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廟鄉[河南省南陽市高廟鎮]

高廟鄉[河南省南陽市高廟鎮]

高廟鎮黨委、政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和帶領全鄉廣大幹部民眾,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搶抓一切有利於發展的機遇,按照瞄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體目標,明確結構調整和項目建設兩個重點,培育小辣椒種植基地,食用菌種植基地,大牲畜養殖基地,加快農業產業化、民營經濟發展和綜合環境最佳化進程。著力抓好農業結構調整、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小城鎮建設,民營經濟等關鍵性工作,進展較為順利。 2018年2月13日,宛城區高廟舉行撤鄉建鎮揭牌儀式,高廟鄉更名為高廟鎮

基本信息

概況

高廟鄉[河南省南陽市高廟鎮] 高廟鄉[河南省南陽市高廟鎮]

高廟鎮位於南陽市區東,距市中心23千米。東與社旗縣晉莊鎮、大馮營鄉毗鄰,南與唐河縣桐河鄉接壤。面積82.5平方千米,人口4.3萬人(2007年)。轄高廟、孫樓、下曹、大劉莊、上曹、

栗盤、司莊、郭廠、老薛營、邰莊、張莊、小石碑、大石碑、黃池陂、西張營、上官莊、張堂、謝營、南張營、趙橋、塔橋、王良莊、典暴23個行政村。鄉政府駐高廟村。
地勢自北而南傾斜,北部較高,海拔120米,南部稍低,海拔llO米。境內有桐河、清河、珍珠河和小黃河。清河、珍珠河於高廟村東北匯合後稱桐河,南從王莊出境,段長10千米。小黃河橫越境內,於薛營村匯入桐河。牛高公路、李高公路過境。

沿革

小清河和小黃河東部交匯處有一寺廟,這就是高廟的由來。清末分屬黃池陂、馬庵及雷神廟3保;民國25年(1936年)分屬黃池鄉、馬庵鄉及敬業鄉。1949年建國後建立高廟區;1951年9月改高廟區為十三區;1958年屬茶庵公社;1968年成立高廟公社;1984年改為高廟鄉。1997年,面積81.4平方千米,人口4.2萬,轄高廟、黃池陂、西張營、上官莊、張堂、謝營、趙橋、南張營、大石碑、小石碑、塔橋、王良莊、典報、邰莊、張莊、老薛營、司莊、郭場、孫樓、下曹、上曹、大劉莊、栗盤23個行政村。

農業

高廟鄉立足鄉情,突出優勢,在穩定糧食、棉花面積的基礎上,抓好了小辣椒種植和以牛、羊、鴨為主的畜牧養殖業。今年全鄉小辣椒麵積達到50000畝,占總耕地的50%以上。新建邰莊、塔橋、謝營等3個面積在3000畝以上的小辣椒示範方,引導農戶連片種植。以雜交新一代和椒都紅為主,淘汰其他品種,優良品種覆蓋率達到85%以上。在高廟南街建立了小辣椒專業市場,催生了一批從事辣椒購銷業務的經紀人,吸引了該鄉從業人員400餘人和外地客商80餘家,帶動了全鄉信息、中介、餐飲、金融等第三產業的發展。

畜牧養殖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按照育龍頭、帶農戶、擴規模、上水平的發展思路,推動了屠宰加工業走上了養、購、加、銷有機互聯、良性互動的發展路子。全鄉黃牛存欄達15000頭,羊存欄30000隻以上。建成兩個牛羊交易市場。黃池陂村系回民聚居村,有著傳統的牛羊屠宰加工習慣,該村兩委班子加大資金、協調服務等方面的力度,支持養殖大戶法玉亮、巴中武投資100餘萬元,分別建成了存欄400頭、600頭的黃牛育肥場。育肥場為農戶提供種牛、技術服務等,輻射帶動全村及周邊鄉村黃牛養殖業快速發展。屠宰大戶馬延生年屠宰黃牛可達1500頭,年銷售牛肉200餘噸。目前全村屠宰專業戶發展到120家,年屠宰牛50000頭,羊30000萬隻。年加工牛、羊肉1.2萬噸,人均增收1800元。組建了100餘人的經紀人隊伍,擁有貨車68輛,收購市場涉及社旗、唐河、方城等7個縣區,肉食產品遠銷武漢、北京、上海、鄭州等城市,僅銷售服務車年可獲利75萬元。止2005年底,全村已建成清真冷庫3座,牛羊皮加工購銷專業戶8個,腸衣加工廠10家,牛羊雜加工專業戶36家,形成了養殖、交易、屠宰、冷藏、加工、運輸、銷售一條龍的產業格局。

高廟鄉肉鴨養殖快速膨脹發展,發展專業場37個,形成塔橋、趙橋、黃池陂三個肉鴨養殖小區。每場可同時養四批,鴨苗存欄3200—4000隻,全鄉可同期存欄8萬隻,年可出欄100萬隻,餵養45天左右即可上市,市場前景廣闊,養殖效益明顯。

投資重點

1、小辣椒的收購加工

2、黃牛系列養殖加工

3、肉羊養殖加工

4、食用菌種植加工

5、農牧業高新科技套用推廣

交通

鄉政府成立了由鄉長任組長的公路建設領導小組,負責資金籌措、清障、拆遷、安全保衛等項工作,止目前全鄉公路里程160多公里。有效地改善了該鄉的基礎條件,提高了民眾的生活質量,加強了該鄉與外界的聯繫。

小城鎮建設

小城鎮建設突出建管並重。一是治理髒、亂、差,拆除違章建築,規範經營區域,禁止超線擺攤;二是擴建黃池陂屠宰加工清真食品一條街和老薛營小集鎮,增加基礎設施投入,提高知名度;三是完成了小辣椒專業市場南端700米雙側臨街門面房上下150間的建設任務,新增商戶80家,小辣椒市場吸引近400名農村剩餘勞動力到高廟集鎮內居住和發展,壯大了集鎮規模,激發了集鎮活力。高廟集鎮有望成為南陽東部最有影響力的小辣椒集散地和交易市場。

民營經濟

高廟鄉堅持按照科學發展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以加快發展為目的、以民營經濟為突破、以招商引資為重點、以項目建設為支撐、以園區建設為載體、以最佳化環境為保障,堅持用工業化帶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使工業經濟成為全鄉經濟成長的主體、財政收入的主體、民眾增收和擴大就業的主體。一是突出抓好項目建設,爭取大中小一齊上、各行各業一齊上、國有、民營、集體一齊上,激活內資。二是堅持各種所有制工業共同發展,突出發展民營工業。三是堅定不移地走招商引資、借力發展的路子。四是大力發展該鄉清真食品加工、肉鴨養殖加工和農副產品加工工業,培育 高廟鄉工業支柱,形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產業布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