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期獵

魏文侯1與虞人2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

(注釋:1.魏文侯:戰國時魏國國君,在諸侯中有美譽,曾任西門豹為螂守。2.虞人:掌管山澤的官)

(1)解釋文括弧的含義。

1.魏文侯與虞人{期}獵(約定) 2.是日,飲酒樂,天{雨}(下雨) 3.乃往,{身}自罷之(親自)

(2)翻譯下面的句子。

豈可不一會期哉?(難道能夠不遵守約定的時間嗎?)

(3)從一個角度概括這則寓言的思想意義。

言必行

譯文

 戰國時期,魏國開國國君魏文侯很講信用,因而贏得了大臣和百姓的愛戴。
有一天,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約定好次日午時到狩獵場打獵。那天,宮中飲酒,喝的很開心,天上下起了雨(早朝後,得知國力逐漸強盛,魏文侯心情十分舒暢,於是下令擺上酒宴款待群臣。酒過三巡,大家喝得興高采烈,酣(hān)暢淋漓突然,魏文侯帶著幾分醉意問道:“午時快到了吧?”左右回答:“是。”)魏文侯急忙命令左右撤下酒席,叫人備車趕往郊外的狩獵場。大臣們一聽,齊聲勸道:“今天喝酒這么歡樂,天又降大雨,不能打獵,大王何必冒著雨白白去一趟呢?”
魏文侯說:“我已經跟人約好了,現在他們一定在郊外等我。雖然現在很快樂,怎么可以不堅守約定的(打獵)時間呢?”文侯於是前往,親自停止了酒宴,魏國從此變得強大。

人物

魏文侯(?一前396),名斯,戰國時期魏國的建立者。公元前445至前396年在位。
開口相約,是一件最簡單不過的事,但要信守約定、踐行約定,就不那么容易了,只有誠信之人才能夠做到的。守約是誠信的要求和表現,魏文侯信守約定,冒雨期獵,體現了他的誠信。君王的誠信對一個國家是至關重要的,魏國能成為當時的強國,與魏文侯的誠信應不無關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