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蚤綴

高原蚤綴

高原蚤綴,中藥名。為石竹科植物西北蚤綴Arenaria przewalskii Maxim.的全草。分布於甘肅、青海等地。具有清熱止咳,潤肺化痰之功效。用於肺熱咳嗽,肺癆咯痰不爽,瘰癧。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微甘,性寒。

歸經

入肺經。

功效

清熱止咳,潤肺化痰。

主治

用於肺熱咳嗽,肺癆咯痰不爽,瘰癧。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

採集加工

夏季採集,曬乾。

形態特徵

西北蚤綴又名:福祿草。多年生草本,高10-20cm。主根細長,木質化,支根須狀。莖叢生或斜生,基部稍斜生,宿存纖維狀枯萎葉鞘,上部直立,密被淡紫紅色腺毛。基生葉線形,長2-3cm,寬1-2mm,先端鈍,基部較寬,連合成鞘,膜質,邊緣稍反卷並具細小突起,兩面無毛,中肋顯著;莖生葉披針形,長1-1.5cm,寬2-3mm,先端鈍,上部邊緣多有腺毛,基部稍窄。花序頂生,聚傘狀,通常3花,密生淡紫色腺毛;苞片卵狀橢圓形,背面被腺毛;花梗長3-5mm,密被腺毛;萼片5,紫色,寬卵形;花瓣5,白色,倒卵形,長8-10mm,寬4-5mm;花盤蝶形,具5個橢圓形腺體;雄蕊10,花絲線形;子房長圓狀倒卵形,具柄,花柱3,線形,柱頭扁平,長圓形。蒴果倒卵形。種子多數。花期7-8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0-4500m的高山草甸等處。分布於甘肅、青海等地。

性狀特徵

本品常皺縮成團狀,根黑褐色,黃褐色,主根木部白色。莖基宿存纖維狀枯萎葉鞘,並密被淡褐色腺毛。葉片線性至披針形,基部較寬,連合成鞘,中肋明顯。花頂生,多破碎,展開可見苞片綠色,卵狀卵圓形,被腺毛;萼片淡紫色;花瓣淡黃棕色(鮮時為白色)。氣微,味微甘、苦。

相關論述

《青藏高原藥物圖鑑》:“清熱潤肺。治肺結核,肺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