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色百合

魅色百合

魅色百合,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來源於荷蘭,北京植物園有種植。

基本信息

概述

魅色百合,學名 Lilium enchantment,又名“荷蘭百合”,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來源於荷蘭北京植物園有種植。

形態

特徵:株高40-60厘米。直立,鱗莖球形或扁球形披針形,全緣,無毛,散生。單生於短花梗
上,喇叭狀,橘紅色,向上直立,花瓣向外翻卷,花顏色有白、粉、黃、橘等,花期5-6月。蒴果,黃褐色,果期9-10月。

習性

性喜光、耐寒、耐旱,喜深厚、肥沃土壤;花艷、花大,花朵挺直向上或彎曲向下,特別美觀。葉片油綠髮亮,像蠟制一樣,觀賞性強。宜生長於疏鬆的沙壤土。播種或分植鱗莖繁殖。

繁育

西方人一直把百合當作聖潔的象徵。到了12世紀,智利法國還把百合花作為國徽圖案。18世
紀後,美國產的百合始傳歐洲中國原產的百合也相繼引入歐洲。從此,百合在歐美庭園中成為重要的球根花卉。19世紀後期,由於百合病毒病的蔓延,使大多數百合品種面臨滅絕的危險。到20世紀初,歐洲利用原產我國的岷江百合(Liliumregale)進行雜交育種,培育出許多適應性強的新品種,從而使百合在世界園林中重放光彩。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歐美各國相繼掀起了百合育種的新高潮,選出了許多新品種,為百合的產業化創造了條件。至今,百合已成為世界主要的商品花卉。在歐洲,荷蘭百合的年銷售額達到1.45億美元,列切花生產的第四位;弗拉明戈國際(FlamingoInternational)公司和馬爾特·贊德(MartZand)公司每年推出百合新品種,推動了荷蘭百合的產業化。
19世紀荷蘭人從中國引走了多個百合野生品種。經過多年雜交,荷蘭農業培育專家培育出百合當中的世界名品香水百合。100多年前在我國生長的百合,100多年後它的雜交品種卻成為荷蘭人賺取人民幣的工具。這兩年中國幾乎每年從荷蘭進口種球8000萬顆以上。

用途

優良庭園花卉,可用於花壇、花徑種植,也可在草坪叢植,花枝可供切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