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陵

高一陵

高一陵,蠶學家,長期致力中國蠶業科學研究和組織工作。組織研究夏秋蠶新品種、空頭性軟化蠶病、桑樹萎縮病卓有成效。對主持全國蠶業區劃研究,倡導蠶業經濟研究,組建中國蠶學會作出了貢獻。

基本信息

經歷

1933-1936年 浙江省立杭州高級蠶絲職業學校畢業,並留校任助教。

1938-1939年 浙江義烏縣戰時政治工作隊任隊長。

1940-1941年 皖南新四軍二支隊三團任政工隊長。

1942-1946年 高郵縣委宣傳部長、漢留區委書記。

1947-1948年 蘇中二地委人民報社總編輯。

1949-1952年 蘇北區黨委辦公廳主任。

1953-1957年 江蘇省委辦公廳主任。

1957-1983年 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副所長、所長。

生平

祖籍湖南湘鄉,1919年10月14日生於浙江省杭州市。父親龔道煦曾為舊政府低級文書雇員,一家六口依靠微薄薪資勉強餬口。高一陵10歲時,父親年老被解僱失業,一家生活艱難,只能把他和姐姐二人送往南京貧兒教養院國小就學(該院由黃興夫人徐宗漢任院長)。1933年高一陵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南京貧兒教養院國中,並被資助考入浙江省立高級蠶絲職業學校(該校前身系清末的蠶學館,為我國現代最早的蠶絲教育機構)。1936年,高一陵畢業,留校任助教。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學校停辦,高一陵抱著抗日救國理想,與許多熱血青年一起參加了浙江省義烏縣政工隊,不久任隊長。1938年高一陵先後參加民族解放先鋒隊和中國共產黨。1939年浙東出現一股限制異黨活動的反共逆流,企圖解散縣政工隊,高一陵在中共地下黨領導下,利用國民黨政權中的派系矛盾,瓦解了反動勢力的企圖。1940年夏,高一陵由黨組織派往皖南新四軍工作,任二支隊三團政工隊長。皖南事變中突圍到蘇中根據地,先後任區委書記、縣委宣傳部長、蘇北區黨委辦公廳主任及江蘇省委辦公廳主任。

高一陵早年受過蠶桑科學教育,也曾有志於蠶業的振興,但由於革命的需要,直到1956年中共中央召開了知識分子問題會議,周恩來總理作了“向現代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始奉命歸隊獻身於蠶業科學工作。1957年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副所長兼黨組副書記,1981年任所長兼黨委副書記。高一陵到蠶研所後主管科研業務,當時所內蠶桑專家為數不多,且年齡偏高,人才培養遂成當務之急。他首先發揮老專家的積極性,指導扶持新生力量,在科研和生產實踐中鍛鍊成長,並組織各種培訓班,派送出國進修,以及在所內培養研究生等多種途徑,培養了一支60年代以後挑負重擔的蠶桑科技隊伍。他同時將所內研究機構設定逐步擴展為桑樹栽培、蠶品種資源、蠶品種選育、蠶生理病理、養蠶技術、蠶桑機具、繭絲、科技情報等8個研究室和1個試驗場;並收集保存1500餘份桑樹品種、500多個蠶品種,成為我國主要的桑、蠶種質資源保存中心。建所以來共取得科技成果260餘項。1978年以來有66項科研成果獲得各種獎勵,大批研究成果已在國內生產中取得效益。現已成為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蠶業科技研究中心。先後有25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到蠶研所考察,進行學術交流,蠶研所也派出專業研究人員分別去11個國家考察或合作研究。高一陵為開拓我國蠶業科研事業、培養專業人才和取得具有重大經濟效益的研究成果,並為蠶桑科研成果的推廣和普及作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

技術成就

初期成就

在50年代後期,全國掀起了向科學進軍的熱潮,我國蠶業科研和生產都面臨著如何加速農村傳統養蠶業的技術改造、如何吸收國外研究成果為我所用、如何建立高產優質省力的栽桑養蠶新技術體系,以及如何提高單位面積產繭量和繭絲質量以增加蠶業生產的經濟效益等問題。高一陵在深入生產和科研實際調查總結的基礎上,認識到既要大力改革傳統的養蠶技術,又要挖掘其優秀的經驗遺產,使現代科學技術同我國傳統優秀技術相結合,既不能照搬外國如日本、蘇聯正在推廣的機械化養蠶技術體系,又要結合國情吸收他們的先進研究成果,以生物技術的進步為主,實行生物技術與機械技術相結合。1957年蠶業研究所養蠶法研究室,根據我國北方民間居室炕房取暖方式的啟發,設計創造了簡易炕床飼養小蠶,既符合飼養小蠶保溫保濕原理,又能減少給桑次數和勞動力,同時也節省了桑葉和加溫費用成本。我國重點蠶區杭、嘉、湖一帶,為解決養蠶勞動力不足和蠶室蠶具缺乏的困難,在清代已有大蠶放養地蠶的省力養蠶法;經所內科研工作者改進為地蠶條桑育和屋外土坑棚架育。1961年高一陵及時總結了所內研究成果,發表了“論養蠶技術革新”的重要論文,指出小蠶炕房育、大蠶地蠶條桑育、屋外育及少回育是在繼承、引進和改造的基礎上當前養蠶技術創新的方向。為其後我國這些成果的推廣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在桑樹栽植方面,50年代以前,民間習慣每畝僅稀栽300株左右,養成中、高幹樹型,要“三年開剪,五年成林”。1957年,浙江省餘杭縣嶂嶺大隊農民突破成規,每畝栽桑800~1000株,當年就能采葉養蠶,增加收益;同時,中國農科院蠶業研究所試驗桑園採用湖桑畝栽1000株的密植桑園,第二年畝產葉達1656千克,而對比的稀植330株畝產僅為590千克。但當時國內還有些栽桑學者認為稀植桑的通風透光好、單株發條多、同樣可達到每畝桑樹總條長的目的;同時還認為桑樹經多次采葉,易致生理早衰等不同看法。高一陵組織廣大科研和生產工作者,經過反覆論證後提出:稀植桑需較長時間培養多枝幹樹型,且需較高的肥培條件;但農村養蠶要求快速豐產以提早收益,而適當增加每畝株數、合理密植、配合其他措施,是適合當時多次收穫桑葉的栽桑模式。在其後的生產實踐證明:全國逐步對老桑園和低產桑園改高幹稀植為低乾合理密植,各地普遍湧現了畝栽1500株左右、產葉2500千克的密植豐產桑園;有的還創造了當時每畝桑葉產繭量150千克以上的世界最高紀錄。

後期成就

7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我國經濟和工業裝備條件的發展,高一陵和蠶業研究所的科技人員,以高產量、高質量、高工效為目標,逐步實現桑園管理機械化、小蠶共育專業化、大蠶飼育省力化、蠶繭品質優良化和養蠶布局合理化的技術體系。1978年在江蘇省無錫縣坊前鄉建立蠶桑現代化科學實驗點。1982年實驗點共產繭10.5噸,畝產桑葉2000多千克,畝產繭103千克,比大面積桑園畝產增加一倍以上;每個養蠶勞動力年產繭605千克,年創產值2541元;同時,秋季養蠶採用多絲量品種,推廣新蔟具——紙板方格蔟,蠶繭質量顯著提高,上繭率全年平均達95%以上,鮮繭出絲率由11%提高到16.32%,即每百千克繭可多產生絲2千克。高一陵根據他在無錫縣實驗點的經驗加以總結,1980年在他主持召開的全國養蠶現代化學術討論會上,他提出以現代科學技術改造傳統養蠶技術,向高產、優質、省力、高效的方向邁進;根據農業區劃原則,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相對集中建立一批蠶繭生產基地,在聯產承包制基礎上逐步發展專業鄉、專業村和專業戶,形成適度經營的規模效益;建設成片高產穩產桑園,小蠶標準蠶室共育,培養和提高農民的科學技術水平等建議。為在較大範圍內建立技術比較先進、經濟上高效益的蠶桑生產新體系,發表了“我國蠶業現代化的構想”、“養蠶業技術改造的途徑”兩篇論文,引起了蠶業界的普遍注意。

高一陵重視將科研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倡導科研人員經常深入全國蠶區;新參加工作的大專畢業生隨同蹲點人員先去農村工作一年熟悉生產;設定科學實驗點,將成熟的科研成果組裝配套在大面積生產中推廣,樹立起依靠科學技術提高蠶繭產量、質量和勞動生產率的樣板。

主要論著

1 高一陵.《科學技術為蠶業生產服務》.中國農業科技通訊.1960

2 高一陵.《貫徹農業八字憲法,爭取桑園快速豐產》.中國農業科技通訊.1960

3 高一陵.《論養蠶技術革新》.中國農業科技通訊.1961(3)

4 高一陵.《夏秋蠶品種選育的幾個問題》.中國農業科學.1962(3)

5 高一陵.《對空頭性軟化病開展協作研究的體會》.蠶業科學.1980(4),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