髕骨骨軟骨病

髕骨骨軟骨病

Sindig—Larsen1921年,Johansson於1922年分別報導本病。男多於女,多見於10~14歲愛好劇烈運動的少年。右側多見。病人有外傷史,常累及髕骨下極。亦可累及髕骨上極。主要由於髕骨上、下極受到過度牽引力引起w。-本病主要為膝部疼痛和跛行,當奔跑、跳躍、騎腳踏車、上樓梯時,髕韌帶被拉緊,膝部疼痛加重:局部軟組織輕度腫脹,髕骨下極或上極有固定壓痛點。

影像學檢查髕骨下極或上極不整齊,呈鋸齒狀或刺狀突出,可呈碎裂狀,偶見游離小骨片,常與脛骨結節骨軟骨病同時存在。但髕骨在正常生長階段可見幾個骨化中心,正常兒童兩側髕骨的大小和密度可各不相同,因此,必須結合臨床。

基本信息

 簡介

髕骨骨軟骨病髕骨骨軟骨病

本病又稱Sinding-Larsen病,由Sinding、Larsen和Johansson分別於1921年和1922年報導,被認為是髕骨上下極受過度張力或壓力而致的骨軟骨病。好發於10~14歲的愛好劇烈運動的青少年,男多於女,常發於一側,以右側多見,偶見雙側發病者。多累及髕骨下極,常與脛骨結節骨軟骨病同時存在。本病亦稱髕骨骨骺炎、生長性髕骨炎、青少年髕骨。


病因

多發與少年多發於少年

(一)發病原因
外傷為主要原因。

圖1圖1

(二)發病機制
髕骨上下極次發骨骺受到附著其上的股四頭肌腱和髕韌帶過度牽拉或引起損傷時,可造成疲勞骨折應力性骨折,使骨骺血供發生障礙。其發病機制和病理變化極似脛骨結節骨軟骨病。由於缺血使骨骺壞死,後期被吸收,出現爬行替代,最後導致髕骨伸長、增大、畸形。也有人認為本病是內分泌紊亂所引起,或認為與遺傳有關。少年發病者可在成人後發生高位髕骨。

臨床表現

主訴為膝前疼痛和輕度跛行,跑步、上樓或騎車蹬踏時疼痛加重,休息時則減輕。急性發作時起跳、落地皆痛。髕骨下極處可有輕度腫脹,軟組織增厚和有壓痛。伸膝和跪地時疼痛。少數髕骨上極可出現症狀。病程4~6個月。

輔助檢查

髕骨骨軟骨病髕骨骨軟骨病

髕骨上極或下極不整齊,呈鋸齒狀或刺狀突出,甚至呈節裂狀,有時可見游離小骨片,往往合併脛骨結節骨軟骨病。髕骨在正常生長階段可有幾個骨化中心,且正常兒童兩側髕骨的大小和密度可各不相同,因此必須結合臨床,隨訪觀察X線變化,才能作出正確診斷。

診斷

根據外傷史,臨床表現為膝前疼痛和輕度跛行,跑步,上、下樓時症狀加重及X線片的特殊表現,可以成立診斷。

治療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最大限度地避免髕骨的不規則發育。避免患肢劇烈運動,可減少局部病變的活動,症狀亦隨之減輕。多數不需用石膏固定即能自愈,少數要用石膏等外固定至少達6周,以促進節裂與髕骨主體儘早癒合。

預後

一般預後良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