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皮寶螺

鯊皮寶螺

鯊皮寶螺(學名:Staphylaea staphylae)屬於小型寶螺,殼長約2.5cm。殼為卵形,背面呈紫褐或灰色,上有許多不同大小的白色小疙瘩突起,殼口狹長,外唇和內唇有細齒,齒舌紐舌形。外套膜薄、二葉型,活體幾乎完全覆蓋貝殼。螺旋部至成體時幾乎消失,成體無厴。殼面平滑而富有光澤,側面及腹面呈白至灰白色,齒及齒間為橘色,齒的輪廓線顏色略深,猶如鑲邊,前後兩端突出為深橘色。棲息於潮間帶至水深20米的岩石質底或珊瑚礁區。主要以藻類或珊瑚動物等為食。因其美麗的外形,而倍受廣大貝類收藏者的青睞,具有較高觀賞和收藏價值。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鯊皮寶螺鯊皮寶螺

鯊皮寶螺長7-29mm,殼體較小,卵圓形,兩端略顯凸出。背線偏向右側、淺溝狀。貝殼表面布滿大小不等顆粒狀突起,殼色紫褐,近基部處則呈灰白色,殼兩端凸出部分呈紫紅色。兩側緣稍微加厚,右側緣加厚處的上部有一列小窪坑。基部呈淡褐色,中部微顯隆起,兩端略向上翹。殼口窄長,近直,兩端微曲。殼軸溝和前渠略顯中凹。兩唇的齒髮達,均向外延伸至殼的基部;外唇齒約25-30枚,軸唇的齒21-27枚。各齒均為黃褐色,在每條齒的外緣,具有纖細桔黃色的鑲邊。齒延伸到基部時,常派生出一條間齒(或肋)。

鯊皮寶螺的外套膜紫褐色至黑色,膜兩側癒合的邊緣呈紫色。外套膜上有許多乳突起,不分叉,另外在兩側有三個一簇的乳突起。觸角尖長,黑褐色。水管灰色,鑲以黑色的邊緣,足部灰褐色,底部灰色。

螺層內卷。外唇和內唇有細齒。外套膜薄、二葉型,活著時候幾乎完全覆蓋貝殼。齒舌紐舌形。表面鍍有一層琺瑯質,極光滑並無肋。上面布滿了各種斑點和花紋,體螺層長大,殼口窄長,在殼體背面的中央線上呈縫狀,共長度幾乎等於殼長。兩唇很厚向內卷,邊緣具齒紋,無厴。背部細突粒狀齒列比雞皮寶螺外張,產量比雞皮寶螺稍多。

分布範圍

鯊皮寶螺鯊皮寶螺

鯊皮寶螺為不常見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暖水區,北自日本南部,經菲律賓、印尼至澳洲北部和大堡礁,東自法屬玻里尼西亞向西經索羅門群島至印度洋的馬爾地夫、紅海、東非、南非沿岸及模里西斯等地都有其蹤跡。中國分布於台灣(台北嶼、蘇澳、琉球嶼、澎湖)、廣東、海南、西沙和南沙群島

習性環境

鯊皮寶螺為暖水性貝類,棲息於潮間帶至水深20米的岩石質底或珊瑚礁區。鯊皮寶螺的身體可以全部縮入殼內。藻食性、雜食性或食海綿。行動緩慢,怕強光,白天蟄伏在珊瑚洞穴或岩石下面,黎明或黃昏時外出覓食,是肉食性的種類。它們用齒舌捕食海綿、有孔蟲、小的甲殼類動物

生長繁殖

鯊皮寶螺鯊皮寶螺

雌雄異體,產卵季節多在3-7月,卵一般產在珊瑚洞穴,空貝殼及陰暗的地方。母螺產卵後並不離開卵群,仍臥伏在卵群上面刻意保護,直到孵化為止。

台灣貝類(二)

台灣貝類近600多種,台灣北岸及東岸的岩礁地型,離島由火山岩形成的蘭嶼,玄武岩所形成的澎湖群島貝類動物,這些岩岸潮間帶的貝類,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因為潮間帶介於漲潮和退潮之間所海水淹沒的地帶。
台灣錩螺
彩虹錩螺
金帶鬘螺
珍珠寶螺
粗面鐘螺
黑齒寶螺
貝氏寶螺
浮標寶螺
中華鶉螺
花珠寶螺
梨果寶螺
花點鶉螺
車輪鐘螺
清齒寶螺
鐵珠鐘螺
黑潮寶螺
緞帶寶螺
鯊皮寶螺
雞皮寶螺
雨絲寶螺
粗腰鐘螺
土佐鐘螺
芝麻寶螺
紫花寶螺
四眼寶螺
紅斑鐘螺
瑪瑙寶螺
珍珠鐘螺
細齒寶螺
白光蛹螺
桃紅蛹螺
綠臍鐘螺
疙瘩寶螺
麗珠鐘螺
玉珠鐘螺
胎記寶螺
高麗鐘螺
紫端寶螺
櫻井鐘螺
肥熊寶螺
初雪寶螺
齒輪鐘螺
銀塔鐘螺
哈蒙寶螺
花貓寶螺
紫口寶螺
瘦熊寶螺
愛龍寶螺
腰斑寶螺
白星寶螺
細紋鐘螺
高帽鐘螺
金口蠑螺
黑原寶螺
銼紋鶉螺
梨形鶉螺
雪山寶螺
黃金寶螺
銀絲寶螺
網目寶螺
山貓寶螺
叢雲寶螺
波形玉螺
黑痣寶螺
黑星寶螺
扁緣寶螺
縐塔玉螺
扁球玉螺
寬頻玉螺
貓眼蠑螺
雙線寶螺
粉紅玉螺
瓦氏寶螺
玉女寶螺
地圖寶螺
中華寶螺
虛線鐘螺
草蓆鐘螺
蛋黃寶螺
美娘寶螺
花斑鐘螺
金星寶螺
小眼寶螺
金環寶螺
慧眼寶螺
平瀨寶螺
黑口鶉螺
褐帶鶉螺
寬溝鶉螺
粗齒鶉螺
栗色鶉螺
平凹鶉螺
日本玉螺
乳頭玉螺
小斑玉螺
古色玉螺
腰帶玉螺
細紋玉螺
黑唇玉螺
褐帶玉螺
琉璃紫螺
九孔鮑螺
紅翁戎螺
塊斑寶螺
櫻井寶螺
蘭福寶螺
梨皮寶螺
酒桶寶螺
繡珠寶螺
花鹿寶螺
箭頭寶螺
金珠寶螺
波芬寶螺
花枕寶螺
百眼寶螺
紅花寶螺
龜甲寶螺
陀螺鐘螺
血斑鐘螺
牛蹄鐘螺
三連鐘螺
麻點鐘螺
台灣鐘螺
侏儒鮑螺
長海螄螺
小猗獅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