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哀公問冠

魯哀公問冠是魯哀公問孔子的故事

原文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昔者舜冠何冠乎?”孔子不對。公曰:“寡人有問於子而子無言,何也?”對曰:“以君之問不先其大者,故方思所以為對。”公曰:“其大何乎?”孔子曰:“舜之為君也,其政好生而惡殺,其任授賢而替不肖,德若天地而靜虛,化若四時而變物,是以四海承風,暢於異類,異類四方之夷狄也鳳翔麟至,鳥獸馴德,馴順無他也,好生故也.君舍此道,而冠冕是問,是以緩對。”

解釋

譯文

魯哀公問孔子:"當年舜頭上戴的冠冕是什麼樣的冠啊?"孔子不回答。魯哀公說:“我有問於你,而你不回答我,這是為什麼呢?”孔子回答說:“因為你的問話不先問首要的大問題,所以(我)才思考怎么回答你。” 魯哀公問:“首要的是什麼呢?”孔子曰:“舜做君主,他的政策愛惜生靈而厭惡殺戮,他任命賢能的人來代替無才的人,他的德行就像天地一樣清淨無欲,教化像四季而使萬物生長,因為這樣四海接受舜帝的教化,在少數民族、夷狄中也暢行無阻。於是,鳳凰和麒麟此類瑞獸出現在境內,連鳥獸也馴服於他的威德。沒有別的原因,就因他愛惜生靈啊!你捨棄這樣的大道,而問冠冕是什麼,因為這個推遲回答。”

詞語解釋

1.冠:戴(帽子)

2.大:重要的

3.方:才

4.所以:用來

5.好生:愛護生靈

6.替:代替

7.不肖:不才,不正派

8.靜虛:清淨無欲

9.化:感化,教化

10.四時:指四季

11.是以:以是,因為這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