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所說的“鴻海科技集團”即大陸所說的“富士康科技集團” 成立於1974年,鴻海科技集團是全球3C(電腦、通訊、消費類電子)代工領域規模最大、成長最快的國際集團,集團旗下公司不僅在台灣、香港、倫敦等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更囊括當前台灣最大的企業、捷克前三大出口商、大中華地區最大出口商、2015年美國財富雜誌全球企業排名第31名,及全球3C代工服務領域龍頭等頭銜。 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24名。

基本信息

集團規模

鴻海科技集團 鴻海科技集團

集團多年來致力於研發創新,以核心技術為中心,包括:納米技術、環保製程技術、平面顯示器技術、無線通訊技術、精密模具技術、伺服器技術、光電/光通訊技術材料與套用技術及網路技術等。集團不僅具完善的研發管理制度,更在智慧財產權管理上努力耕耘,積極地以提升華人之國際競爭力為己任;截至2009年底鴻海科技集團已在全世界獲得超過30,000件專利,不僅連續三年蟬聯台灣年度專利申請數及獲準數雙料冠軍,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全球年度專利排行榜(MIT Technology Review)中,集團亦是全球前二十名中唯一上榜的華人企業。也因如此,鴻海被美國財富雜誌評鑑入選為全球最佳聲望標竿電子企業15強,並成為全球連續五年名列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科技百強(IT100)前十名的公司。在2012年世界財富榜世界500強排行榜中,以營業收入為117514.4百萬美元名列全球第43位,比2011年提升了17位。在2013年世界《財富》榜排行榜中,以營業收入為132076.1百萬美元名列全球第30位,比2012年提升了13位。

主要商品/服務項目: 五大產品策略:速度、質量、工程服務、彈性、成本。

歷史發展

1974年鴻海在董事長郭台銘以30萬台幣、十來個員工草創時,生產的產品是黑白電視機鏇鈕,由於鏇鈕與他後來生產的連線器一樣,模具開得好不好直接影響產品品質,所以從1977年開始,好不容易蓄積起第一筆資金的郭台銘,面臨三個選擇:一是到日本買進模具設備,蓋自己的模具廠。二是買地建廠,不用再租借廠房;三是在原料面臨漲價的情況下,買原料囤積居奇。面對金錢遊戲的誘惑,幾經掙扎,郭台銘決定選擇前者。而就在模具廠蓋好半年後,郭台銘原先想購買的那塊土地已漲了3倍,原料也水漲船高。許多同仁不理解:“到外買(模具)反而比較便宜,為什麼還要自己做呢?”如果求近利,他還可以把模具廠賣掉,回去買地。但是一心想打出江山的郭台銘,始終沒有回頭。1980年鴻海模具廠開始出現業績,後來鴻海陸續建立電鍍部門與衝壓廠,迅速拉開與同業的距離。進入80年代,PC工業起飛,黑白電視衰退。擁有模具技術的鴻具駕輕就熟,很快切進個人電腦連線器領域,從此建立起連線器霸主地位。

鴻海以模具起家

鴻海以模具起家,郭台銘總愛對外強調他做的是“機械”而非“電子”。在富士康集團,鴻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為“FOX-cavity”,饒有趣味地以“狐穴”喻精密模具大家能夠理解;而其內部代號或簡稱竟是一本正經的“核心”。

一位IT之腕說:“代工是生產別人不能做的產品,而不是生產別人不想做的產品”郭台銘憑藉模具為龍頭的技術基礎,成功地做到了“在我的領域內,沒有競爭對手。”這就是為什麼會在EMS廠中排名第五而盈利居然第一的原因。但鴻海做大的最關鍵一步,是選客戶。郭台銘甚至不惜以“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設備”來突出鴻海的“一流客戶”。郭台銘在30歲時即發誓只與世界一流大廠做生意,緊跟一流高手才能迅猛發展。現IBM、康柏、英特爾、索尼、惠普、戴爾、思科、諾基亞、摩托羅拉、台達電子等著名的IT業公司均是鴻海的客戶。鴻海早已具備電腦等整機生產能力,但郭台銘卻沒有自己的“品牌夢”。各大公司不用擔心會突然冒出一個“鴻海牌”來和自己競爭,更加放心地拓展與鴻海的合作。鴻海沒有自己的品牌,然而每一個品牌都有鴻海!換言之,任何一個名牌都可能因失誤而重挫倒下,如果鴻海遭遇類似命運,只能有一個前提,每一個至少大多數名牌都已重挫倒下。

80年代個人電腦工業起飛中,以成熟的模具技術進入個人電腦連線器領域,其連線器王國自此開始建立起來。

1999年,一口氣吞下華升、廣宇等企業進行逆向整合,使鴻海精密發展成為鴻海集團,由地區性大廠搖身一變成為世界級的企業。

2002年,鴻海躍居台灣第一大民營製造企業,在《商業周刊》2002年“全球科技百強”中排名第三。

2003年,鴻海在手機代工毛利率急劇下降的情形下逆勢而上,顯露出其強大的野心。將其在PC代工上構造的完整價值鏈移植到手機上,進一步發揮這種結構的潛力,是鴻海顯而易見的目標。作為台灣製造業的後起之秀,業界已經看到,未來的鴻海有望直逼手機代工業的龍頭寶座。

集團藍圖:紮根中國、全球運籌。堅持在多元化發展方向基礎上著力於一體化建設的鴻海集團。

赴祖國大陸投資

“鴻海”於1977年赴大陸投資,現今“鴻海”已成為大陸台商的第二大出口商,“鴻海”大陸廠的成本競爭優勢、研發技術不斷提高,獲利更是逐年提升。據悉,鴻海連續五年銷售成長62%,成績驕人,而其中公司大陸廠的生產占了相當重要部分。

鴻海企業集團大陸主要製造基地富士康集團系台灣鴻海集團投資大陸發展而來,主要生產計算機、網路通訊、消費電子等高科技關鍵零組件與系統產品。在中國大陸深圳、崑山、杭州、天津、鄭州、成都、等地設有36家全資子公司。

董事長

郭台銘 郭台銘

郭台銘,台灣著名企業家,祖籍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現屬晉城市)南嶺鄉葛萬村,出生於台北縣板橋市,台灣第一大企業鴻海精密(下屬華人最大科技集團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1971年進入台灣復興航運公司,1974年成立鴻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生產黑白電視機的鏇鈕。1985年創立富士康品牌。1988年,在深圳開辦只有百來人的工廠,之後發展成為富士康龍華基地,至2007年底,富士康在全國相對成熟的基地已超過13個。2001美國《福布斯》"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98名。2002年入選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的“亞洲之星”。

大陸發展

簡介

富士康在台灣省被稱為鴻海集團。1988年投資中國大陸,是專業生產6C產品及半導體設備的高新科技集團(全球第一大代工廠商),是全球最大的電子製造商,在中國大陸、台灣以及美洲、歐洲和日本等地擁有數十家子公司,在國內華南、華東、華北等地創建了八大主力科技工業園區。自1991年至今集團年均營業收入保持超過50%的複合增長率,是全球最大的計算機連線器和計算機準系統生產商,連續9年入選美國《商業周刊》發布的全球信息技術公司100大排行榜(2005、2006年排名第二),連續四年穩居中國內地企業出口200強第一名。2005年(第371位)、2006年(第206位)、2007年(第154位)、2008年(第132位)、2009年(第109位)、2010年(第112位)迅速躋身《財富》全球500強。多年來集團傑出的營運成績和紮根大陸、深耕科技的投資策略,深為國家與地方領導肯定:胡錦濤、江澤民、吳邦國、溫家寶、李瑞環、李長春、吳儀等國家領導人多次蒞臨集團視察,給集團“紮根中國,運籌全球”以巨力支持。

各地產區

1.龍華科技園

2.鴻觀科技園

此外,集團在深圳地區還有黃田、松崗、大浪、石岩廠區 、精密機構快速製造中心等基地;

3.惠州龍溪

4. 佛山

5.中山

6.南寧

7.崑山

8.淮安富士康科技園

9.南京軟體科技園

10.常熟廠區

11.杭州錢塘科技園

12.上海松江科技園

13.富士邁半導體精密工業(上海)有限公司

14.太原

15.晉城

16.煙臺

17.北京

18.天津濱海

19.廊坊

20. 秦皇島

21. 營口

22.武漢

23.嘉善

24.重慶

25.成都

26.鄭州

27.衡陽

28.長沙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核心競爭力 鴻海科技集團之所以由十多年前名不經傳的土城企業,經由在壓力中被迫創新、在成長中勉強傳承、在運氣中連番躍升的考驗,能銳變成當今全球3C代工服務領域的龍頭,又穩健紮實的持續擴大與競爭對手的鴻溝,靠著不僅是鴻海無以倫比的執行力及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更因為是集團的核心競爭力–獨步提供的五大產品策略及自創的機光電垂直整合商業模式。* 五大產品策略:速度、品質、工程服務、效率、附加價值。鴻海在董事長郭台銘先生的領導下,多年來致力於提供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全方位成本優勢給全球3C產業的領導品牌廠商。如今,在全體同仁的努力及本公司穩健紮實的堅持下,注重每一個細節,用心體驗客戶的聲音,讓集團的策略夥伴客戶皆享有全球最最佳化的速度、品質、工程服務、效率及附加價值等全方位成本優勢,進而讓集團持續深受策略夥伴的肯定;也因如此,郭董事長被美國商業周刊選為亞洲創業家之星,並譽為代工之王。* 自創的垂直整合商業模式:電子化 - 零元件、模組機光電垂直整合服務全球3C代工產業向來分為兩大壁壘;一是以CEM、EMS及ODM等為主的電子工程背景模式,一是以模具/零元件為主的機械工程背景模式。鴻海郭董事長在多年致力於提供全方位成本優勢下,自創出全球獨門的電子化-零元件、模組機光電垂直整合服務商業模式,簡稱eCMMS。eCMMS為機光電垂直整合的一次軟硬體購足整體解決方案,舉凡模具、治具、機構件、零元件、整機至設計、生產、組裝、維修、物流等等服務均涵蓋在內。在eCMMS的運作下,集團的華南廠區不僅是全球最大的3C製造基地,更是全球最短的3C供應鏈!也因如此,eCMMS模式不僅被亞元雜誌譽為最佳企業策略,更被國際同業尊為相競模仿的典範。* 重視人才 獨裁為公的執著在不斷以人才為本及執著培育下,鴻海不斷被各地業界業者、精英團隊及上班族視為少數最嚮往集團或最幸福企業行列,也是構建平台、竝肩作戰,一同建立創業平台的最佳夥伴;在郭董事長堅持管理層必須有獨裁為公的勇氣及氣度下,鴻海也因而能多年來不斷被各地專業投資人及分析師視為最佳公司治理及最佳投資人關係行列;鴻海深信員工、股東、客戶、策略夥伴及社會等對公司的信任是鴻海最大的資產,也是最大的責任,鴻海不畏大環境的任何嚴峻考驗,不僅至今營收仍年年續創新高,並在企業社會責任與節能、減排、綠化、循環等環境保護方面更是全力推動與奉獻

糾紛案

原告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台灣台北縣土城市中山路66號。

法定代表人郭台銘,董事長。

委託代理人丁紀鐵,上海市丁紀鐵律師事務所。

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西路9號銀谷大廈10-12層。

法定代表人廖濤,副主任。

委託代理人劉穎,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審查員。

委託代理人曹銘書,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審查員。

第三人力銘電子(蘇州)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蘇省吳江市松陵鎮工業勝信路。

法定代表人鄭嘉正,董事長。

委託代理人毛依星,江蘇致邦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託代理人劉橋民,江蘇致邦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鴻海公司)不服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簡稱專利複審委員會)第11474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簡稱第11474號決定),於法定期限內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本院於2008年維持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作出的第11474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

案件受理費一百元,由原告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負擔(已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原告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三十日內,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第三人力銘電子(蘇州)有限公司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抗訴狀,並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並交納抗訴案件受理費一百元,抗訴於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2008年6月25日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並通知力銘電子(蘇州)有限公司(簡稱力銘公司)作為本案的第三人參加訴訟,於2009年2月24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鴻海公司委託代理人丁紀鐵,被告專利複審委員會的委託代理人劉穎、曹銘書,第三人力銘電子(蘇州)有限公司委託代理人毛依星、劉橋民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巴西設廠

據路透社報導,鴻海精密周三稱,它將在巴西投資大約10億雷亞爾(5億美元)建設一個生產桌上型電腦、智慧型手機和組件的新的生產設施,創造大約1萬個工作崗位。

鴻海精密是全球最大的電子設備組裝廠商,以富士康的名稱在股票市場交易。鴻海精密在聲明中稱,新的生產設施位於巴西聖保羅,可容納5個生產基地。鴻海精密將在本周四與聖保羅市簽署一個協定。

鴻海精密沒有披露這些生產基地將生產什麼品牌的產品。這些生產基地將在2014年投產,在2016年達到全面的生產負荷。

鴻海精密是蘋果的主要生產合作夥伴,其大多數工廠都在中國。鴻海精密正在尋求向巴西和印度尼西亞擴張。鴻海精密已在巴西有8個工廠。

投資印尼

據國外媒體報導,台灣製造業巨頭—富士康(Foxconn)結束了為期一周的考察,於上周五(7月20日)確定將在印度尼西亞投資10億美元創建工廠。屆此,富士康在印度尼西亞的總投資額將達到100億美元,它還創建了一所類似矽谷的科技園。

富士康(在台灣被稱為鴻海)指出,這項舉措將為印度尼西亞創造約一百萬個工作機會,印度尼西亞政府認為這次投資將促進當地科技和製造業的發展。

事實上,工業部長M.S西達耶(M.S.Hidayat)對雅加達郵報(Jakarta Post)說富士康不僅僅是要創建一個工廠,而是要建立起一個“科技產業園”。 工業部長西達耶還說道:“富士康正在尋找1000畝土地。他們計畫在印度尼西亞建造一個類似矽谷的地方。”

世界排名

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24名。

蘋果劫難

“2013年3月15日,蘋果公司退回500萬部手機,原因在於外觀不符合標準或者是出現功能不良的問題。”富士康一位不願具名的知情者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質量不合格的蘋果手機總數甚至高達800萬部。

為了提升“良率”,郭台銘於2013年4月16日12時許來到深圳觀瀾鴻觀科技園C03樓3層視察。他提出了“提升良率、專業培訓、凝聚士氣”的12字主張,並表示自己在觀瀾設立了辦公室,良率達不到要求他就不走。

按照蘋果手機“重工”(即重新生產)出來,還用原來機器的部分原件)每台約200元的人工成本核算,僅上述500萬~800萬部不合格iPhone一經重新處理,鴻海就需要支付10億~16億元的額外成本。這意味著,2012年,鴻海內部負責iPhone代工的iDPBG(數位產品事業群)2/3的利潤將付諸東流。

槍擊案

2014年4月28日確曾接獲鴻海報案,警方前往調查時發現5樓、鄰近郭台銘辦公室座位前方會議室的1塊強化玻璃及4樓的2塊強化玻璃有裂痕,由於案發時間為27日凌晨2時許,廠區僅有保全人員巡邏,沒有任何人受傷。海集團台北總部2014年發生了連發6槍的槍擊案,開槍者鎖定的是郭台銘。對於這一說法,鴻海集團發布聲明給予了否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