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戒(指環王)—王者無敵

文學

魔戒(指環王)—王者無敵魔戒(指環王)—王者無敵
【作品簡介】
剛多爾夫帶著皮平等人進入了米納斯蒂里城,與德內豪攝政王相見。德內豪對博羅米爾之死非常心痛,對剛多爾夫和皮平也產生了一絲敵意。幸好,皮平與剛多爾夫以自己的真誠和對形勢的分析讓德內豪意識到,博羅米爾之死是戰鬥中不可避免的悲劇,而眼下最急迫的不是悲痛與沮喪,而應當是精誠合作,共同抵抗即將面臨的魔軍的攻擊。
與剛多爾夫分手之後,阿拉貢與塞奧頓國王也在為保衛羅翰、馳援岡多而努力。最終他們決定,國王帶領羅翰軍隊立即出發到頓哈羅要塞堅守,阿拉頁則率萊戈拉斯、吉穆利和部分人馬勇闖死亡之路,希望能節省點寶貴的時間促提前到達岡多,加強那裡的防守力量。伊奧溫公主對阿拉貢等人的死亡之行懷著無比的擔憂,可國王卻命她留在要塞,照顧家園,阿拉貢也不同意她隨隊出征。
阿拉貢的隊伍終於踏上了死亡之路。他們經過黑麓溪谷,沿阿而行,在午夜前到達埃雷赫山的黑石。面對無盡的黑暗,阿拉貢以埃勒薩王、岡多伊西爾德的繼承人的身份對著黑暗呼喊,召集了無數的幽靈加入了遠征的隊伍。這支奇怪的大軍經過塔蘭隘口,經入蘭姆頓、最後來到西里爾河上的卡蘭姆貝爾。第二天黎明前,他們已經進入了莫都風暴的黑暗之中。與此同時,塞奧頓國王也率伊奧默爾、梅利與眾騎士趕到了頓哈羅谷地。他們在那裡與伊奧溫公主會合後,稍事休整,便出兵東行。
在岡多城裡,駐守的軍隊不斷受到黑魔影的騷擾,幸好剛多爾夫與法拉米爾趕到,給人們帶來了信心。岡多城內外充滿了拚死一戰的氣氛。不多久,魔軍發動了攻擊,戰況慘烈異常,法拉米爾也身受重傷,石城被敵人團團圍住。更不妙的是,因法拉米爾的受傷,德內豪的心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他試圖借魔戒之力恢復自己的力量,卻為其所控制,處在—一片悲觀與失望之中,對剛多爾夫等人也產生了疑心。敵人調來了各種攻城器械,還召募了不少僱傭兵,攻勢越來越猛,守城者的信心也在一點點喪失,羅翰的援兵也似乎成了破滅的希望。這時,德內豪做出了一個失去理智的選擇:他與受傷不醒的法拉米爾待在歷代國王的陵墓中,企圖點火白焚,與心愛的兒子歸於盡!
塞羅頓國王帶著羅翰援軍,正日夜兼程向岡多城而來。眼看就要到達目的地時,大家卻發現很難避開圍城敵軍的阻攔 順利進城。這時,有一群被世人遺忘的野人找到了他們,原來這些人也是索隆的對頭,深受其害,此時前來助羅翰軍一臂之力。短短的相商之後,塞奧頓接受了野人的建議,令大軍隨其而行。
羅翰大軍終於來了!國王塞奧頓在馬鐙上立起身,高聲發出進攻的號召,並吹響了大號角。頃刻間,隊伍里的全部號角齊鳴:前進,前進,向岡多前進!
這是一場無比殘酷的戰爭。黑魔影在納芝戈爾之王的帶領下,從天而降,把死亡和恐懼播撒在岡多軍與羅翰軍之間,並對塞奧頓國王發起了攻擊。
佩蘭諾原野上的戰鬥變得白熱化了,敵人的攻擊力越來越強,而安達因河上又出現了一支黑色的船隊。正當守城者們已經感到絕望時,伊奧默爾突然發現,那支船隊上飄揚的居然是阿拉貢的旗幟!勝負之勢在瞬間逆轉,苦守成了追擊,伊奧溫和阿拉貢終於在戰場上相會,迎接他們的是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
可就在此時,德內豪也已經在陵寢內舉起了火把,準備與法拉米爾一起死去。剛多爾夫及時趕到,也只來得及救下昏迷不醒的法拉米爾,卻無法阻止心神已亂的德內豪葬身於火焰之中。若不是阿拉貢的到來,法拉米爾、梅利和伊奧溫公主也難逃厄運,正是這位真正的國王的力量把他們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岡多城內,梅利、皮平、吉穆利、萊戈拉斯等等這些歷經苦難的老友終於重逢。阿拉貢隨即召集大家開丁一次軍事會議,決定點齊人馬,向黑暗勢力的根據地莫都進發。迎接他們的將是索隆的忠實走狗和無數的魔兵,以及難測的命運。更讓人擔心的是,弗拉多和山姆的使命完成得如何?
這時,山姆正在試圖從魔兵手中把飽受折磨的主人救出來呢。他利用魔兵之間的內訌,混入敵塔之內,歷經波折找到了身體極度虛弱的弗拉多,並與他易裝逃出魔窟,直往最終的目的地火焰山而去。就在他們到達山口,準備把魔戒扔進烈火中之時,古魯姆突然出現,一心想爭奪山姆手中的魔戒。激烈的肉搏之中,古魯姆張口從山姆手中奪得魔戒,自己卻墮入火山口中,魔戒,這枚萬戒之王,終於回到了當初鍛造它的地方,徹底毀滅,和它一起消失的還有古魯姆,以及黑勢力稱霸的希望。
所有正在參加這場激戰的人們——無論是敵是友——在魔戒毀滅的那一瞬間都意識到,這場戰爭事實上已經結束,光明已將黑暗戰勝。一切回歸平靜。魔戒隊完成了他們的使命,阿拉貢加冕為新的國王,眾人均對他表示效忠,伊奧溫公主更將一顆芳心交給了這位新國王。四個霍比特人呢,則間到了家鄉霞爾,順手將當地的惡勢力掃蕩一空,過上了幸福安寧的生活,為畢爾博的史記譜寫了新的一頁。

【作者簡介】

約翰·羅納德·魯埃爾·托爾金(1892—1973)是牛津大學教授,古英語專家,寫了不少小說,其中最著名的是《霍比特人》(又譯作《小矮人歷險記》〈1937〉)與《魔戒》(1954—1955)。
托爾金是日耳曼人後裔,他的父系祖先十八世紀從薩克森移居英國,父親是銀行職員,母親家族則是當地人。童年托爾金的家境窘迫,四歲時父親客死他鄉,十二歲時,母親死於糖尿病,這在當時是不治之症。他與弟弟成了孤兒,由法蘭西斯神父撫養。
年輕時的托爾金已經顯示了令人矚目的語言學天才,他精通拉丁文與希臘文,還有其他現代或古代的語言,尤其是哥特語與芬蘭語。
十六歲時,他遇見了十九歲的愛得瑟·貝爾蒂,感情日深。最後,法蘭西斯神父插手了,他禁止托爾金在二十一歲之前與愛得瑟見面,甚至寫信也不行。托爾金不折不扣地照辦了。他於一九一一年去了牛津大學的埃克塞學院,一頭扎進古英語、日耳曼語系、威爾斯語與哥特語之中。他結交了不少好友,他們定時聚會,聚會被稱為“T.C.B.S.”(巴羅凡協會茶會),交流文學作品與評論。一九一三年,他順利地與愛得瑟恢復了聯繫。
畢業後,兩人的關係越加親密。一九一四年秋天,一次大戰爆發,托爾金重回牛津學習,並從事各種詩歌實驗及語言創造。在他赴法參戰前的一九一六年三月二十二日,他與愛得瑟結婚。在西線戰壕出生入死四個月之後,他患了“戰壕熱”,當年十一月被送回英國。
而他“T.C.B.S.”的朋友只有一位從戰爭中倖存下來。半是為了紀念,半是因為戰場經驗的刺激,他寫成了《失傳的故事》(生前並沒有出版),首次講述了小精靈與小矮人的故事,他們使用的是他發明的Qenya與Goldogrin語言,並出現了反抗莫都、岡多陷落等情節。
一九二〇年,他赴里茲大學任助教,在那裡修改《失傳的故事》,並從事小精靈語的創造。一九二五年,他回到牛津大學擔任盎格魯?撒克遜學的教授。在那個重視數量的年代裡,他的著述少得可憐,然而只要一發表,便不同凡響。不過,從總體上說,他的教學生涯並不引人注目,他於一九五九年退休。
但托爾金的社會生活可不是默默無聞。他很快成為鬆散組織“牛津之友協會”的發起人,會員們都對“歷史暗示”頗有興趣。據他自己說,有一天,他正在批改試卷——他把它稱之為催命的活計——突然發現某位學生的試卷中有一頁空白,被這搗蛋鬼的惡作劇觸動,靈感從天而降,寫下了“在地下的一個洞裡住著一個霍比特人”。
於是,他獨有的性格決定了他要去發現霍比特人到底是什麼東西,他們生活的洞到底是怎么樣的,為什麼要生活在洞裡等等問題。一九三六年,女兒蘇珊看到了他的一份未完成的手稿,她要托爾金寫完它,並把它交給了出版社編輯史坦利·尤溫。後者讓十歲的大兒子去讀,以觀效果。反應出奇的好,於是《霍比特人》在一九三七年出版了,立即獲得成功,至今仍然列在兒童推薦書目名單上。史坦利編輯問托爾金是否還有其他類似的書稿可供出版。於是,他將一些傳說體裁的故事《西奧麥里昂》(貝萊與羅森的故事)交給了史坦利。這一回,讀者的反應是毀譽參半:不喜歡裡面的詩歌,但肯定了裡面的故事。史坦利認為它不具備商業出版價值,便委婉地向托爾金傳達了這一信息,再一次要求他寫一部《霍比特人》的續集。托爾金對《西奧麥里昂》的失敗很失望,但同意寫一部《新霍比特人》。
但後來的創作證明有違初衷,這部作品很難說是兒童讀物了。十六年的書案勞頓成就了《魔戒》,這套巨著於一九五四年與一九五五年出版。事實證明,無論作者還是出版者都大大低估了該書受歡迎的程度。
《魔戒》的出版掀起了一場狂飈,有人大聲叫好,也有人嚴厲批評。但不管怎么說,書的銷路好得不得了,財源滾滾而來,甚至使托爾金後悔本該早點兒退休。
成功總是要付出代價的,代價之一便是崇拜者的騷擾,他們慕名而來,拿著相機圍在他家周圍探頭探腦,儼然狗仔隊形象,有位美國書迷凌晨三點鐘從加利福尼亞打電話來,叫醒托爾金,問他弗拉多最後如願,伯洛格有沒有翅膀之類的問題。他不勝煩惱,不得不搬了家,改了電話號碼。
《魔戒》帶來的不僅是對托爾金的崇拜,而且帶來了對他領軍復興的幻想小說的崇拜。
於是可以預料的有趣結果便是,本來被出版商拒絕出版的《西奧麥里昂》也付梓問世,讀者趨之若鶩。
托爾金的妻子於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去世,托爾金死於一九七三年九月,夫婦合葬在牛津北郊的一個公墓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