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鬟

唐 唐 《夕》詩:“雕籠鸚鵡將棲宿,不許鴉鬟轉轆轤。

基本信息

鴉鬟yā huán
1. 亦作“鵶鬟”。1.猶鴉髻。色黑如鴉的丫形髮髻。
唐 李白 《酬張司馬贈墨》詩:“黃頭奴子雙鴉鬟,錦囊養之懷袖間。” 王琦 註:“雙鴉鬟,謂頭上雙髻,色黑如鴉也。” 唐 陸龜蒙 《和館娃宮懷古》之一:“一宮花渚漾漣漪,俀墮鴉鬟出繭眉。” 清 邵長蘅 《冶遊》詩:“玉腕黃金釧,鵶鬟琥珀簪。”
2. 丫環;少女。
唐 穀神子 《博異志補編·張不疑》:“朱衣人曰:‘某價翔庳各有差等。’遂指一鴉鬟重耳者曰:‘ 春條 可以償耳。’ 不疑 覩之,則果是私目者矣,即日操契付金。” 五代 成彥雄 《夕》詩:“雕籠鸚鵡將棲宿,不許鴉鬟轉轆轤。” 清 曹爾堪 《南鄉子·冬曉》詞:“枕上高吟詩句好消停,惹得鵶鬟閣繡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