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乾治

王乾治

王乾治,家蠶良種繁育專家,蠶業教育家。畢生獻身於蠶業教育、原原種培育和家蠶良種繁育科研工作。撰寫我國第一部《家蠶原原種培育規程》。主持多項蠶品種性狀改進研究項目。為蠶業發展作出了貢獻。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王乾治,江蘇省蘇州市人。1905年出生於一個當鋪職員家庭。6歲至12歲在私塾讀書,15歲進蘇州東吳大學附中,國中畢業轉入晏成中學。1927年22歲時中學畢業,謀職未成,考入南京金陵大學農業專修科。1929年自該校畢業後,考取公費留學生,進入日本東京蠶絲專科學校,攻讀兩年,於1932年畢業。

人物經歷

王乾治學成回國後,執教於江蘇省滸墅關蠶校,把在國外學到的新技術傳授給學生。他特別重視蠶種學科,認為這是發展蠶業生產的基礎。1936年,他協助鄭辟疆校長籌建江蘇省蠶絲專科學校。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教員、學生四散,教學無法進行,學校僅留王乾治等3人看守校舍。其後,日偽當局威脅王乾治等,要他們複課招生。具有強烈民族愛國之心的王乾治隨即潛赴上海,協助鄭辟疆校長在滬復校。由於局勢繼續惡化,上海也難立足,王乾治於1939年帶領一批畢業生經江西輾轉入四川,途中歷盡艱辛。抵四川樂山以後,一方面為畢業生介紹工作;一方面在鄭校長主持下,使學校儘早複課。王乾治一直在學校任教務主任,同時,還應聘於四川大學蠶桑系兼課,直至1945年抗戰勝利。

1946年,王乾治由四川回到故鄉蘇州,受中國蠶絲公司招聘,任蘇州蠶桑實驗場場長,擔負育種和原種繁育工作,同時應蘇州農校之聘,在該校蠶桑科兼課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2年,他調離蘇州蠶桑實驗場,到剛建立的華東蠶業研究所任養蠶系原種組組長,負責培育華東地區浙江、江蘇、山東、江西、福建等省所需原原種,同時結合生產開展良種繁育科學研究。1955年8月29日,因心臟病發英年早逝,享年50歲。

王乾治對家蠶良種繁育學科有較深的造詣,在教育、科研、蠶種生產上作出了貢獻,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他的才智得到了充分發揮,成為國內蠶業界公認的家蠶良種繁育權威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