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可紅

來自河北的民營企業三信金屬結構有限公司(下稱三信公司),在2004年承接了直徑50米的射電望遠鏡天線工程。 多年來,作為衡水市民營高科技企業,三信公司堅持產業報國,走出了一條跨越發展之路。 在三信的兩年中,比大學三年學的還多,我很榮幸在這樣的企業,因為真正看到了自己的成長。

魏可紅,男,1972年1月出生,大專學歷,現任河北三信金屬結構有限公司總經理。該同志曾參與創辦三信公司,公司現已發展成為出口創匯和國際接軌的集團化公司,幾年來完成了多項天線雷達工程,2004年又承接了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2007年嫦娥工程”地面系統部分。先後與德國、美國等國際大公司合作,2005年創收產值達2.6個億。先後被評為“河北省第七屆傑出青年企業家”、衡水市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魏可紅 1972年1月出生,大專學歷
現任河北三信金屬結構有限公司總經理
魏可紅是河北省青年聯合會委員,衡水市工商聯常委,衡水市鐵塔商會常務副會長,景縣政協常委,衡水市中小企業系統行風建設監督員
自1993年踏入公司起,主要負責公司技術和工程開發,探索和開發市場。2000年參與開發設計了輕鋼多功能移動式機房(輕鋼結構活動房),鋼結構廠房,被省科委評為科技進步二等獎,2002年被衡水市人民政府授予“重點建設先進工作者”稱號;2003年被全縣評為“十大傑出青年”,被評為“抗擊非典先進個人”。 經過十餘年的艱苦奮鬥,三信公司已從過去的人員不足50人,年產值200萬元,占地不足60畝一舉發展成為公司員工近1200人,年產值兩億元,固定資產超過8000萬元的集金屬結構產品研究、生產製造、市場開發為一體的股份制集團化公司。為解決農民就業、增加收入、發展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做出突出貢獻。 三信公司以製作通信鐵塔起步,長期以來,製作安裝中國聯通的鐵塔,三信鐵塔遍布全國各地。近年來,公司在鞏固鐵塔生產的同時,瞄準輕鋼結構、網架結構的巨大市場潛力,與中國建築科學院、上海同濟大學聯合開發了輕質鋼結構和輕質夾芯產品,不僅如此,公司還實現了輕鋼向重鋼的轉變和進軍軍品的計畫,可以說,公司已完成了保鐵塔、扶輕鋼、乾軍品的初期目標,並且通過近兩年的鍛鍊已日益走向成熟。 三信公司2002年底加入河北建工集團,承攬其下的所有鋼結構工程,2003年企業依託強大的資源(信息、人力、技術等)優勢,大力進軍煤炭行業,先後承接了幾個大型工程項目,完成了前所未有的高難度高層建築工程,與美國賽吉滿、澳大利亞約翰芬雷、德國申克、美國krs等國際大公司合作完成了內蒙古烏蘭木倫選煤廠、上灣選煤廠、唐山東歡坨選煤廠等十幾個高層鋼結構工程,契約總金額近2億元。2005年鋼結構製作經驗已日益豐富,公司日益成熟,與德國GEA公司合作了西門子發電廠鋼結構製作,與美國賽吉滿公司合作出口加拿大的鋼結構製作,產品開始打入國際市場。 軍品工程,2003年完成了天線樓工程,緊接著又承接了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2006年嫦娥奔月計畫”地面系統部分――直徑50米天線工程,此工程是“嫦娥工程”的基幹工程,是國家最大的通信遙控研究所中電集團54研究所設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使用的產品項目,該天線已納入國家重點科研項目。 04年7月23日中科院院士、嫦娥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上海天文台副台長等人來三信公司認真察看國家航天工程50米天線建設項目後,連聲讚嘆。此項目充分體現了三信公司的實力和全體員工的技術水平。 我們始終重視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高薪聘請了有經驗的專家和技術人員,負責公司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工作,為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我分別在清華大學“公司治理與資本運作”研修班和北京大學“高級經理人研修班”學習深造;為提高幹部及員工素質、增強技術、擴大知識面,有計畫、有組織地安排領導幹部及職工到外地培訓學習;為了實現管理創新,組織領導幹部學習《人本管理》知識。 多年來,公司一直堅守“質量第一、規範管理、顧客滿意、持續改進”的質量方針。2000年公司順利通過了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並嚴格按ISO9002質量標準要求進行科學化的管理,於2002年底通過國軍標質量體系。 “靠質量求生存,靠信譽求發展”,公司以其較高的質量和良好的信譽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讚譽:1997年被衡水市人民政府評為“三星級明星企業”;被河北省鄉鎮企業局評為“全國鄉鎮企業安全生產綜合治理達標單位”;被中國工商銀行衡水分行評為“一級資信企業”;連續被衡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評為“重契約、守信用單位”;連續被中國農業銀行河北省分行評為“AA級信用客戶”;04年被列為衡水市重點扶持的“鷹”型企業及景縣十強企業。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榮獲建築企業二級資質證書,河北省科技成果證書(輕型鋼結構活動式廠房),河北省建築安裝企業資格證書等。同時,公司還多次得到各級領導的關懷:2002年省委書記王旭東、副省長宋恩華到公司視察、指導,並給予高度的評價。 在取得成績發展自我的同時,我們不忘社會各界對公司的支持,積極支持當地建設,為當地修路捐款30萬元,為建廣川學校辦公樓捐款20萬元,在非典時期捐款10萬元,為衡水中學貧困學生捐款2萬元,我公司被衡水市委評為“捐資助學先進單位”。 三信公司始終秉承“用心構建、以信致遠”的經營理念,傾情營造“信”文化,即:信譽、信用、信義:用戶是企業的衣食父母,要以用戶為上帝,重承諾,講誠信,永遠對用戶講信譽;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對社會各界要講信用;企業內部要團結一致,形成團體凝聚力,匯集點滴成大浪,內部之間要講求信義,彼此信任,相互理解。“三信”是企業的靈魂,它塑造了企業的形象,提升了企業的信譽,推動了企業的發展,使企業實現了可持續性發展。 當然,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也離不開公司員工的協力支持,團結合作;公司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員工關係融洽,相互之間彼此信任,相互理解。“三信”是企業的名稱,企業的靈魂,企業的品牌,它塑造了企業的形象,提升了企業的信譽,推動了企業的發展,使企業實現了可持續性發展。 雖然在過去的幾年中,三信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我也隨著三信的發展而逐步成長,但是那只能證明過去,三信的將來,還需要我及我的員工更加努力的去創造。在成長的過程中,缺點和失誤還很多,經驗還不足,前進的路還很長,我們仍需努力,開拓自我,完善自我,在不斷的發展壯大過程中,以更堅強的信念更努力的工作來回報社會各界的支持,共創三信美好明天。
從神五、神六到嫦娥一號,中國眾多民營企業始終在鍥而不捨地搜尋進入航天產業的機遇。 大到50米直徑的天線,小到防爆配電箱――嫦娥一號工程有部分配套產品都來自民營企業。這種新變化的出現並非偶然。10月18日,國防科工委正式發布《航天發展“十一五”規劃》:“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鼓勵社會資金進入航天科研、生產、商貿領域”。由此,民營企業介入航天產業有了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來自河北的民營企業三信金屬結構有限公司(下稱三信公司),在2004年承接了直徑50米的射電望遠鏡天線工程。位於北京國家天文台的射電望遠鏡是地面套用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集衛星數據接收和射電天文觀測於一身。
三信公司的創始人魏可紅是中學教師出身。他在1993年下海,看準了剛剛起步的無線通訊業務。早期的三信公司以通訊塔作為主打產品。
據三信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曲保成介紹,50米天線是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54所負責研製的。研製成功後進行項目招標,挑選企業建造。三信公司因為各方面符合54所的技術要求,在招投標中勝出。
三信公司能中標的一個重要技術保證是,聘請了原成都784廠(老軍工企業)的技術人員,“他有軍工研究、生產方面的經驗。”曲保成表示。
自三信承接了這個天線工程後,中電集團54所的質檢、安全方面的專家,多次到三信公司來檢查,並進行技術指導。2004年7月份,中科院院士、嫦娥工程的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親自帶隊到三信公司實地考察。
曲保成告訴記者,建成後的天線直徑為50米,是亞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天線工程,整個建設工期一年多,在2005年10月20日進行了吊裝。如此複雜的工程一次吊裝成功,“在亞洲是第一次,世界上能做到這樣的國家也為數不多。”曲保成說。
為了能夠接收從遙遠的嫦娥一號衛星上傳來的數據,地面套用系統建設了兩座國內最先進的深空探測地面站:密雲地面站和昆明地面站。其中密雲的50米射電望遠鏡天線正是由三信公司製造。
因為承接嫦娥工程中的重要部件,三信公司得以在2006年7月通過國家二級保密資格認證,然後在今年的7月又獲得了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正式成為航天科工產業中的一員。
三江公司的起重機
大多數參與航天產業的民營企業,並沒有如三信公司這樣的機緣,它們的產品離航天核心繫統仍很遙遠,只套用在整個航天工業的外圍。
成都三江起重機製造有限公司(下稱三江公司)是成立於2003年的一家民營企業,這家公司在2005年成為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供貨商。
因為靠近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江公司在2005年便獲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進行防爆變頻起重機的招標,“這正是我們公司的主打產品,有技術優勢。”該公司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當年有很多國有的企業參與競標,但三江公司的產品因為性價比高而被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選中。
三江公司提供的起重機價格,“大約幾十萬元一台,總價接近1000萬。”三江公司稱,這些產品經過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總裝設計院、裝備部專家們的檢測評定,一次性驗收合格。
而三江起重機的零部件提供商,正是在航天領域經營多年的溫州民企德力西集團。德力西的輸配電產品,曾廣泛套用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在生產過程中,三江公司向德力西防爆電器有限公司訂購了10台BDMX-T防爆配電箱,用於生產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所需產品。
2005年9月,應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要求,德力西防爆電器公司派遣1名工程技術人員與三江起重機製造公司工作人員一道前往西昌提供技術指導。
據德力西集團方面介紹,在西昌的半個月裡,德力西技術人員進入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加注車間,對產品進行了全方位的檢測和調試,保證了產品的正常運轉。
國防大學國防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庫桂生少將說,“民參軍”大部分是做核心軍工企業的配套生產,分為一級、二級、三級配套。民營企業的產品目前只處在三級、四級配套的層面。一級配套的產品還是核心的國有軍工企業。航天工業的情況也大體相同。
即令如河北三信公司承建的射電望遠鏡天線,雖然是重要部件,也屬於三級配套了。庫桂生少將說,嫦娥工程由五個大的分系統組成,每個分系統下面還有若干個小分系統,這些都是由國有的核心科研機構或企業生產,民營企業還無法進入。
民企的機遇
對於民企而言,各類軍工領域中最具誘惑力的仍然是航天產業。這個產業對高科技公司的帶動作用,才剛剛體現出來。
中國探月計畫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曾指出,美國阿波羅登月計畫一共花了256億美元,約合現在2000多億美元,導致了一大批科技工業群體的誕生,帶動了20世紀二十多年的全部高新技術的發展,投入產出比是1∶14,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國家航天局局長孫來燕說,“航天產業概括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衛星製造、發射服務、地面設備製造、衛星套用及運營服務。我們在推進航天產業化的進程中,要將衛星套用及運營服務業的發展作為重點。”
按照庫桂生少將的分析,前三個方面因為涉及到國家的核心技術領域,民企還很難參與;但衛星套用服務的範圍廣泛,這方面的軍民兩用產品是民企未來的機遇。
今年8月2日,國防科工委印發了《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防科技工業建設指南》(下稱《非公指南》),將“民參軍”的參與範圍公之於眾。
《非公指南》規定,“非公有制企業可以採取多種方式與軍工企業合作,參與軍民兩用高技術開發及其產業化發展。”這包含了航天領域的衛星套用及服務。
在我國航天領域,很多高科技方面的重要原材料、元器件仍然相當匱乏,歐美方面對這些產品的出口限制很嚴。現實情況是“從國外採購成本高,國有企業自行研製時間長,”庫桂生說,“從民企中採購符合軍方標準的軍民兩用產品是實惠的選擇。”
軍隊的採購乃至航天集團的採購,推動了一批高科技民企的發展。尤其在GPS套用發展中,民營企業找到了自己的機會。
測繪行業的隱形冠軍――南方測繪(集團)公司已從軍兩年。這家以GPS設備為主打產品的民營企業,在相關領域的技術做到了全球第四,中國第一。
孫來燕在10月11日的線上訪談中表示,國防科工委積極引導多方投資發展衛星套用產業。“國家或各級地方政府對具有產業化前景的重大衛星套用項目,將給予投資補助或貸款貼息。”
“成功了!”10月28日上午,在衡水市景縣廣川鎮河北三信金屬結構集團有限公司總部,伴隨著亞洲最大的全方位可轉動65米射電望遠鏡在上海天文台正式落成儀式隆重舉行,三信人盡情地揮灑著盈眶的熱淚,宣告著發自內心的自豪。3年零10個月,他們用科技點燃火花,憑創新照亮未來,圓滿完成了射電望遠鏡的製造、安裝,為國家贏得了榮譽!
多年來,作為衡水市民營高科技企業,三信公司堅持產業報國,走出了一條跨越發展之路。三信公司總經理魏可紅介紹說,從2004年起,他們承接了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2006年嫦娥奔月計畫”的地面系統部分――直徑50米的射電望遠鏡天線工程。該項目是嫦娥一號探月計畫的基幹工程,由兩萬多個零件組成,每一個部件的製作精度誤差必須限定在一毫米之內,其科技含量高、製作難度大、要求精度高、製作周期短、資金投入大,在亞洲乃至世界都是少有的。在魏可紅帶領下,三信公司以過人之舉,製造的2萬多零部件一次達標,在安裝現場又是一次吊裝成功,創造了奇蹟,為我國民營企業贏得了口碑。因承接嫦娥工程,三信公司順利通過國家二級保密資格認證,獲得了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成為航天科工產業中的一員,一舉成為全省唯一一家擁有國家二級保密資格和擁有武器科研生產許可證的民營企業。
據上海天文台射電望遠鏡項目總工程師范慶元介紹,這台巨型射電望遠鏡,口徑達65米,一共14圈,其高70米,重2600多噸,占地面積相當於8個籃球場大小,可以觀測到100多億光年外的天體,清楚地聽到來自宇宙深處微弱的射電信號,精確跟蹤高軌地球衛星、探月衛星和深空探測器。由於用1008塊面板拼裝起來,並且是可動的,前後可進行15毫米調整,並保證精度達到全面板0.1毫米,部分面板達到0.08毫米,難度舉世共知。基於過硬實力累積的獨有生產技術優勢,三信人成就了這項彪炳史冊的宏偉事業。
魏可紅總經理深有感觸地說,“繼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之後,月球探測工程作為中國航天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是我國航天技術和空間科學高速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是綜合國力的實際體現。能參與到如此重大的工程中來,是衡水民營科技型企業的驕傲!”魏可紅進一步說,通過參與國家航天事業,大大提升了公司企業文化,增強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他們實現產業報國提供了堅實保障。
日前,由河北三信集團金屬結構有限公司承接製作安裝的高70米、重2600多噸的“亞洲第一,全球第四”的65米射電望遠鏡天線在上海佘山完成了立體一次性成功吊裝。這是繼2004年,他們在承接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嫦娥奔月”計畫,直徑50米的射電望遠鏡天線工程之後的又一重大突破。該工程的設計、製造不僅國內領先,而且其吊裝、安裝實現了國內首例高難度、關鍵性的大型拋物面天線空中精確定位對接,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紛紛給予祝賀,高度評價三信公司為我國航天事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讚揚他們為我市乃至河北贏得了榮譽。
經過十餘年的艱苦奮鬥,三信集團已從過去的年產值200萬元,占地不足60畝一舉發展成為固定資產超1.5億元的集金屬結構、起重機產品研究、生產製造、市場開發為一體的股份制集團化公司。早在2004年,他們在承接“嫦娥一號”探月計畫的基幹工程,直徑50米的射電望遠鏡天線時,所製造的2萬多零部件製造精度全部限定在1毫米之內,並且全部達到國際標準。上海射電望遠鏡項目,其主反射面口徑65米,相當於8個籃球場地,而且全方位可轉動,不但涵蓋了射電天文研究的全部厘米波波段和部分毫米波波段,同時配備高靈敏度接收機系統,該天線猶如“千里眼”、“順風耳”,能清楚地捕捉到來自宇宙深處微弱的射電信號,觀測到100多億光年外的天體,對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具有巨大意義。
三信集團董事長魏可義介紹說,上海65米射電望遠鏡自2010年3月19日正式開工以來,他們先後完成了42米直徑無縫軌道焊接、6組12個方位滾輪的吊裝、方位座架結構安裝、天線主反射面背架結構拼裝及促動器安裝等工作。今年3月,他們成功將重達416噸的天線俯仰機構吊至天線座架上,完成了俯仰機構180度安全翻轉。國家科學院院士、著名天文學家葉叔華、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張嘉浩等評介說,該天線工程科技含量高、製作難度大、要求精度高、製作周期短、資金投入大,在亞洲乃至世界鮮有。
4月17日吊裝當天,三信集團董事長魏可義、總經理魏可紅等親自坐鎮指揮。在現場,他們用600噸和1000噸兩輛大型吊機將望遠鏡天線主反射體抬離地面,緩緩升至39米,再沿著規定的路線,向天線座架方向緩慢前進40多米到達安裝位置,通過吊車的平移與天線座架的鏇轉,實現精確定位,整個吊裝過程持續近5個小時。至此,為時兩年加工製作的65米射電望遠鏡天線露出了真容。吊裝成功的訊息傳到公司後,三信集團全體員工臉上洋溢著喜悅和自豪,對三信公司輝煌的明天充滿了信心和希望。該工程的成功完成,標誌著三信公司有能力和有實力承接國家或軍事重點項目,全體員工對以後承接更大口徑天線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多年來,三信集團一直堅守“質量第一、規範管理、顧客滿意、持續改進”的質量方針。2000年公司順利通過了IS0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並嚴格按IS09002質量標準要求進行科學化的管理,2002年國軍標認證也已通過。靠質量求生存,靠信譽求發展,三信集團以較高的質量和良好的信譽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讚譽。再次完成我國航天事業重大工程,充分體現了三信集團的實力和全體員工的技術水平,也標誌著三信集團的技術實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為以後承接其他超大型工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信人表示將再接再厲,團結奮進,紮實工作,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爭取再創輝煌。
國慶大閱兵航空機動雷達衡水三信公司裝配該公司曾成功完成“嫦娥工程”航天射電望遠鏡
自2007年完成亞洲最大的“嫦娥工程”射電望遠鏡項目後,衡水市鐵塔重鎮廣川的河北三信金屬結構有限公司再憑超強實力參與裝配新中國成立60周年閱兵式上航空機動雷達車而再次揚名海內外,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60周年國慶大閱兵,雷達裝備由幕後走向台前,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在預警探測領域武器建設的新成就。這也是機動雷達車方隊第一次參加國慶閱兵。 
三信公司是我省集金屬結構產品研究、生產製造、市場開發為一體的龍頭公司,在鞏固鐵塔生產的同時,瞄準輕鋼結構、網架結構的巨大市場潛力,與中國建築科學院、上海同濟大學等聯合開發了輕質鋼結構和輕質夾芯系列產品。在成功形成產業後,三信公司又成功實現從輕鋼向重鋼轉變,並成功進入軍工行業。2007年三信公司,因成功承接了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2007年嫦娥奔月計畫”地面系統部分――直徑50米射電望遠鏡工程名海內外,成為廣受矚目的民營企業。近年來,三信公司成功邁入了石油、煤炭、建築、兵器等多領域,成為河北省唯一一家獲得二級保密資質認證和《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此前,在國家“神舟”、“嫦娥”系列太空飛行器的研發發射方案中中,也都能看到“三信”的身影。
省優秀青年企業家,三信公司總經理魏可紅介紹說,三信公司作為鋼結構行業的龍頭企業,產品裝備能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國慶閱兵大典做貢獻,倍感榮耀。公司上下在接到任務後,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圓滿完成了數輛航空機動雷達車生產製作任務。儘管時間緊,任務重,但是大家還是出色完成了任務,為國慶交上了一份圓滿答卷


第七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候選人

魏可紅 衡水市三信金屬結構有限公司總經理
河北三信: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走進河北三信集體機械裝備項目系
多少叱吒風雲的企業,多少輝煌一時的商業奇蹟,都在中國經濟發展的長河中,興起、隕落了……他們成為被經濟學者、管理專家研判的案例,對他們起伏命運的說明林林總總,但是有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大廈之立緣於柱石,大廈將崩,終毀於內。人心聚散是一個企業興盛與衰亡的最明顯徵兆,三信企業歷十餘年之發展,仍如朝日初升,光芒四射,嫦娥伴飛、國慶獻禮,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發展奇蹟,探尋其中的原因,廣聚人才,員工齊心,是他們一個重要的原因。今天,只從該企業的機械裝備項目的起步與發展進行透視,同樣也可以窺見一斑。 2010年春節前的一天,南國少見的白雪,錦團般飄飄散散地落著,與本來就秀麗的江南風光相映照,顯得更加旖旎,一個來自北方的企業家沉思著望著窗外,他就是魏可紅,這也是他第三次來到寧波約請專家及其團隊北上了,他不知道能否成功,但是他有足夠的時間與耐心來等,雖然窗外已經響起了春節前的爆竹聲。同樣的等待也發生在河南中原聖工起重機廠,他需要與這個企業的聯繫與合作,他唯有的資本就是在與這家企業多年交往中留下的良好印象,與真的想乾一番事業的真誠。 正是這樣的不懈努力,一支由3名專家帶隊組成的三信重型機械設備專家團隊終於成形了,三信機械設備項目終於在燕趙大地上拔地而起。這些來自國內一流重工企業的專家及團隊,為三信這一項目帶來了先進的技術與管理。巨變中的三信機械設備如春花遇雨般,怒放著、璀璨著…… 這些專家在三信也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熱情與溫暖。團隊專家之一,該項目總經理高少卿對記者說,“魏總對我們的照顧真是細緻有加,高規格的專家宿舍、水、電、暖,空調、電視、電腦一切齊全。為了使大家有個好體魄,公司還專門為我們設立了健身房,工作之餘可以很好地健身。不僅如此,公司怕我們想家,還每逢節日若有不能回家的人,公司都統一組織娛樂節目。魏總還經常和大家聊天,遇到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及時解決,很多你想不到的地方,他都想到了;遇到有的員工心情不好時還給予寬慰。當然更重要的是,公司對我們每一個人都充分信任,給予放權。如今,我們的團隊很多人都已經成為這一項目的重要領導。我們在三信有一種能夠乾一番事業、充分發揮自己能力與價值的自豪!” 其實,不僅從南方而來的團隊有這樣的感覺,就是該公司本地的員工也有這樣的感覺。三信的管理是很嚴格,從上班到崗到操作流程,再到下班回家,每一個細節都有嚴格的規定。特別是一些涉及安全步驟,有一點點做得不好,都會給予嚴格處理,如開除、待崗等。每個人上崗之前都要將各種安全制度、操作流程了解一清二楚,否則不得上崗。儘管如此,大家心裡還是很理解,因為這關係多少家庭的溫暖與幸福,特別是在這樣的重工企業,稍不注意就會引發惡性事故,三信能夠保持多年無重大傷亡事故,也得益於鐵的紀律。 雖然規章制度嚴厲如此,但是記者從該公司員工的口中聽到的卻更多是家一樣的歸屬感和集體的榮譽感。配料車間的小林是景縣廣川鎮人,他來到三信集團已經5年了,去年才轉到機械裝備項目。他說:“在三信上班,比別的公司上班工資待遇要好,而且從不隨意剋扣工資、獎金,即使偶爾公司有資金緊張的時候,魏總也是想盡各種辦法將錢發到大家的手裡。有的員工家裡有了困難,公司管理者總是挺身而出,給予幫助。在工作中,公司賞罰分明,總會使每一位上進的員工得到應有的職位,正如公司的文化,只要你肯為公司創造價值,公司就要為你實現價值,我們一起的好幾個朋友,由於工作出色,已經成為車間主任。”技術科的小趙說:“在這裡,公司總是給我們定期培訓,與眾多的專家一起協作,我是機械專業的大專生。在三信的兩年中,比大學三年學的還多,我很榮幸在這樣的企業,因為真正看到了自己的成長。”據了解,三信為了更好地豐富員工的生活,還經常組織各種文化活動,如聯歡會、籃球賽,甚至帶領員工去旅遊。 三信的員工是驕傲的,他們以自己能夠成為這樣的企業里的一員由衷地感到榮耀,特別是嫦娥飛天的時候,很多員工興奮地告訴周圍的人,那與嫦娥招手相望的射電望遠鏡天線就是三信集團生產的。今天,該企業機械裝備項目的員工同樣驕傲,因為他們總在刷新著生產與銷售的記錄,他們感到了這個企業跳動著的青春血脈,他們也看到了無限寬廣的未來。 現在,就業有個怪現象,大學生畢業的很多,願到基層來的很少,但是三信是個特例,僅以機械裝備項目而言,到這兒來的大學生占到了工人的15%。這在農村的企業中,特別是重工企業中,真的是一個比較高的比例。魏可紅說:“只要是人才,三信集團就要想方設法把他留下來,發揮他應有的才能。我感謝我的每一位員工,是他們賦予了我們企業內涵,賦予了我們企業精神與力量!”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沒有對人才的熱愛與真誠,沒有對員工發自內心的關心與關愛,怎有三信今天昂首闊步的姿態?朝發夕至,三信正踏歌而來! 大河浪去濤聲在,故地千年有遺風。景縣廣川,董子故里,名貫千秋的儒學大師董仲舒也許不會想到,他會如此深遠地影響到一個國家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他同樣不會想到,在2000多年後的今天,他的故里會誕生一個叫鐵塔的輝煌產業,一個人數如此眾多的企業家群體,那么,他尊信尚義的大儒遺風是否得到了應有的繼承與發揚呢,生長在這裡三信企業又受到董子遺風怎樣的影響?敬請關注《走進河北三信集團機械裝備項目系列報導之五》。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