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尹集

高唐尹集即高唐縣尹集鎮,位於山東省高唐縣城東北十公里處,轄72個行政村,版圖面積86平方公里,總人口32495人,總耕地74554畝。該鎮交通、通迅、電力、水利條件都很優越,初具現代化小城鎮發展規模。該鎮曾被聊城市委、市政府評定為“全市十五經濟強鎮”等。

地理位置
高唐縣尹集鎮位於山東省高唐縣城東北十公里處,轄72個行政村,版圖面積86平方公里,總人口32495人,總耕地74554畝。尹集鎮交通、通迅、電力、水利條件優越。青銀高速公路、省道009路橫穿此境東距京福高速公路30公里,南臨308國道、316國道,西連105國道、高唐縣城東外環,縣鄉公路境內全長100多公里。全鎮村村通公路,戶戶通電話、行動電話達到了無縫隙覆蓋,初具現代化小城鎮發展規模。2003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85億;全鎮財政收入512萬元;工商稅收2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210元,比去年增加350元。被聊城市委、市政府評定為全市十五經濟強鎮;被縣委、縣政府授予農村經濟綜合考核一等獎第一名、黨務暨精神文明建設綜合考核等獎每一名;農業科技第一名、農村綜合經濟指標第一名、產業結構調整第一名、基層組織建設第一名。同時先後被評為山東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安先進鄉鎮、聊城市計畫生育優質服務鄉鎮、聊城市信訪工作先進鄉鎮、聊城市教育工作先進鄉鎮、聊城市衛生工作先進鄉鎮
尹集鎮的土地肥沃,人民勤勞,農業發達,是蔬菜大棚的起源地之一。現在全鎮64個自然村有九成以上的村莊有大量蔬菜大棚,尤其王花園、朱莊、唐窪是全鎮乃至全縣的蔬菜基地。
教育
說起尹集的教育就不得不說尹集中學,尹集中學的前身是尹集四中,尹集四中是80年代的高中,在80年代末教育改革中被拆遷,變成了現在的尹集中學。尹集中學保留了四中的優良傳統,治學嚴謹,管理嚴格,成績在全縣名列前茅。大量外地同學湧入尹集中學讀書。中學採用封閉式管理,千分制教育,在抓好成績的基礎上抓好品德教育,讓學生先成人後成才的理念深得教育界及社會各界的認可。
農業
尹集鎮的土地肥沃,人民勤勞,農業發達,是蔬菜大棚的起源地之一。現在全鎮64個自然村有九成以上的村莊有大量蔬菜大棚,尤其王花園、朱莊、唐窪是全鎮乃至全縣的蔬菜基地。尹集鎮是高唐縣農業大鎮、農業強鎮。近幾年來,在穩定糧棉生產的基礎上,突出蔬菜、林業、畜牧三大產業,以冬暖式大棚為主的蔬菜生產;以三倍體毛白楊種植為主的林業生產;以養雞、養牛為主的畜牧生產發展迅速。2003年全鎮新上冬暖式大棚1200個,大棚總量達到9600個,蔬菜總面積達到5.26萬畝,糧經比例達到5.5:4.5。蔬菜總產值近1.3億元,形成了“南瓜北柿中果品”的種植生產格局。蔬菜人均收入2300餘元,大棚蔬菜已成為該鎮農民發家致富的主導產業。在抓好蔬菜生產的同時,大力發展林業和畜牧養殖業,把林業和養殖業作為增加收入的又一重要渠道來抓,依託泉林紙業集團藍山集團兩大企業,鼓勵引導民眾發展三倍體毛白楊種植和契約牛、契約雞養殖。2003年全鎮共種植三倍體毛白楊100多萬株、建設綠色通道30多公里,經濟林面積達到9500畝。新建500頭以上的養豬場5處;300頭以上的養羊場3處;3000隻以上的養雞小區6處;10頭以上的奶牛場2處;全鎮黃牛存欄量2.14萬頭,出欄量0.86萬頭;肉雞存欄35萬隻,出欄量2.14萬頭;豬存欄量2.45萬頭,出欄5.81萬頭,畜牧總收入達7000多萬元。經濟發展及城鎮建設

尹集鎮初具工業化小城鎮發展規模。通過制定優惠政策,提供優質服務,創造優良環境,狠抓工業園區建設,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實現了新的突破。形成了以機械製造加工、農副產品加工、板材加工、紡織化工為主民營企業群。2003年工業園區落戶企業固定資產500萬元以上的達到17個,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5040萬元,完成任務的130%。民營經濟企業銷售收入6.11億元,同比增長219.8%,完成增加值1.1億元,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000萬元,同比增長31.4%。 尹集鎮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2003年以來,立足高起點規劃設計、高標準建設、高效能運轉,將工業園區、高速公路出入口經濟區及高速公路取土場人工湖融入小城鎮建設,在2002年投資2000萬元對尹集北街北側開發建設的基礎上,融資3400萬元對南側商住樓和城鎮廣場進行了開發,現已建成商住樓200多個單元,建築總面積6萬平方米,硬化街道、環鎮路2萬多米,居民住宅、商貿流通、教育衛生、文化娛樂等區域布局合理,基礎設施齊全,環境優雅,展現了一個發達城鎮的繁榮面貌,政府駐地和工業園道路主框架四縱四橫,實現了“七通一平”,城鎮投資環境,承載能力得到最佳化改善。 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