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翥龍蟠

鳳翥龍蟠

鳳翥龍蟠(拼音:fènɡ zhù lónɡ pán)像鳳凰飛舞,蛟龍盤曲。比喻體勢的飛揚勁建,迴旋多姿。出自《晉書·王羲之傳論》:觀其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

基本信息

成語解釋

龍蟠: 見"龍盤"。
翥:飛舉;蟠:盤曲而伏。像鳳凰飛舞,蛟龍盤伏。比喻姿態強勁有力,迴旋飛揚

像鳳凰飛舞,蛟龍盤曲。比喻體勢的飛揚勁建,迴旋多姿。

典故出處

《晉書·王羲之傳論》:“觀其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

納蘭性德《扈駕西山》詩:“鳳翥龍蟠勢作環,浮青不斷太行山。”

詞語辨析

鳳翥龍蟠鳳翥龍蟠
成語解釋:像鳳凰飛舞,蛟龍盤曲。比喻體勢的飛揚勁建,迴旋多姿。

成語舉例:鳳翥龍蟠勢作環,浮青不斷太行山。★清·納蘭性德《扈駕西山》詩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義詞

近義詞:龍蟠鳳翥

語法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書法等

成語結構:聯合式

產生年代:古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