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烈丞

魏烈丞

魏烈丞(1889~1944年),名士駿,字烈丞,以字行,河南南陽人。 河南省著名的教育家,革命人士,被稱為“河南數學四傑”之一,參加了同盟會及北伐戰爭,並發揮了重要作用。

基本信息

生平事跡

魏烈丞先生是河南省著名的教育家。

魏烈丞出生於一個詩書門第的家庭,從小就受到良好的親職教育。他少年求學,聰穎過人。早年入庠,攻讀經史;後廢科舉,又習新學。在學校中,魏烈丞“下幃苦讀,博覽強記,思慮深遠,條理分明,同輩皆嘆為不及”。1906年,由地方選送河南優級師範學堂,攻讀數學。1908年,以最優成績畢業;因品學兼優,留校任數學教員。從此開始了他的教育生涯。

參加革命

1908年,魏烈丞在河南開封參加了中國民主同盟會河南分會,積極宣傳革命道理,發展同盟會組織。1911年,開封同盟會派部分會員到各縣發展革命力量,準備回響起義。魏烈丞就在這時肩負使命回到南陽。回南陽後,他與同盟會會員楊鶴汀積極組織民眾,發展革命力量,購買槍枝武器,準備隨時配合革命起義。辛亥武裝起義後,開封同盟會分會決定回響起義。這時,馬雲卿率領的奮勇軍和李雨霖率領的北伐軍,攻克新野、鄧縣,直逼南陽。而駐守南陽的清軍總兵謝寶勝正陳兵以待,一場奪城戰鬥迫在眉睫。魏烈丞和楊鶴汀主動和北伐軍配合,暗中組織會員和民眾,做好迎接奮勇軍進城的準備,又聯絡士紳楊漢亭,借奮勇軍的力量對謝寶勝施加壓力;請楊漢亭以“民心難抑,眾寡懸殊,行將被圍,南陽難守”的形勢判斷,去規勸謝寶勝儘快離開南陽。謝寶勝感到勢不可擋,遂撤兵逃至方城。奮勇軍兵不血刃於辛亥除夕光復河南西南重鎮南陽。奮勇軍進駐南陽後,經各界推選,以楊鶴汀為南陽知府,以魏烈丞同知府事。魏烈丞力辭,願不領名義為地方效勞。他協助革命軍安撫百姓,籌辦糧餉,夜以繼日,不以為苦。後南北議和,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魏烈丞和楊鶴汀先後被迫離開南陽。

民國十六年,北伐革命軍進入河南,北洋軍閥的勢力被趕下台。國民黨有了公開活動的自由,成立了河南省開封市黨部。烈丞先生是老同盟會員,在光復南陽的戰鬥中有卓越功績,被選為國民黨開封市第一屆委員。當時北伐革命軍進展很快,支援北伐的任務非常繁重。烈丞先生全力以赴,做好北伐支援工作,成績卓著,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評。

北伐以後,國民黨在河南掌了權。黨內產生了一些新貴,黨閥。他們拉幫結派,爭取奪利,黨同伐異,弄得烏煙瘴氣。烈丞先生一身正氣,剛直不阿,不靠近任何派別,也不願為任何派別效力,更不願爭權奪利,決心仍回教育界,繼續從事教育工作。

發展教育

1912年,民國建立後,魏烈丞先生以其所學,仍從事教育工作,先後在開封師範學堂、省立南陽第五中學及開封第一中學任教。由於魏烈丞先生數學功底深厚,教學細緻認真,因而深得廣大師生稱頌,他與鄭琴堂、王介祉、孫祥宸等,享有“河南數學四傑”之稱。

魏烈丞擁護辛亥革命,接受民主思想,積極提倡男女平等,提倡女子教育。他的老師張中孚先生,是提倡女子教育的先行者,熱心創辦女子學校。師生二人志同道合,於是就邀請幾位社會名流,於1921年秋,在開封老官街(樂觀街)創辦了河南省第一所女子中學,名叫“河南私立第一女子中學校”,魏烈丞出任該校校長。1921年底,他受省教育廳委託,籌辦省立女中,1922年春季招生一班,這就是省立女中的誕生。魏烈丞先生既是河南私立第一女子中學的校長,又是省立女中的校長。1922年春,河南私立第一女子中學校遷到北倉新校址,新校址面積大,教室寬敞明亮。1930年該校更名為北倉女中。

北倉女中,名揚中州。而創辦北倉女中的校長每月只領半薪。據史料記載:“北倉創校之初,以校中經費拮据,曾有不成文之規定,即校中籍隸宛屬(南陽等十二縣)者,凡一己收入充裕之兼任教員,即免支待遇;賴收入以維生之專職人士,僅支待遇半數;他縣及外省教職人員,則悉支全薪。此系創校時之艱苦制度。後經爭得充足校產,校中經費較為寬裕,在取得各方同意之後,酌予調整教員待遇標準,惟宛屬教職員減半待遇之規定,未予遽改。烈丞先生身為校長,仍支待遇半數。後同仁中有知者,以家中人口眾多,負擔繁重,應改支全薪。雖經屢勸,烈丞先生不為考慮。

烈丞先生一生從事教育工作,他為河南教育事業貢獻頗多:

一,民國十一年,馮玉祥將軍主持河南軍政,將前督軍趙倜的田產沒收歸公。烈丞先生和幾位知名人士,積極倡議把這批沒收田產,撥給學校作學田,以發展教育。這個倡議得到教育界和社會各方面的支持。馮玉祥將軍報總統批准,把沒收趙倜的田產,撥給了學校。這對發展河南教育是很有益的。

二,民國以後,河南政局因軍閥混戰而時有變更。每次政局變動,教育經費就得不到保障。教育界深為之苦,而又無能為力。民國十年,烈丞先生和教育界有關人士,要求以契稅為教育經費,自收自支。幾經努力,於民國十一年獲準,契稅由教育部門自收自支。河南的教育經費從此得到獨立,不再受政局變動的影響。河南教育從此得到穩定發展。

三,民國二十年,烈丞先生以河南教育界代表,參加在南京召開的國民會議。在會上他提出“加強職業教育議案”得到代表們的支持,一致通過這個議案。從而使職業教育得到發展,為廣大青年就業開辭了途徑。

四,民國二十年,烈丞先生調省教育廳,任建築設備專門委員,實際上是負督學之責。督學工作,比較輕鬆。但烈丞先生不甘清閒。仍不忘懷學校工作。回憶多年教育的實踐,體會到要想按自己的想法去辦教育,還是私立學校較好一些。恰好這時開封午朝門新辦的私立梁苑女中,困難重重,需要扶持。烈丞先生就毅然接辦了這所私立女中。

他想再辦一所北倉女中式的學校,按自己的構想去培養人才。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必須對學校最需要最基本的設施加以充實。可是梁苑女中當時經費十分困難,能維持上課,已非易事;要修建校舍,添置設備,談何容易。

烈丞先生為了改變梁苑女中的現狀,除了向社會各界勸募資助外,還說服夫人黃維坤,把自己節衣縮食的積蓄,全部拿出捐獻給梁苑女中。用這些捐助的資金,修建了一座八個教室的樓房。有了這座教學樓,不僅解決了教室問題,也改變了梁苑女中的破舊面貌,增強了校董們的辦學信心。經過大家共同努力,教學設備也逐步改善。校舍和教學設備是辦學的必備條件,但辦好學校的關鍵是教師。要辦好梁苑女中,必須加強師資力量。烈丞先生以自己的聲望和影響,聘請了一些有真才實學的教師來校任教。還把自己“北洋工學院”畢業的兒子魏傳基也弄到學校,擔任校長。

烈丞先生為了辦好梁苑女中,不僅捐獻了家中的積蓄,還投入了父子兩代人的力量。這種辦學精神,是值得稱頌的。

烈丞先生的高尚品德和清廉作風,也令人十分敬佩。

社會評價

魏烈丞先生教育業績卓著,馳名中州大地。

他一生從事教育事業,貢獻頗多,特別對女子教育,終生致力;不僅大力提倡,而且親自辦學,前後歷任河南私立第一女中,省立女中,開封女師,信陽女師,開封梁苑女中五所中等女子學校校長,長達十餘年之久,對河南女子教育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他的品德和業績,為廣大教育界人士所景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