鱸科

鱸科

鱸科屬於硬骨魚綱,其主要特徵為:體長卵圓形,側扁,體長為體高的2.2~2.3倍;體背腹緣均呈弧狀隆起,體高以背鰭起點處最高。我國沿海均有分布,為常見的食用魚類之一。

基本信息

分類

鱸科鱸科
鱸科
分類學地位 taxonomy
|__真核生物域 Eukarya
|__動物界 Fauna
|__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__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__有頜上綱 Gnathastomata
|__硬骨魚綱 Osteichthyes (魚綱 Pisces__硬骨魚系)
|__幅鰭亞綱 Subclass Neopterygii
鱸科鱸科

|__棘鰭總目 Acanthopterygii
|__鱸形目 Perciformes
|__鱸亞目 Percoidei
|__鱸總科 Percoidea

外觀體形

體側扁,頭常被鰓蓋及頰部亦如此,口大稍傾斜,前鰓蓋骨下緣有鋸齒,腹鰭胸位,中國常見的有又名“桂魚”、“季魚”。食物以為主,為淡水兇猛魚類。我國各地均有分布,是我國名貴的淡水食用魚類,但對淡水養魚有害。 體延長,側扁,前鰓蓋骨後緣除有鋸齒外,后角有一大棘,下面有向後下方的三個棘。棲息於近海,也進入淡水,以魚、蝦為食,我國沿海均有分布,為常見的食用魚類之一。
如:鱖魚Siniperca chuatsi;Chinese perch、鱸魚 Lateolabrax japonicus

形態特徵

其主要特徵為:體長卵圓形,側扁,體長為體高的2.2~2.3倍;體背腹緣均呈弧狀隆起,體高以背鰭起點處最高。口小,能活動,伸出時略向下傾斜。體被薄圓鱗,易脫落;側線鱗41~43枚。背鰭鰭棘部與鰭條部相連;背鰭IX-10,第2鰭棘延長呈絲狀,壓倒時末端伸達尾柄;臀鰭Ⅲ-7,以第3鰭棘最長;胸鰭長,末端可達臀鰭起點上方;尾鰭叉形。新鮮標本體背部銀灰色,腹部銀白色,體側有7~10條青灰色橫帶;背鰭灰白色,第2鰭棘黑色;臀鰭、胸鰭和腹鰭淡黃色;尾鰭灰黃色,上、下葉內緣暗色,下葉外緣白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