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米諾爾試劑

魯米諾爾試劑

魯米諾(luminol),又名發光氨,英文名5-Amino-2,3-dihydro-1,4-phthalazinedione;化學式:C8H7N3O2。魯米諾反應又叫氨基苯二醯一胼反應,可以鑑別經過擦洗,時間很久以前的血痕。魯米諾是一種強酸,對眼睛、皮膚、呼吸道有一定刺激作用。

詞目簡介

魯米諾luminol),又名發光,英文名5-Amino-2,3-dihydro-1,4-phthalazinedione
化學式:C8H7N3O2
用途在法醫學中常常與過氧化氫、氫氧化鈉的混合溶液混合使用,以此來鑑定血跡。
魯米諾試劑,在柯南的很多集裡面都提到過~~
魯米諾又名發光氨。可以鑑別經過擦洗,時間很久以前的血痕。它常溫下是一種黃色晶體或者米黃色粉末,
是一種比較穩定的化學試劑。它的化學式是C8H7N3O2。同時,魯米諾又是一種強酸,對眼睛、皮膚、呼吸道有一定刺激作用。
在檢驗血痕時,魯米諾與血紅素(血紅蛋白中負責運輸氧的一種蛋白質)發生反應,顯出藍紫色的螢光。魯米諾的靈敏度可以達到一百萬分之一。即1滴血混在 999,999滴水中時也可以被檢驗出來。不過它與其他具有氧化性的物質也發生反應,但是顯示的顏色和顯色的時間長短都是不同的
在刑偵學中的魯米諾反應,簡單點講就是在兇案現場只要有血液濺出並沾到任何物體上,不管事後經過何種方式的清除,哪怕是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只要是用魯米諾試劑噴灑在其上並在暗環境(或是暗視線條件)下觀察的話,在原沾有血跡的地方就會有因發生螢光反應而呈藍紫色的螢光。

化學性質

它常溫下是一種黃色晶體或者米黃色粉末,是一種比較穩定的化學試劑。它的化學式是C8H7N3O2 結構式在下面的圖圖裡面有。同時,魯米諾又是一種強,對眼睛皮膚呼吸道有一定刺激作用。
法醫學上,魯米諾反應又叫氨基苯二醯一胼反應,可以鑑別經過擦洗,時間很久以前的痕。生物學上則使用魯米諾來檢測細胞中的銅、鐵及氰化物的存在。

名稱來源

3-硝基鄰苯二甲酸可作為魯米諾的合成原料。3-硝基鄰苯二甲酸與肼在高沸點溶劑(如二甘醇)中發生縮合反應,失去一分子水,生成3-硝基鄰苯二甲醯肼。然後以保險粉還原3-硝基鄰苯二甲醯肼中的硝基,得到3-氨基鄰苯二甲醯肼,即是魯米諾。
魯米諾只有用氧化劑處理過才會發光。通常使用雙氧水和一種氫氧化物鹼的混合水溶液作為激發劑。在鐵化合物催化下,雙氧水分解為氧氣和水:
2 H2O2 → O2 + 2 H2O
實驗室中常以鐵氰化鉀作為催化劑鐵的來源,而法醫學上的催化劑則恰好是血紅蛋白中的鐵。很多生物系統中的酶也可催化過氧化氫的分解反應。
魯米諾與氫氧化物反應時生成了一個雙負離子(Dianion),它可被過氧化氫分解出的氧氣氧化,產物為一個有機過氧化物。該過氧化物很不穩定,立即分解出氮氣,生成激發態的3-氨基鄰苯二甲酸。激發態至基態轉化中,釋放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存在,波長位於可見光的藍光部分。在檢驗血痕時,魯米諾與血紅素(hemoglobin,血紅蛋白中負責運輸氧的一種蛋白質)發生反應,顯出藍綠色的螢光。魯米諾的靈敏度可以達到一百萬分之一。即1滴血混在 999,999滴中時也可以被檢驗出來。不過它與其他具有氧化性的物質也發生反應,但是顯示的顏色和顯色的時間長短都是不同的。

實際套用

犯罪調查

在刑偵學中的魯米諾反應,簡單點講就是在兇案現場只要有血液濺出並沾到任何物體上,不管事後經過何種方式的清除,哪怕是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只要是用魯米諾試劑噴灑在其上並在暗環境(或是暗視線條件)下觀察的話,在原沾有血跡的地方就會有因發生螢光反應而呈藍紫色的螢光。
即使犯罪現場的血跡已經被擦過或清除過,調查者依舊可以使用魯米諾找到它們的位置。實際上,調查者在要調查的區域內噴灑魯米諾和激發劑溶液,血中的鐵立即催化魯米諾的發光反應,使其產生藍色光芒。該反應需用的催化劑量非常少,因此魯米諾可以檢測痕量的血跡。發光大約持續30秒鐘,可通過長曝光的照片觀察出,其周圍環境不可以太亮。

缺點限制

魯米諾有一些缺點限制了它的套用:
* 魯米諾在銅、含銅合金、辣根或某些漂白劑的存在下發出螢光。因此如果犯罪現場被漂白劑徹底處理過,則魯米諾發出的螢光會強烈掩蓋任何血跡的存在。
* 魯米諾可以檢測出動物血及尿中的少量血,因此如果待測房間中含有尿或動物血,檢測結果會有偏差。
* 魯米諾與排泄物反應,發出的光與和血反應發出的是相同的。
* 魯米諾可能幹擾其他檢測,然而魯米諾並不干擾DNA的提取。

應對方法

一、讓現場乾燥幾天,漂白劑的干擾作用就會消失,而血跡即使過了許多年,還能讓魯米諾發光。 
二、使用某種能抑制次氯酸的干擾作用的化合物。很顯然不能使用抗氧化劑,因為那會把血跡與魯米諾的反應也抑制住了。人們針對次氯酸的化學結構,例如針對它含有的氯原子,找到了合適的抑制物。最保險的辦法是在用魯米諾發光法檢測到疑似血跡的物質後,用別的方法確定那的確是血跡。 而且,人們發現,血跡在被魯米諾處理過以後,它含有的遺傳物質DNA並沒有被破壞掉,還能從中提取出來做鑑定。

擴展閱讀

血跡預備試驗的方法:
魯米諾發光試驗
用魯米諾0.1克, 過氧化鈉0.5克,加蒸餾水100毫升配製試劑。試驗時將所配
試劑裝入玻璃噴霧器內,在暗室內或夜晚對檢材進行噴射。如為血跡,就會呈現出
明顯的青白色發光現象。這一反應,也不具有特異性。
魯米諾(luminol)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又名發光氨。可以鑑別經過擦洗,時間很久以前的血痕。它常溫下是一種黃色晶體或者米黃色粉末,是一種比較穩定的化學試劑。它的化學式是c8h7n3o2。同時,魯米諾又是一種強酸,對眼睛、皮膚、呼吸道有一定刺激作用。
警察噴灑的試劑的主要成分是過氧化氫和魯米諾。魯米諾早在1853年就被合成出來了。到了1928年,化學家首次發現這種化合物有一個奇妙的特性,它被氧化時能發出藍光。幾年以後,就有人想到利用這種特性去檢測血跡。血液中含有血紅蛋白,我們從空氣中吸入的氧氣就是靠這種蛋白質輸送到全身各部分的。血紅蛋白含有鐵,而鐵能催化過氧化氫的分解,讓過氧化氫變成水和單氧,單氧再氧化魯米諾讓它發光。這種檢測方法極為靈敏,能檢測只有百萬分之一含量的血,即使滴一小滴血到一大缸水中也能被檢測出來,由此可知犯罪分子是多么難以把現場清洗乾淨了。
明白了魯米諾發光的道理,就會知道這種檢測方法其實並不那么可靠,不要一噴上魯米諾試劑發現地上一片藍光就大叫“有血”。既然魯米諾發光是氧化導致的,這就意味著有很多氧化物以及能起催化作用的金屬也能讓魯米諾發光,這其中包括日常使用的次氯酸漂白劑。如果犯罪分子用漂白劑清洗過現場,就有可能幹擾魯米諾的使用。這兩種發光情況略有不同,漂白劑導致的發光是快速閃現的,而血跡導致的發光是逐漸出現的。有經驗的偵探通常能對二者做出區分,不過也不一定都能做到。
怎么辦呢?可以採取幾種辦法,一種是讓現場乾燥幾天,漂白劑的干擾作用就會消失,而血跡即使過了許多年,還能讓魯米諾發光。另外一種辦法是使用某種能抑制次氯酸的干擾作用的化合物。很顯然不能使用抗氧化劑,因為那會把血跡與魯米諾的反應也抑制住了。人們針對次氯酸的化學結構,例如針對它含有的氯原子,找到了合適的抑制物。最保險的辦法是在用魯米諾發光法檢測到疑似血跡的物質後,用別的方法確定那的確是血跡。人們發現,血跡在被魯米諾處理過以後,它含有的遺傳物質DNA並沒有被破壞掉,還能從中提取出來做鑑定。這樣就幾乎萬無一失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