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疫

鳥疫是由一種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的過敏性微生物―鳥衣原體的感染所引起的傳染病。多種鳥類都會發生,是一種常見的鴿群傳染病。

介紹

鳥疫鳥疫
1.病原
本病的病原是衣原體。能在肝、脾、骨髓的細胞內繁殖並破壞這些組織器官。
2.傳播途徑與流行特徵
鳥疫的發生遍及全世界,據調查約有1/3的野鴿與家鴿曾感染過本病。5~7月份和10~12月份是鴿子最常發生鳥疫的季節。幼鴿患鳥疫會造成很大的損失。2~3周齡幼鴿感染本病時,死亡率可達20~30%,成年鴿是隱性感染,正常的鴿群中約有30%的鴿帶有衣原體。本病傳染的途徑是由於病原體隨糞便、淚液、嘴和口腔內的貓液,以及鴿乳等的分泌物排出體外,污染了食物、飲水和空氣。鴿子通過攝取被污染的食物和飲水,以及母體餵仔,吸人空氣中的病原體等途徑而感染。
3.臨床症狀
病鴿精神不振,食慾減退,羽毛松亂,腹瀉、消瘦,多呈一側的結膜炎、鼻炎,眼睛混濁、失明,呼吸不暢,夜間可聽到嚴重的呼吸羅音。剖檢見肺炎、肝脾腫大、肝表面有芝麻至綠豆大的淡黃色壞死灶、氣囊混濁增厚,心臟肥大等。4.診斷
根據鴿群反覆出現的單側性眼結膜炎,呼吸困難和肝、脾腫大等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行病原檢查。5.預防
遵守一般的預防規則,如禁止參觀和接觸其他家禽等,有應激因素存在時,可使用抗生素預防。發現疫情應立即隔離,及時治療。
6.治療
口服金黴素、氯黴素、四環素、紅黴素均有良效。其中以金黴素療效最佳,每千克飼料拌人金黴素0.4~0.8克飼喂,連續用2個療程,每個療程5天,中間停2天。如果混合感染霉形體時,用0.8克F升水的泰樂菌素飲服2~3天。另外,也可用土黴素肌肉注射或口服,每隻5~8萬國際單位,每日1次,連用5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