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結構材料

高性能結構材料

高性能結構材料是支撐航空航天、交通運輸、電子信息、能源動力以及國家重大基礎工程建設等領域的重要物質基礎,是目前國際上競爭最激烈的高技術新材料領域之一。
在傳統材料改性最佳化方面,通過對鋼鐵凝固和結晶控制等基礎理論研究,發現冶金過程晶粒細化調控可大大提高鋼材強度,發展的新一代鋼鐵材料的強度約為目前普通鋼材的一倍,研究成果已部分套用於汽車、建築等行業,被國內冶金界認為是推動鋼鐵行業結構調整、產品更新換代、提高鋼鐵行業技術水平的一次“革命”。
在高性能陶瓷部件方面,我國解決了耐高溫、高強、耐磨損、耐腐蝕陶瓷部件的關鍵製備技術,在鋼鐵工業、精密機械、煤炭、電力和環境保護等領域得到套用;研發出具有優異耐沖蝕磨損性能的煤礦重質選煤機用鏇流器陶瓷內襯、潛水渣漿泵用耐磨陶瓷內襯,已在黃河治理中得到批量套用;研製的碳化矽泡沫陶瓷過濾器可替代氧化釔部分穩定氧化鋯過濾器,用於不鏽鋼鋼水的過濾。
在輪胎用稀土順丁橡膠的工業化技術方面,完成了關鍵技術的突破,實現了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提升。與傳統的鎳系順丁橡膠相比,稀土順丁橡膠的疲勞壽命提高50%,耐久性能提高32%,高速性能提高54%,表面溫度降低20℃。
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的技術研發突破了30年來我國不能規模製備軍用碳纖維的瓶頸,為國防建設提供高性能碳纖維,並進入規模化生產。國產碳纖維複合材料已開始套用試驗。
在低燒蝕率碳/碳複合材料及整體噴管研製方面,先後突破了準三維碳纖維預製體成型技術、大尺寸坯體製備技術、大尺寸預製體化學氣相滲透增密技術、功能複合梯度塗層技術。碳/碳化矽複合材料關鍵技術取得創新性突破,實現了在1650℃氧化工作環境的大尺寸構件變形控制。鈦鋁金屬間化合物材料的研發使 我國完成了新一代主戰坦克2台份渦輪增壓器動力整機100小時考核,實現了發動機熱端轉動部件試車“零”的突破。
複合功能薄膜浮法線上製備技術及新型節能鍍膜玻璃的開發打破了我國此類產品一直依賴進口的局面;通過壓力溫度雙重誘導與原位快速整體化,使高可靠性陶瓷部件批量化成熟關鍵技術級裝備取得了創新性突破;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制各及關鍵技術取得創新性突破,成功套用於“神舟5號”、“神舟6號”系列飛船等高端產品的關鍵部件;高溫超導材料及套用研究掌握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鉍系高溫超導長帶和線材產業化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本材料摘編自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中國科技發展60年》一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