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棉研37號

魯棉研37號

魯棉研37號生育期內長勢強,生長旺盛。植株筒型;葉大,呈深綠色,葉功能強;鈴卵圓形。全生育期129天,株高108.2,單株結鈴性強,平均單株結鈴22.9個,單鈴重6.4g,衣分41.3%,籽指9.5g,霜前花率90.3%,纖維品質經農業部纖維品質檢測中心測試,2005-2006兩年平均2.5%跨長29.1mm,比強28.3cN/tex,麥克隆值4.8,紡紗均勻指數140.5。 2006年山東省區試鑑定,各試點平均枯萎病指4.79,黃萎病指9.71,抗枯萎病、抗黃萎病;保蕾效果87.7%,高抗棉鈴蟲。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魯棉研37號 魯棉研37號

品種名稱:魯棉研37號(原代號魯253)

品種來源:自育品系魯9136(豫2067×定陶621)為母本、轉基因抗蟲棉魯99係為父本雜交後選育的常規抗蟲棉新品種。

產量表現

2005年山東省區試,皮棉和霜前皮棉畝產為141.0kg、130.1kg,分別比對照增產18.8%、15.8%;2006年皮棉和霜前皮棉畝產為158.8kg、144.0kg,分別比對照增產10.9%、12.5%。

魯棉研37號全生育期內長勢強,葉較大、葉功能好,抗病、抗逆性強。2008年多點示範,和一般品種相比,具有較明顯的耐旱、耐鹽鹼和耐瘠薄能力,並具有相對較強的耐盲椿象的能力,在沙地、瘠薄地、重病地及鹽鹼地上較其它品種具有較強的優勢。整體緊湊,贅芽少,和一般品種相比,整枝省工,株型較緊湊,易於進行各種田間管理。

栽培要點

1、適時播種 魯棉研37號適宜在黃河流域棉區種植,一般在5cm地溫穩定通過14℃時播種,播前10-15天選晴天連續曬種2-3天,利於苗齊苗壯,地膜覆蓋栽培4月15-20看天氣情況搶墒播種,露地直播以4月25號以後播種為宜。

2、合理密植 魯棉研37號長勢較強,植株呈筒形,耐密植性好,一般中上等地力棉田,畝留苗密度3000株左右,中低等地力棉田,畝留苗密度3500-4000株,簡化整枝栽培應適當降低密度。

3、肥水管理 魯棉研37號單株結鈴性強,脫落輕,上中下結鈴均勻,應施足底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畝施農家肥或雞糞2-3方,標準磷肥30kg左右,硫酸鉀或氯化鉀20kg,增施鉀肥,重施花鈴肥,一般見花追肥,一般畝施標準氮素化肥20-30kg,長勢弱的棉田可提前追施,長勢旺的棉田,應適當晚施。酌情輕施蓋頂肥,蓋頂肥要由進一步的長勢決定。中後期根外噴施葉面肥,注意氮磷鉀肥配合使用。花鈴後期切忌缺水和田間積水,影響棉花的正常開花結鈴,造成蕾鈴脫落。

4、整枝打頂 魯棉研37號第一果節靠主莖較近,整體緊湊,瘋叉贅芽少,和一般品種相比,整枝省工,正常管理應摘除營養枝,簡化栽培每株保留2—3個生長健壯的營養枝,一般於7月20號前後打頂,留13—14個果枝,打頂時間應掌握“時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時”,打心時摘除主莖頂尖的一葉一心。

5、適時化控 應注意在盛蕾期、花鈴肥後和打頂後分別用適量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控制旺長,可選用縮節胺或助壯素,6月下旬到見花初期每畝用縮節胺0.5-1克,盛花期每畝用量為1.5-2克,花鈴盛期每畝用量為2-2.5克,嚴格遵循少量多次、前輕後重的原則,協調好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係,以塑造豐產株型。

6、科學治蟲 二代棉鈴蟲一般年份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鈴蟲視發生輕重酌情防治,及時防治棉蚜、紅蜘蛛、棉薊馬、盲蝽象等非鱗翅目害蟲。

審定意見

在山東省適宜地區作為春棉品種推廣利用。

審定編號:冀審棉20170004

品種名稱:魯棉研37號

申 請 者:山東棉花研究中心、河北神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河北銀田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山東棉花研究中心、河北神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河北銀田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魯9136系/99系

特徵特性:轉基因抗蟲常規棉品種。生育期平均125天,第一果枝靠主莖較近,果枝上揚。葉大,深綠色。鈴卵圓形,結鈴性強。株型介於塔型和扇形之間,株高99.8厘米,單株果枝數13.6個,第一果枝節位7,單株成鈴19個,鈴重6.2克,子指10.3克,衣分42%,霜前花率90.7%。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接種鑑定,2015年枯萎病病指4.87,黃萎病相對病指29.56,屬高抗枯萎耐黃萎類型;2016年枯萎病病指1.81,黃萎病相對病指14.84,屬高抗枯萎抗黃萎類型。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纖維品質,2015年上半部平均長度28.1毫米,斷裂比強度29.5cN/tex,馬克隆值5.1,整齊度指數84.2 %,紡紗均勻指數132;2016年,上半部平均長度28.5毫米,斷裂比強度30.8cN/tex,馬克隆值5.2,整齊度指數83.3 %,紡紗均勻指數131。

產量表現:2015年河北省中南部春播常規棉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皮棉125.8千克,畝產霜前皮棉115.5千克;2016年同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皮棉105.2千克,畝產霜前皮棉95.1千克。2016年生產試驗 平均畝產皮棉109.1千克,畝產霜前皮棉99.2千克。

栽培技術要點:1.地膜覆蓋4月20日前後播種,裸地直播4月20日後播種。2.每畝種植密度,高肥水田3000株,地力較差的地塊5000株。3.施足底肥、適當增加鉀肥用量。4.全生育期化控。尤其是地力較好的棉田在營養生長旺盛期應嚴格化控,防止棉株瘋長,影響棉花產量。如遇伏旱應及時澆水防止早衰。5.二代棉鈴蟲一般不防治,其他蟲害防治與其他抗蟲棉品種同。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北省棉花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河北省中南部棉區黃萎病輕病地春播種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