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螺村

高螺村

高螺村總面積約4平方公里,隸屬於汕尾市海豐縣,高螺村是大湖鎮最大的自然村,因聞名粵東地區的鐘氏祖墳“螺地”向天螺而得名。高螺村座落在現在的東溪水閘右前方約一公里。右離赤坑鎮的大化村約4公里,背離赤坑鎮的沙大村約5公里。前離大湖鎮約有7公里。水泥路從赤坑至大化到高螺或從赤花至沙大到高螺都可,交通方便。 高螺村約於明末清初建居。最初是陳氏在南小後山座西向東建厝,後來鍾氏在現在的村中心建居、金氏在北大後山下建居。清代以後,謝、李、蔡、黃、佃、林、鄭相繼到高螺。鄭氏主要來之陸豐縣的下英村。現在高螺有13姓:鄭、金、王、謝、李、鍾、黃、蔡、佃、林、莊、曾、洪。鄭氏為大姓,人口占70%以上。高螺村最多曾居住人口超過四千人。改革開放以來,多數人到深圳、香港、廣州、海豐、汕尾居住,現在高螺常住人口不到二千人。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高螺村屬海豐縣大湖鎮一個村委,聚落坐西向東,三面環水,面向東溪,當地稱為印江,與陸豐上英鎮隔江相望。2016年,全村有620戶,3941人,面積8.7平方千米,年人均純收入約為5800元。經濟收入主要以吊養蚝為主,有養殖面積86.67公頃。“高螺蚝”馳名中外,有“海洋參”之稱。

高螺村的風水

高螺村三面環水是濕地,濕地隨海潮 漲落,一面陸路通大化村。60年代建東溪水閘將海水與河水隔開,保護了大湖、赤坑、可塘、陶河、城東、附城近河的潮田不受颱風潮水影響。現道路可直通沙大、赤坑、海豐。高螺村容貌整體座辛山朝乙向,背有南北小後山、前左青龍山有家山、鼎山、右白虎山有獅山、紅花山;高螺村前有眼鏡湖,有一壠自然的護湖堤叫‘埔壠’

作物

高螺,水田多旱地少,以一年一造的潮田(高螺人稱鹹田)為主,年情好時,石城、大圍、溫仔、膠定港四圍金黃一大片,秋風吹過金浪起伏,眼底盡收豐年景色。

近年來,因颱風、暴雨等氣候因素,高螺少有好年情。

高螺村的特產

高螺村的特產:蚝、蝦、蟹、魚。

高螺蚝在每年的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春節前後)收成,是高螺人家除夕夜不可少的一道菜。蚝的特點,肉厚肥、耳短、甜脆;高螺地處東溪出口前沿,有東溪蝦之稱,蝦肉硬、入口香、甜、脆,主要有九節蝦、白蝦、花蝦、草蝦;高螺蟹在八月至次年三、四月都有重皮(殼雙重)、蟹黃飽、肉滿,入口香、甜、脆;高螺溪魚肥香滑無土味,主要是膏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