形容不停地揮舞歌扇。這兩句是《小山詞》中的名句,晁補之說它“不蹈襲人語而風調閒雅,自是一家。”

⑥同:聚在一起 。.

⑦“今宵”二句:從杜甫《羌村》詩“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化出。剩:讀“錦”,只管。剩把:盡把,盡把。

⑧銀釭 :釭(gāng):燈 。銀燈。

譯文

憶當年,你手捧玉盅把酒敬,衣著華麗人多情;我舉杯痛飲拼一醉,醉意醺醺臉通紅。縱情跳舞,直到樓頂月、挨著樹梢向下行;盡興唱歌,使得桃花扇、疲倦無力不扇風。

自從離別後,總想重相逢,多少次、你我重逢在夢中。今夜果真喜相逢,挑燈久坐敘別情,還恐怕、又是虛幻的夢中境。

創作背景

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二月以富弼為宰相,王安石為參知政事,議行新法,朝中政治風雲突變。而早在仁宗至和二年(1055)晏殊就已亡故,歐陽修則因反對新法,逐漸失勢,後於熙寧五年(1072)病故,這些親人或父執的亡故或失勢,使晏幾道失去了政治上的依靠,兼之個性耿介、不願阿附新貴,故仕途坎坷,陸沉下位,生活景況日趨惡化。在這段與先前富貴雍華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的日子裡,晏幾道採用憶昔思今對比手法寫下了許多追溯當年回憶的詞作,《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便是這其中的佼佼之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彩袖殷勤捧玉鍾  戴敦邦 繪彩袖殷勤捧玉鍾 戴敦邦 繪

上片回憶當年佳會,用重筆渲染,見初會時情重;過片寫別後思念,憶相逢實則盼重逢,相逢難再,結想成夢,見離別後情深;結尾寫久別重逢,竟然將真疑夢,足見重逢時情厚。

作品以時為序,上片回憶當年酒宴時的觥籌交錯,兩人初次相逢,一見鍾情,盡歡盡興的情景。“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四句是回憶當年的奢靡生活。“彩袖”的歌女“殷勤捧玉鍾”,此情此景,此人不惜“拚卻”為求“醉顏紅”也成了理所當然,足可見當時詞人與歌女的濃情蜜意,與詞人為求美人歡顏的豪情。而後句“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以月亮的升落極寫時間之長,又是以誇張的手法生動地描寫了舞宴歌席的環境,霓裳歌女舞姿妙曼,直到月兒低沉,歌聲婉轉,直到桃花扇下迴蕩的歌聲都消失了,言極其歌舞盛況。““其中“楊柳”、“桃花”、“月”、“樓”都是那時春天夜晚的景色,但是“楊柳”和“月”是實景,“桃花”和“風”則是虛寫。對仗精巧,似實卻虛,給人一種如夢如幻的美感。

下闋說道重逢之喜前先講相思之苦。作者以自述的方式,吐露了自從分別之後的思念,初遇的情景時常浮現眼前,“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是別後魂夢相思,其中“從別後,憶相逢”飽含了詞人與那位歌女何等的思念與無限的情愫,故而會產生“幾回魂夢與君同”這樣的夢中之憶,言極相思之深,常常魂牽夢繞。詞人這是運用了幾乎白描的手法,與上闋的“彩袖”、“玉鍾”、“楊柳”、“桃花”之著色濃艷成對比,反映了“君龍疾廢臥家,廉叔下世”後詞人心境的變化。“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是柄燭相對傷心夜談,從杜甫《羌村》詩“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兩句脫化而出,但表達更為輕靈婉折。有多少回自己在睡夢裡與戀人歡聚相見。今天真得重逢了,卻又難以相信這是真的,所以點亮銀燈,一次又一次地照看,唯恐還是在睡夢裡相見。情思委婉纏綿,辭句清空如話,而其妙處更在於能用聲音配合之美,造成一種迷離惝恍的夢境,有情文相生之妙。而久別重逢,是人類普遍的生活現象之一,也是文學作品習見的表現題材。

這首詞的藝術手法是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當年歡聚情況,似實而卻虛,當前一現,倏歸烏有;下片抒寫久別相思不期而遇的驚喜之情,似夢卻真,利用聲韻的配合,宛如一首樂曲,使聽者也仿佛進入夢境。細品全篇,詞情婉麗,曲折深婉,濃情厚韻。尤其是這首作品同傳統的戀情詞大不相同,格調歡快,意境清新,語言活潑,具有極大的創新性。故成為傳誦千古、膾炙人口的名篇。

名家點評

北宋趙令畤《侯鯖錄》卷七:晁無咎(即晁補之)言:“叔原不蹈襲人語,而風調閒雅,自是一家。如‘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自可知此人不生在三家村中也。”

北宋胡仔《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九引雪浪齋日記:晏叔原工小詞。“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不愧六朝宮掖體。

明劉體仁《七頌堂詞繹》云:“‘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叔原(即晏幾道)云:‘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此詩與詞之分疆也。”

明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末二句驚喜儼然。”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評曰:“下半闋曲折深婉,自有艷詞,更不得不讓伊獨步。”

民國陳匪石《宋詞舉》謂:“‘從別後,憶相逢'六字,頗見迴環之妙筆。‘幾回魂夢與君同’,承上啟下,措語已妙絕無倫。”

當代唐圭璋《唐宋詞簡釋》:“‘剩把’與‘猶恐’四字呼應,則驚喜儼然,變質直為婉轉空靈矣。上言夢似真,今言真如夢,文心曲折微妙。”

作者簡介

晏幾道(1038—1110),北宋詞人。字叔原,號小山,北宋撫州臨川縣文港鄉(今屬南昌進賢)人,晏殊第七子,世稱小晏,有《小山詞》存世。晏幾道出身貴胄,雖身為故相之子,卻不願依仗父兄餘蔭和故舊援引,謀求個人仕途的升遷,而是耿介自守,獨持清節,不為時流所動。黃庭堅曾把晏幾道的性格戲言為“四痴”:“仕宦逆蹇,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是一痴也;論文自有體,不肯作一新進士語,此又一痴也;費資千百萬,家人寒飢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負之而不恨,己信人終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晏幾道人品高傲,不趨時趣,一生仕途蹇仄,生活流徙不定,晚景甚為淒涼。但是全面考察其生平經歷,則“叔原之為人,正自異於流俗。不第以綺語稱矣。”可見,其一生落拓,未能大富大貴,非不能也,是不為也。歷任穎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有《小山詞》。?

賞析

言為心聲,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一首《鷓鴣天》,寫悲感,寫歡情,都是那樣真摯深沉,撼人肺《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書法腑,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雖然這首詞的題材比較窄,不外乎傷離怨別,感悟懷舊,遣情遺恨之作,並沒有超出晚唐五代詞人的題材範圍。小晏寫情之作的動人處,在於它的委婉細膩,情深意濃而又風流嫵媚,清新俊逸。白居易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古往今來,膾炙人口的詩詞,大抵不僅有情,而且情真。所謂“真字是詞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且易脫稿。”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新月,歌盡桃花扇低風。

一個是殷勤地勸酒,一個是拚命地喝,為伊消得人憔悴。當年一夕初逢的傾心難忘,別後夢中的飄忽難尋,今宵突然重逢的恍惚難信,景境幾轉,人事劇變,一切都“如幻如電,如昨夢前塵”。而重逢時的驚疑和驚喜之狀也就自然而然,毫無忸怩作態。

多情似小晏,天下能有幾何?小晏詞工於言情而能真,故陳廷焯雖嫌其不免思涉於邪,有失風人之旨,然又不能不稱其措辭婉妙,一時獨步。又言“淺處皆深”、“情詞並勝”、“曲折深婉,自有艷詞,更不得讓伊獨步。”小晏善寫風流之情,歡娛之境,盡極沉鬱之致,盪氣迴腸之勝,又能表現出純真無邪的品性,使人不覺其卑俗,不感其淫褻,雖百讀之而不厭。這一點,小晏受五代詞尤其是後主詞的相當影響。馮煦《宋六十家詞選例言》曰:“淮海、小山、古之傷心人也”。把小晏、李後主、秦少游並稱“詞中三位美少年”,可見其三人之風格的確比較接近。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云:“李後主、晏叔原皆非詞中正聲,而其詞則無人不愛,以其情勝也。情不深而為詞,雖雅不韻,何足感人?”王國維先生也說:“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小晏之作,已然近之。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回憶相會時的歡樂肆意,酣暢淋漓,正是為了反襯鍾情至深,相思至極,魂牽夢縈,不免寤寐求之。而夢中的相會終歸是空,清醒後的相思卻越更深邃,越徹骨。以至於當真正相會之時,分不清眼前是夢是真,害怕再次醒來更加痛徹心肺的相思。

小晏出身書香門第,不少婉雅佳言也化用了前人詩句。雖然前人言在,但是為己所用,和諧融貫,讀來仍是自然生輝,更自有別一番情趣含蘊其中。夢的意境在小晏筆下,採用遞進的方式,前一句的相思之情已是極限,後一句則遞進一步,產生了循環往復的藝術效果,意象更為豐滿。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晏幾道以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的典雅風格和“秀氣勝韻,得之天然”的清麗詞風冠蓋一時。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云:“北宋晏小山工於言情,出元獻(晏殊),文忠(歐陽修)之右,然不免思涉於邪,有失風人之旨。而措辭婉妙,則一時獨步。”陳振孫則贊曰:“其(叔原)詞在諸明勝中,獨可追逼花間,高處或過之。氣磊落,未可貶也。”毛晉在《跋小山詞》中稱小晏詞“字字娉娉,如攬嬙、施之袂,恨不能起蓮、鴻、苹、雲,按紅牙板,唱和一過”。可謂傾倒之至。而其“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的佳句,千百年來一直為世人所傳唱,至今仍有鳧鳧不息的聲韻。

宋詞英譯

Tune: Partridge Sky Yan Qi Dao (1038-1110)

With your colourful sleeve you pour me wine again and again

Those were the days when we sang and drank not caring to think

You danced like willows keeping the moon in the tower

You sang in tune wih the breezes stirred up by the peach blossom fan

Ever since we parted I’ve been recalling our togetherness

Time and again I dreamed of being with you

Tonight I gaze at you in candle light it seems

Being together with you is only possible in my dreams?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