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尾鎮

鳳尾鎮

鳳尾鎮位於鎮康縣中部,是鎮康老縣城所在地,距新縣城南傘48公里,地理座標為東經98°41′23″—90°22′39″,北緯29°31′15″—34°05′32″,東與忙丙鄉、木場鄉接壤,南與南傘鎮相接,西與勐堆鄉相連,北與勐捧鎮相依,東西最大橫距16.7公里,南北縱距19公里。

基本信息

(圖)發展中的鳳尾 發展中的鳳尾

簡介

(圖)鳳尾鎮鳳尾鎮

全鎮土地面積196.58平方公里,其中97%的屬山區半山區地貌,3%屬緩衝壩區。轄區地處低緯度山區,南臨近北回歸線,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霜期短、寒署明顯。多年平均日照時數1936.8小時,年平均氣溫18.9℃。年均無霜期335天。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形成內陸亞熱帶氣候和高山氣候交錯,具有明顯的立體氣候特徵,適合種植糧食、蔬菜、水果、核桃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23484畝,林地面積114904.5畝,水面面積1350.4畝,荒山荒地面積6318.43畝,其他面積148829.96畝。農民人均耕地1.75畝。全鎮現有甘蔗12290畝,核桃8587畝,茶葉6338畝,水果3125畝,人均經濟作物面積2.53畝。

人文地理

(圖)雌雄瀑布 雌雄瀑布

全鎮土地面積196.58平方公里,其中97%的屬山區半山區地貌,3%屬緩衝壩區。轄區地處低緯度山區,南臨近北回歸線,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霜期短、寒署明顯,具有立體氣候特徵,水能、礦產、熱區資源極為豐富,生態環境良好。巍巍薄刀山,悠悠鳳尾河世代繁衍生息著漢、彝、佤傣、布朗等11種勤勞、善良、智慧的民族。隨著歷史的積澱,多民族文化互相交融,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打歌是鳳尾鎮各民族共同愛好的文娛活動,每逢節日、婚嫁、喜慶事物人民都聚在一起,彈起弦子、做著對子、吃著自家釀的包穀酒,弦子的鏇律里流傳的是古老的韻味、對子的話語中無不歌頌著昂揚著向上的時代精神。

(圖)歡度潑水節 歡度潑水節

潑水節傣族佤族共同的重大節日,每年的潑水節人們都會到佛寺的廣場上,敲起象角鼓、打起鑼鏝,大家一起“跳擺”歡度節日,在悠揚象角鼓的聲音伴隨下,在寨中、在河邊人們互相潑灑著祝福的水、幸福的水、吉祥的水。

在傳統節日春節里,各自然村都要組織“打陀鏍”、“打包”、“盪鞦韆”等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來歡慶節日,少男少女們也就此機會互相了解、增進感情、傳情達意。

資源環境

(圖)生態林 生態林

氣候

鳳尾鎮轄區地處低緯度山區,南臨近北回歸線,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霜期短、寒署明顯。多年平均日照時數1936.8小時,年平均氣溫18.9℃。年均無霜期335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形成內陸亞熱氣候和高山氣候交錯,具有明顯的立體氣候特徵。

水文

境內為亞高窄谷地貌,主要河流賽米河下游的鳳尾河流域、南捧河流域等,轄區內形成水系的小河有:大柏樹的鴨母小河長約8公里,大壩的石橋小河長約7公里,空寶壩小河長約4公里,小水井的熱水河長約3公里,發源於永德縣岩岸山流經小水井、蘆子園境內的蘆子園小河長約15公里,仁和的忙窩小河長約6公里,鳳尾的化桃水小河長約4公里,均流入鳳尾大河。

(圖)水田 水田

礦物資源

鳳尾鎮水能、礦產和熱區資源極為豐富,主要蘊藏鋅、鐵銅、石膏等礦產資源,僅蘆子園礦區蘊藏鉛20萬個金屬噸,鋅135萬個金屬噸,具有中型規模,鐵礦的開發已形成一定規模,其他礦種有待於進一步的勘探開發。

土地

全鎮土地面積196.58平方公里,其中97%的屬山區半山區地貌,3%屬緩衝壩區。有耕地面積23484畝,林地面積114904.5畝,水面面積1350.4畝,荒山荒地面積6318.43畝,其他面積148829.96畝。農民人均耕地1.75畝。適合種植糧食、甘蔗、蔬菜、水果、核桃等農作物。

農村經濟

(圖)黑山羊 黑山羊

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606.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350.5萬元,占總收入的51%;畜牧業收入488.33萬元,占總收入的1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459頭,肉牛180頭,肉羊391頭,商品雞44774隻);漁業收入22.44萬元,占總收入的0.8%;林業收入269.88萬元,占總收入的10%;第二、三產業收入399.72萬元,占總收入的15%;勞務經濟收入112.3萬元,占總收入的4%。農民人均純收132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2006年種植水稻5000畝,產量1724噸;種植玉米12159畝,產量2278噸;種植薯類2100畝,產量224噸,種植豆類2160畝,產量205.1噸,種植經濟作物10889.1畝,產量3152.9噸。糧食總產量5080噸。

新農村建設

(圖)硬板路 硬板路

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突出重點、合力攻堅,啟動了大柏樹、小水井兩個建制村的新農村建設。完成了兩個建制村及白沙溝、崩龍田自然村產業發展、社會事業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規劃工作。成立新農村建設理事會19個,選舉理事131名。完成沼氣池建設34口、安居房建設2戶、白沙溝硬板路建設200米,啟動崩龍田自然村串戶硬板路2公里,新修批把水、舊寨山公路2公里,完成崩龍田飲水1件。大柏樹村完成甘蔗種植1314畝、茶葉160畝、泡核桃1456畝,小水井村完成甘蔗種植725畝、茶葉200畝、白花木瓜200畝、桑樹180畝、泡核桃1009畝。兩個建制村共完成項目投資357.62萬元,其中民眾自籌183.40萬元,上級扶持174.22萬元。產業建設取得成效,基礎設施有所改善,社會事業健康發展,新農村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

基礎設施

(圖)通訊塔通訊塔

2006年底,鳳尾城區面積1.6平方公里,城區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捷,通信、醫療、金融等機構健全。全鎮鄉村有25個自然村1356戶通自來水,尚有個26個自然村1528戶未通自來水,其中998戶飲水困難。有283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936戶;安裝固定電話52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戶數3350戶;共擁有汽車35輛,農用運輸車49輛,拖拉機244輛,機車114輛。

全鎮有大小灌溉溝渠344條,絕大部分為土溝和簡易溝渠,水利化程度低,靠天吃飯現象突出。鳳尾鎮到縣政府道路為柏油路;6個行政村駐地至鎮政府通公路,其中,4個村通塘石路,2個村通土路,有37個自然村 村民小組通公路,尚有14個自然村20村民小組未通公路,運輸仍靠牛背馬馱。進村道路多為彈石路和土路,少部分為水泥路;鎮內主幹道多為未硬化的路面;城區內有客運車站1個,建有集貿市場1個;全鎮51個自然村村內均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到2006年底,全鎮建有沼氣池農戶36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2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57戶。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91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84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有67戶農戶居住於其他結構房屋。

扶貧開發

(圖)發放茶苗 發放茶苗

全鎮各族人民在鎮康縣委、政府和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思想為指導,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十一五”發展思路,搶抓機遇求發展,攻堅克難圖創新,真抓實幹創業績,狠抓產業建設、新農村建設、重點工程、社會事業發展等重點工作。一是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啟動了大柏樹、小水井兩個建制村的新農村建設,完成了兩個建制村產業發展、社會事業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規劃工作,成立新農村建設理事會19個,選舉理事131名;兩個建制村共完成項目投資357.62萬元,其中民眾自籌183.40萬元,上級扶持174.22萬元。二是重點工程進展順利。小灣移民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002萬元;3個整村推進自然村累計完成投資50萬元;蘆子園礦區扶貧開發完成投資67.8萬元;實施大壩村上、中、下丙弄112戶509人的小田壩國債異地移民搬遷項目前期基礎工作。三是產業建設取得突出成績。四是社會事業健康發展,社會和諧進步。圓滿完成了鎮七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任務,實現了“十一五”的良好開局。全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4235萬元,同比增長10%;農村經濟總收入2606.5萬元,同比增長12.6%。農民人均純收1322元,同比增長9%,完成計畫數1300元的101.7%;鄉鎮企業收入1249萬元,與2005年基本持平;財政支出258.85萬元,同比增長17%;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5551萬元,同比增長225%,各項貸款餘額1441萬元,同比增長13.6%;糧食總產量5080噸,同比增長0.28%,人均占有糧食379公斤。

招商引資

(圖)石膏石膏

鳳尾鎮水能、礦產和熱區資源極為豐富,主要蘊藏石膏等礦產資源,僅蘆子園礦區蘊藏鉛20萬個金屬噸,鋅135萬個金屬噸,具有中型規模,鋅、鐵礦的開發已形成一定規模,其他礦種有待於進一步的勘探開發。

目前鎮內已有鴻駿、海山、興達、振興4個礦業落戶鳳尾開採礦藏,匯華公司落戶鳳尾進行水電開發;鴻駿公司在蘆子園完成投資1.1億元,建成選礦廠一座,第一條生產線正常運行年總產值1.8億元,第二條生產線正在施工,可納稅2000萬元。振興公司完成投資4800萬元,鐵選礦產投資運行,年生產鐵礦15萬噸,年產值1億元,可納稅1000萬元。興達公司風險探礦投資近1000萬元。個體私營經濟為主的鄉鎮企業實體 644 個,從業人員 1041人,固定資產值693 萬元,總收入 1271 萬元,利稅總額249萬元,完成稅收63萬元,利潤 186萬元。

基層組織

(圖)考評會議 考評會議

鳳尾鎮黨委下設15個黨總支(支部),其中農村黨支部6個、社區黨支部2個、機關黨支部1個、中心黨總支1個、財貿黨支部1個、衛生院黨支部1個、非公企業黨支部5個(民貿公司黨支部、外貿公司黨支部、隆昌公司黨支部、興達公司黨支部、鴻駿公司黨支部)。共有66個黨小組。至2006年12月止,黨員總數達523人。其中農村黨總支支部黨員235人、社區黨支部黨員129人、機關黨支部黨員44人、中心黨總支黨員56人、財貿黨支部黨員6人、衛生院黨支部黨員6人、非公企業黨支部黨員11人(民貿公司黨支部黨員4人、外貿公司黨支部黨員3人、隆昌公司黨支部黨員4人)。新發展黨員28人,少數民族黨員165人,婦女黨員120人,大專以上學歷60人,高中中專學歷122人,國中及以下學歷341人。
共青團鳳尾鎮委員會下設團總支部1個,支部8個,有團員372人,其中:女團員135人,少數民族團員134人。

政務公開

(圖)政務公開 政務公開

鎮黨委政府機關內設黨政綜合辦、紀檢審計辦公室、組織人事宣傳辦公室、農村發展辦公室、社會事業辦公室、武裝部6個機構,行政機關人員編制28名,其中工勤人員編制3名,現實有人員26人,其中工勤人員3名。

鎮直屬參公管理事業單位設財政所、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站、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辦公室3個單位。

鎮直屬事業單位設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畜牧獸醫站、林業站、水利水土保持站、文化體育服務中心、黨校、村鎮建設規劃管理所、計畫生育服務所8個單位。

人口衛生

(圖)看病看病

2006年底共有4982戶,總人口17842人,其中農業戶數2884戶,農業人口13271人。總人口中,男9285人,女8557人,少數民族人口6882人,鄉村人口中勞動力680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6441人,從事第二產業113人,從事第三產業252人。推行獎優免補政策,計畫生育率達90.34%,節育率達80.68%,完成“三術”任務382例,辦理獨生子女證41戶,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1‰。

有中心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4個。鳳尾中心衛生院有正式職工24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0人(主管護師2人,護師1人,護士3人,醫師3人,醫士5人,未轉正定級6人)、出納1人、收費1人、清潔員1人、駕駛員1人,臨時工13人,共37人,有男村醫6人,女村醫6人。科室設定為:臨床醫技科(綜合門診部——診斷室、注射室、藥房、庫房及收費室;綜合住院部——外科婦產科內科兒科急診科;功能輔助科——B超室、心電圖室、化驗檢驗室、X光室)防保科(防疫室、婦幼保健室)、院辦(辦公室、財務室、後勤室),配有黑白B超一台,500毫安X光機一台,心電圖一台,血十八項一台,麻醉機一台等醫療設備。基本能滿足民眾就醫需求。

有鎮級計畫生育服務所1個,醫生4名,在滿足本鎮人民民眾計生服務需要的同時,輻射其他3個鄉鎮的部分民眾。

文化教育

(圖)校園校園

全鎮現有學校20所,其中初級中學1所,完全國小7所,初級國小3所,1師一校9所,辦學條件達到一級辦學條件2所、二級辦學條件3所。設備上達教學儀器一類2校、二類4校、三類2校、6所學校有實驗室,全鎮配備有圖書四萬多冊,有圖書室7個,配備“遠程教育”設備4套、電教設備12台,其中:電視機6台DVD6台,教育光碟播放點6個,並配備教學光碟1000多盤。中心學校國小總占地面積58647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8283平方米,其中磚混結構7258平方米,磚木結構10945平方米,土木結構80平方米。初級中學占地面積104562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3055平方米,其中磚混結構9378平方米,磚木結構3677平方米。水電校校通,90%的學校公路開通。

全鎮有國中在校生462人,國小在校生1908人。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99.88%,鞏固率99.02%,輟學率0.98%。國中毛入學率為91.39%,鞏固率97.06%,輟學率2.94%。共有教職工154人,其中鳳尾中學專任教師33人,校醫1人,後勤5人;國小專任教師114人,後勤1人。中學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為94.12%。

社會保障

(圖)社保工作站 社保工作站

2006年末,全鎮有鎮直管在職職工 57 人,職工工資總額99.6萬元,人均年工資額 17473.68 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22元,同比增長9%,城鎮失業登記率控制在4%。完成茅草房改造155戶,解決 745人住房困難,礦區農戶搬遷至城區81戶;實施飲水工程3件,解決了64戶 280人48頭大牲畜飲水困難;實施農村電網改造900戶,農村通電率和用電安全進一步改善。社會保障社會救濟工作紮實有效,新開發就業崗位110個,完成各種保險擴面133人,發放救濟糧37400公斤,救濟衣被43件,低保金989942元,定補金1240元、優撫金51240元,弱勢群體的各項優惠政策得到較好的落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