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涼古郡遺址

隋廢郡為縣,此城即為電白縣城。 自唐到明,舊城一直是電白縣城。 元朝大德八年前,舊城又曾是州路的治所。

高涼古郡遺址

位於廣東省高州市長坡鎮舊城村,是高州市目前已查明的最古老的城池。舊城有古老的城牆和文物,有全市最古老的冼太廟,還流傳著許多關於冼太夫人美麗的傳說。現在這個高涼古郡遺址己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當地府縣誌記載:舊城原為電白郡、縣治所。南朝蕭梁時代(公元503—557年)置電白郡,建郡城於此。隋廢郡為縣,此城即為電白縣城。唐大曆十一年(公元776年)高涼郡(有時稱高州)治所從良德遷電白(亦即今長坡舊城)。自唐到明,舊城一直是電白縣城。元朝大德八年前,舊城又曾是州路的治所。大德八年後高州路從舊城徙遷茂名(今高州市區)。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高州路改為高州府,高州府管轄茂名、信宜、電白、化州、廉江、吳川六縣,府城仍在長坡舊城(同時是電白縣城)。明朝正統年間,舊城曾毀於賊寇,旋修復,直至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電白縣治所才遷至神電衛(即今電白電城),高州城治亦遷治茂名(今高州市區)。並劃舊電白城附廓和北部的朗韶、地安、懷德等六鄉屬茂名。從此,這座城池屬茂名縣,稱電白堡,百姓則叫它為“舊城”。從梁至明,舊城作為州、郡、縣近一千年。關於電白縣城遷徙的原因,據舊府志說:“縣在萬山中,逼近雲爐大桂等賊巢,明成化四年,僉事陶魯以山寇雲擾為由,奏請朝廷,始移縣治神電衛,廢舊縣為堡。”舊城由於長期是州、府、縣治的所在地,是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所以舊城遺址現存的古蹟不少,東有三官山,龍脈盤旋;西有鰲魚吸水,鑒水如練;北有寶鴨穿蓮、石狗銜煙;南有石井生蓮,大謝通天,不愧物寶天華,人傑地靈之所。現在城址猶存,古城結構依稀可辨。城垣有內外兩重,呈“回”字形,東、西、南、北四個城門的遺址還很清楚。內城縱橫約200米,西北角還有—段約6米高的土城。外城約一方市里,北段的城牆也保存完整。在內、外城之間有東、南、西、北四條城壕(即護城河),且內、外城之間的距離也是不相等的。南、北、東三面距離較寬(約80米),而西面兩城相距僅30米左右。城牆都是挖四城壕的泥土築成的。城牆兩邊夾以磚石,現在城內各處,城磚俯拾皆是。舊城遺址歷史悠久,史跡豐富,它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個文物資料倉庫,對研究自南朝到明清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有著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