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騎兵團

魔鬼騎兵團

《魔鬼騎兵團》是1959年上映的美國戰爭電影,由約翰·福特執導,約翰·韋恩、威廉·霍爾登、康斯坦絲·陶爾斯主演。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魔鬼騎兵團》海報《魔鬼騎兵團》海報

中文片名:魔鬼騎兵團
外文片名:The Horse Soldiers
更多中文片名:騎兵隊
導演:約翰·福特 John Ford
編劇:Harold Sinclair
主演:
約翰·韋恩 John Wayne ....Col. John Marlowe
威廉·霍爾登 William Holden ....Maj. Henry 'Hank' Kendall (regimental surgeon)
康斯坦絲·陶爾斯 Constance Towers ....Miss Hannah Hunter of Greenbriar
影片類型:冒險 / 西部 / 戰爭
片長:115 min / USA:119 min (DVD version)
國家/地區: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色彩:彩色
幅面: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級別:Australia:G / Finland:K-16 / Sweden:15 / West Germany:12
攝製格式:35 mm
洗印格式:35 mm
製作人:John Lee Mahin
製作公司:Mahin-Rackin、The Mirisch Corporation [美國]
發行公司:聯美電影公司 [美國] (1959) (USA) (theatrical)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美國USA 1959年6月12日

故事梗概

《魔鬼騎兵團》海報《魔鬼騎兵團》海報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美國內戰電影。故事背景是1863年春天,北軍將領格蘭特對無法攻占維克斯堡感到苦惱,於是派遣騎兵隊進攻密西西比州的紐頓車站,切斷南軍的補給線。負責領軍的馬羅上校在戰前是設計這條鐵路的人,隨行軍官則各有不同的心理動機,其中肯代爾少校是有良心的醫生,他對戰爭的看法正好跟粗暴的馬羅互相對立。途中,騎兵隊在南方女子漢娜的農地上紮營,不料她卻刺探軍情,馬羅遂將她逮捕,其後並對紐頓車站展開猛烈的攻擊。

影視評論

——約翰.福特對美國騎兵隊和內戰的演繹,此片對於南北軍在民眾心中的隔閡,及人物塑造、感情衝突上都相當飽滿。有些冷幽默運用地也很好。拋去對戰爭的態度,把分歧放在一邊,兩位主人公和女主角公式化的感情變化才是全片的主旨所在。
——本片的角色刻劃雖然比較表面化,卻能完整地重現此一歷史悲劇,壯觀的攝影尤其加強了影片的氣氛。

導演資訊

約翰·福特約翰·福特
約翰·福特 John Ford,1894年2月1日生於美國緬因州的伊莉莎白角(Cape Elizabeth),1973年8月31日逝世於美國加州。 約翰·福特是美國最偉大和最多產的導演之一,一生出品(導演)過超過130部長片。約翰·福特是一個愛爾蘭移民家庭中最小的孩子。1913年高中畢業後,跟隨大哥Francis進入好萊塢電影界。跟他大哥一樣,他把名也改成福特。在好萊塢的初期,福特擔任了許多打雜的工作,甚至在1917年格里菲斯的名片《一個國家的誕生》中扮演一個3K黨徒。然而他主要還是擔任導演工作。他的早期影片大多是西部短片,其中許多影片又由他的終生朋友牛仔英雄Harry Carey主演。作為導演,福特在1935年時來運轉。當時,他說服了雷電華公司的製作總監Merian C. Cooper,讓他用低成本把Liam O'Flaherty的小說The Informer《告密者》拍攝成電影。一部偉大的美國電影就這樣誕生了該片一舉奪得包括最佳導演在內的多項奧斯卡獎。福特也首次獲得紐約影評人協會的最佳導演。二戰時期,福特繼續佳作連篇,例如《關山飛渡》(1939) ,《憤怒的葡萄》(1940,奧斯卡最佳導演),《青山翠谷》(1941,奧斯卡最佳導演),並與其中幾個演員結下深厚的友情。這些演員成為了福特旗下的得力幹將。如約翰·韋恩,亨利·方達,維克托·麥克拉格倫,巴里·菲茨傑拉德以及沃德·邦德。此外,他還為海軍拍攝了記錄片,因《中途島戰役》(1942)和《十二月七日》(1943)還拿過奧斯卡獎。戰後,儘管“騎兵”三部曲——《要塞風雲》(1948)、《黃巾騎兵隊》(1949)以及《邊疆鐵騎軍》(1950)後來成為經典作品,但是福特還是因此受到一些尖銳批評而困擾。1952年因愛爾蘭式喜劇《蓬門今始為君開》第四次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隨後在1956年他導演了被認為是他最好的西部片《搜尋者》。60年代福特繼續為米高梅公司拍攝了西部史詩巨片《西部開拓史》(1962)。此後,因為健康原因逐步減少導演影片。1973年獲得AFI的第一個終生成就獎。

主演資訊

約翰·韋恩

約翰·韋恩約翰·韋恩
John Wayne,1907年5月26日生於美國衣阿華州,1979年6月11日逝世於美國加州洛杉磯。約翰·韋恩原名馬里恩·莫里森,父親是一位藥劑師,童年時舉家南遷到南加州,並在莫哈韋沙漠經營一個農場,直到農場失敗以前,莫里森每天都要和弟弟一起先游過一條小河,然後再騎馬去上學。農場失敗後他們再次搬家,莫里森開始替父親送藥或者賣報紙來打工,並有了一條硬毛狗取名叫“公爵”。日後這成了韋恩自己的暱稱。他在學校里功課和橄欖球都不錯,並在假期打工時認識了西部片導演約翰·福特,但這時他的夢想還是成為一個橄欖球明星。直到一次事故讓他被迫離開賽場後,他才開始在福特的指導下開始演藝生涯,並改名為約翰·韋恩。他出演的第一部電影是1930年的《沒有女人的男人》,稍後也主演了幾部影片。但是那個時候西部片這種類型尚未成熟,製作粗陋,而二十出頭的韋恩也稍嫌稚嫩,還沒有日後那種強硬粗狂的風格,這時的他並不走紅。直到1939年的《驛站馬車》,才讓韋恩大放異彩,躋身明星的行列。片中的韋恩血氣方剛,一心復仇;追逐戲與打鬥戲也都有板有眼,十分精彩。1948年的《紅河》是韋恩的又一個飛躍,他在此片中展現了成熟的演技,從此成為了超級巨星。據說導演約翰·福特在看完樣片後說道“我還真不知道約翰·韋恩這狗娘養的還會演戲”。此片大獲成功後,兩人的合作日益密切,拍了一系列的西部片。而韋恩也漸漸以導演、製片等多重身份全方位的參與到電影製作中來。中年後韋恩長期為健康問題困擾,但仍堅持拍戲,終在1969年憑藉《大地驚雷》中的老辣表演獲得了奧斯卡獎。韋恩一生共拍戲近250部,他的著名影片還包括約翰·福特執導的騎兵三部曲,《搜尋者》等。西部片是美國一個特定時代的產物,而韋恩作為西部片的代表人物,被認為是美國的象徵,是那個時代所有美國人的化身。韋恩扮演的人物總是誠實,有個性,英雄主義。他自己也正是個這樣的人。有一句名言:“我從不相信一個不喝酒的男人”。韋恩在政治上十分保守,他和里根是好友,曾親自為里根作傳,也經常把自己的政治訴求反映到影片當中。

威廉·霍爾登

威廉·霍爾登威廉·霍爾登
William Holden, 1918年4月17日生於美國伊利諾斯州,1981年11月16日逝世於美國加州。 霍爾登,是影史上不可多得的英俊男星,他瀟酒而不拘小節的風采,使得他深受影迷的喜愛。霍爾登是在芭芭拉·史坦威的提拔下,以《黃金小子》一片打響知名度,從此他可稱得上是一帆風順,至他病逝前,演出一直未曾中斷過。而他尤其擅長愛情文藝片,但使他獲得影帝的卻是比利懷德執導的戰爭片《戰地忠魂》。

康斯坦絲·陶爾斯

康斯坦絲·陶爾斯康斯坦絲·陶爾斯
Constance Towers,1933年5月20日生於美國蒙大拿州。主要作品:春之甦醒 The Awakening of Spring (2008) 、超完美謀殺案 A Perfect Murder (1998) 、變種 The Relic (1997) 、天堂的雷霆3 Thunder in Paradise 3 (1995)、天堂的雷霆 "Thunder in Paradise" (1994)、時間之砂 The Sands of Time (1992)、午夜的回憶 Memories of Midnight (1991) 、洛城法網 L.A. Law (1986)、籠中獸 Sylvester (1985) 、夢幻島 Fantasy Island (1978)、年輕和騷動不安的一族 The Young and the Restless (1973)、空難追蹤案 Fate Is the Hunter (1964) 、赤裸之吻 The Naked Kiss (1964)、恐怖走廊 Shock Corridor (1963)、綜合醫院 General Hospital (1963) 、雷克軍曹 Sergeant Rutledge (1960)、騎兵隊 The Horse Soldiers (1959)、佩里·梅森 Perry Mason (1957)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