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鴝菲律賓亞種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鵲鴝菲律賓亞種
鵲鴝菲律賓亞種鵲鴝菲律賓亞種

拉丁學名:Copsychussaularismindanensis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雀形目
科:鶇科
屬:鵲鴝屬
種:鵲鴝
亞種:鵲鴝菲律賓亞種
命名時間:Boddaert,1783
英文名稱:MagpieRobin

外形特徵

鵲鴝菲律賓亞種(4張)鵲鴝菲律賓亞種雄性成鳥:頭頂至尾上覆羽黑色,略帶藍色金屬光澤;飛羽和大覆羽黑褐色,內側次級飛羽外翈大部和次級覆羽均為白色,構成明顯的白色翼斑,其他覆羽與背部同色;中央兩對尾羽全黑,外側第4對尾羽僅內翈邊緣黑色,餘部均白,其餘尾羽都為白色;從頦到上胸部分及臉側均與頭頂同色;下胸至尾下覆羽純
鵲鴝菲律賓亞種鵲鴝菲律賓亞種
白。雌性成鳥:與雄鳥相似,但雄鳥黑色部分被灰或褐色替代;飛羽和尾羽的黑色較雄鳥淺淡;下體及尾下覆羽的白色略沾棕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跗蹠和趾灰褐色或黑色。大小量度:體重♂33-47g,♀32-50g;體長♂187-227mm,♀178-214mm;嘴峰♂1521-mm,♀15-20mm;翅♂90-105mm,♀88-99mm;尾♂87-110mm,♀80-96mm;跗蹠♂27-34mm,♀26-32mm。

分布範圍

分布於菲律賓。

生活習性

鵲鴝主要棲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次生林、竹林、林緣疏林灌叢和小塊叢林等開闊地方。單個或成對出沒於村落和人家附近的園圃及栽培地帶,或樹旁灌叢,也常見於城市庭園中。性活潑、好鬥,清晨常高踞樹梢、牆脊、屋頂上啼鳴跳躍。鳴聲婉轉動聽,長年善鳴,尤其在繁殖季節,雄鳥鳴聲更為激昂、多變並長時不停。常在糞坑、廁所、豬牛圈、垃圾堆或翻耕地里覓食,有時也在草地上獵取昆蟲。鵲鴝食動物性物質,其中有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雙翅目鱗翅目異翅目同翅目等昆蟲及幼蟲,食蠅蛆、蠅蛹的頻率較大,兼食蜘蛛、蜈蚣、小蛙等。在4—9月間兼吃少量草籽和野果。

生長繁殖

鵲鴝在3—4月開始繁殖。該鳥喜斗,在繁殖期尤甚,雄鳥因爭雌常激烈相鬥,有時可連續1—2小時,甚至更久。巢築於牆縫、屋頂窟窿、瓦房屋檐內、居民點附近的枯樹洞內,或樹枝的椏叉處。巢呈淺碟或淺杯狀,一般用雜草根、細
鵲鴝菲律賓亞種鵲鴝菲律賓亞種
枝條、枯草及苔蘚等築巢,內墊豬鬃、羽毛、棕絲、苔蘚和松針。每窩通常產卵4—5枚。卵呈淡綠或黃灰色,雜以灰斑,並綴以棕、褐色小點,這些斑點大多密集於卵的鈍端。卵的大小一般約為(20.4—23)×(16—17.4)毫米。孵卵由雌雄親鳥共同負擔,它們很機靈,在進入巢洞前,總要左顧右盼,然後才敏捷地鑽入巢中。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