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群[鋼結構工程師]

魏群[鋼結構工程師]

魏群,男,是世界鋼結構研發領域的佼佼者,美國加州伯克萊大學土木系博士後,2005年回國到母校華北水利水電學院(現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鋼結構與工程研究所擔任所長,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魏群魏群

魏群,男,1993年8月赴美國加州伯克萊大學土木系,進行岩體穩定數值分析和模型試驗,進行數值仿真與圖像分析研究。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並被錄入中國名人大辭典。魏群教授是世界鋼結構研發領域的佼佼者,美國加州伯克萊大學土木系博士後,2005年回國到母校華北水利水電學院(現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鋼結構與工程研究所擔任所長,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
魏群教授研發了鋼結構三維實體模型及設計,詳圖製作智慧型系統軟體包,從事於鋼結構設計分析和詳圖的研究、CIS/2鋼結構世界標準的開發和用研究、水工結構和岩土工程4維空間CAD實體模型及VRML顯示系統的研究,是世界知名的鋼結構專家。

主要經歷

1984年畢業於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北京研究生部,主要研究水工結構模型實驗雷射散斑技術。
1986年~1990年師從清華大學張光斗院士,獲得博士學位。他的博士畢業論文《岩土工程中散體元的基本理論、數值方法及實驗研究》成為國家八五攻關項目。
1993年中國水利部破格批准為正教授。
1993年~1996年,魏群在美國加州Berkeley大學土木系師從R.E.Goodman院士完成了博士後的研究,即開始從事AutoCAD系統的開發與套用及在鋼結構圖形系統的套用研究,自此,魏群開始涉足鋼結構領域在北美最大的鋼結構公司任資深程式工程師期間,魏群參與並主持了多項大型鋼結構工程節點設計和詳圖製作,開發並編制了百萬多行的大型專業程式包,AuspicDDD鋼結構三維實體模型及設計、詳圖製作智慧型系統。

主要貢獻

魏群魏群

2003年,魏群在鋼結構領域率先研發了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CIS2CAD軟體包,第一個在AutoCAD環境中開發出套用國際鋼結構標準CIS/2的鋼結構三維模型及詳圖系統軟體包。這期間,魏群不僅掌握了CAD軟體的核心技術,同時在國外擁有了良好的物質條件,但是,學以致用、報效祖國之心一直深藏在魏群的心裡。2004年10月,應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河北省人民政府的邀請,魏群參加了100位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實用項目、能代表海外大企業尋求國內合作夥伴的海外華僑華人專業人士洽談周。通過參加僑辦組織的考察,魏群耳聞目睹了國內突飛猛進的發展,更堅定了回國的決心。2005年初,作為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海外高級人才引進專家,在鄭州創建了鋼結構與工程研究所,任所長、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兼職教授博導、華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美國伊利諾依理工學院客座教授、加拿大勞倫森大學地質力學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2005年3月,學校魏群教授應邀參加了由美國鋼結構學會(AISC)、美國國家標準和技術委員會(NIST)、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INSTITUTETECHNOLOGY)主辦的“2005年CIS/2鋼結構世界標準研討會”。主要議題是:交流CIS/2標準的推廣和套用,CIS/2的最新進展以及新版本(LMP7.0)的預審和徵集意見。這是CIS/2鋼結構世界標準每年一度的最高級核心會議。魏群教授是惟一出席會議的中國學者,他發表了CIS/2鋼結構世界標準套用研究的成果的演講。會議決定接受魏群教授為世界鋼結構標準研發組織成員,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成為中國第一個加入該研發組織成員。在很短的時間裡,魏群先後建立了三維可視化仿真中心和數字動漫實驗室,該實驗室可以準確地推算正在構建的橋樑、建築的設計是否合理,可以避免在施工中走彎路。近期,魏群創建的三維可視化仿真中心已被認定為河南省鋼結構可視化仿真工程中心和鄭州市鋼結構工程中心。

魏群帶領的科研團隊完成的CIS/2圖形方法和虛擬現實方面的套用研究成果已套用到鋼結構領域及其它結構工程領域,他們先後承擔了壩陵河特大橋樑建設關鍵技術研究子課題9-鋼行梁架設過程可視化仿真研究,壩陵河大橋東塔樁群基礎三維非線性有限元靜力分析,CIS/2鋼結構世界標準在鋼結構設計、分析與製作中的套用研究……數十項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和10多個重點工程,累計節約資金近1億元左右。
2006年,魏群獲得河南省省管優秀專家榮譽稱號;2009年,魏群帶領的團隊被評為鄭州市科技創新團隊。
2008年9月27日,魏群牽頭的河南省鋼結構協會成立。
山東諸城人。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水利系博士,師從張光斗院士。1996年起,任職於北美最大的鋼結構工程公司,任資深高級程式工程師,並獲準成為:美國鋼結構協會(AISC)會員;美國鋼結構協會CIS/2標準開發組織成員;美國喬治亞技術學院之建築學院CIS/2標準開發組織成員。鋼結構與工程研究所所長。

科研成就

魏群魏群

在科技工作方面,2005年擔任河南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負責人:“CIS/2鋼結構世界標準在鋼結構設計、分析與製作中的套用研究”;完成交通部設計總院鋼結構設計校核與製圖項目:“壩陵河大橋鋼結構設計校核製圖”;承擔“混凝土高壩溫控仿真動態顯示子系統開發”、“可視化仿真技術在鋼結構橋樑工程中的套用”。在鋼結構領域內,首先研發了“CIS2CAD”軟體包,第一個在AutoCAD環境之中開發出套用國際鋼結構標準CIS/2的鋼結構三維模型及詳圖系統軟體包。該項目保持國際領先,具有獨特的製圖技能,對中國鋼結構計算分析與詳圖製作與世界標準接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開發出國內第一個比較完整的具有歐美標準及中國標準的鋼結構和水工結構資料庫及軟體系統,填補了國內空白,具世界領先水平。完成專著《CIS/2世界鋼結構標準及CAD系統》,為國內第一部該課題範疇的專著。

自1984年以來主持和參加國家科研生產項目多項,參加了國家“七五”及“八五”攻關項目及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的研究工作,在雷射測試技術和數值計算上有著較多的成果,改進和發展了水工結構地質力學模型試驗技術,形成了一套集雷射全息方法,散斑方法,雲紋方法和電測方法於一體的測試系統,在國內多個大型水電工程中套用,大大提高了測試能力和範圍,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某些成果已達國際先進水平。1992年4月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水利部共同組織專家鑑定,認為魏群在散體元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和創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國家節約投資200萬元,取得了顯著效益。目前,在國內外雜誌和會議上發表論文50篇,完成專著一本(48萬字),已經被國內外66處引用和參考,編著專業書籍3本(190萬字),多次出國參加國際會議講學等學術活動,已被錄入中國群星譜。[5]在社會兼職方面,曾任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河北省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擔任常務理事、秘書長職務,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套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編委、國際計算力學會員等社會職務。主辦河北省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一次學術交流會,並主編論文集,91年主辦中國北方岩石力學與工程套用學術研討會,是《水電與礦業工程中的岩石力學問題》一書的主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