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校園

體育校園

2001年11月,《體育校園》專訪米盧時期著名記者董路。 2005年9月,《體育校園》採訪姚明。 2005年11月,《體育校園》採訪劉璇。

體育校園報頭體育校園報頭

一、《體育校園》概況

《體育校園》創刊於2001年10月15日,是中國人民大學校園內唯一的一份體育報紙,同時也是青年人大報社唯一一份定期獨立發行的專刊。它所關注的焦點是人大校園內的各項體育賽事以及同學們豐富多彩的體育生活,並再此基礎上著眼於校外,針對同學們所關心的國際、國內重大體育事件,以大學生的角度進行報導和評論,發出大學生自己的聲音。
走過了9個年頭,《體育校園》不斷發展,目前已形成了定期發行的報紙與《體育快報》相結合、傳統紙質媒介與網路新媒體相結合的校園體育傳播模式。客群範圍涵蓋整個人大校園,並且在校內外都具有一定影響。

二、體育校園三大特色

1.深度與時效的完美結合

“《體育校園》報系”包括每20天定期獨立發行的報紙《體育校園》、不定期發行的實時體育快報報導、人人網體育校園賬號和體育校園部落格。《體育校園》聚焦校內外體育賽事的最新動態,挖掘新聞背後的故事,以獨特的視角進行深度報導,發行量為5500份,主要客群為人大的本科生。《體育快報》和人人網體育校園賬號均著眼於校內外即時發生的體育重大體育賽事,對於賽事的前期預告和賽後第一時間的報導,前者以報架快報的形式呈現,後者則更加多樣化,以發日誌、傳照片等形式完成簡訊、快訊、詳細報導、圖文並茂、文章轉載等各種信息的傳播。兩者以其權威性、及時性形成了覆蓋全校的影響力。體育校園部落格尚處於開發階段,初步構想為報導體育新聞人物背後的故事、發布部門編務工作和建設企業文化,同時為部門內部成員交流經驗心得提供網路平台。四者相結合的模式,使校園體育報導實現了深度與時效的和諧統一。

2.專業化與影響力

且看體育校園大事記:
2001年11月,《體育校園》專訪米盧時期著名記者董路。
2002年4月,《體育校園》與中國球員張玉寧、李金羽面對面。
2002年12月,CUBA重回人大,《體育校園》刊發《CUBA快訊》,這是青年人大報社歷史上第一份日報。
2002年年末,《體育校園》作為唯一一家校園媒體,參與中國桌球隊建隊50周年慶祝活動。
2003年12月,《體育校園》專訪前羽毛球世界冠軍顧俊。
2004年5月,刊發飛利浦大學生足球聯賽日報《鏖戰》,並製作成為青年人大報社第一份集結成冊的報集,開創日報報導校外比賽之先河,贏得了包括中國職業聯賽“金哨”孫葆潔、《羊城晚報》報社在內的各界人士的關注和讚賞,在校內外形成巨大影響。
2005年9月,《體育校園》採訪姚明。
2005年11月,《體育校園》採訪劉璇。
2006年3月,《體育校園》採訪美國哈林巫師籃球隊
2006年4月,《體育校園》採訪《足球勁體育》主編、著名體育記者郝清亮,並給予《體育校園》高度評價。
2006年6月,《體育校園》採訪報導著名短道速滑運動員、鹽湖城冬奧會兩枚金牌得主大楊揚做客人大活動。
2006年10月,《體育校園》採訪報導巴蒂爾 “匹克校園行”活動。
2004年至今,《體育校園》連續五年採訪報導了中國大學生籃球超級聯賽(CUBS),並且與搜狐、騰訊等網站合作供稿,與361度等公司形成合作關係。其中,04—05賽季首屆大超聯賽,《體育校園》全程報導了人大男籃的奪冠;06年底第三屆大超北區賽會制比賽在人大進行,與搜狐合作的《體育校園》承擔了全部比賽的攝影、賽況、花絮報導和人物專訪。
2007年底,《體育校園》攜手新聞學院學生會學術部,主辦《體壇周報》系列講座,邀請樓堅、楊毅等著名體育評論員暢談心路歷程。此舉吸引了全校熱愛體育的同學關注,收到較大反響。
2008年4月,《體育校園》率先進入“奧運時間”,記者隨人大男排到首都體育館參加“好運北京”排球測試賽演練,成為首體裝修後的首批“客人”,並對賴亞文、張蓉芳等排壇名宿進行獨家採訪,另外也出席了組委會組織的賽後新聞發布會。
2007年、2008年,《體育校園》記者連續兩年隨人大男排出征CUVA全國總決賽,在賽後第一時間發回報導;2009年、2010年,《體育校園》繼續派出隨隊記者赴人大男排的客場報導全國大學生排球超級聯賽。
2009年春,《體育校園》眾成員親赴CBA現場觀賽,並在賽後採訪了福建SBS俱樂部後衛楊超(前人大男籃球員)。
2010年7月,《體育校園》專訪著名足球解說評論員、人大校友劉建宏。
2010年10月,《體育校園》成立9周年之際,央視著名主持人兼CCTV5總監助理、前人大男排隊員張斌返母校參加“大學體育研討會”並觀看了人大男排訓練。活動結束後張斌接受了本刊記者的專訪。

3.依託《青年人大》傳媒集團的網路優勢

《體育校園》作為青年人大傳媒集團中的一員,依託集團優勢,正由傳統的單一的紙質媒介傳播向網路化方向發展。在青年人大網站上設立的“體育校園”版塊中,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發布最新的體育賽事信息,以新媒體推動校園體育新聞傳播模式的革新。

三、《體育校園》報紙結構

“《體育校園》系列”中以《體育校園》為主,四開黑白印刷,每20天定期獨立發行,共四個版。其中,頭版為訊息版,主要報導校內外重大體育比賽,側欄原為常設評論欄“縱橫”(對校內體育從現象到本質的評論),現已取消。二三版為專題版,沒有固定版式,二版傾向於校隊、校運會等具有全校影響力的人事物;三版則以深度報導、人物專訪為主。四版是國內外體育評論版,側欄是常設評論欄“笑熬漿糊”(對近期國內外體育發生的大事進行串聯式評論),08年下半年,新增右側專欄“聲音、酷圖、封面”。09年4月對各版常規版面進行更新,報頭、各版報眉、專欄在更新之後增強了視覺效果。
關於編輯規範,《體育校園》在版面細節上遵循傳統,在思路和整體版面結構上力求創新。

第58期招新特刊頭版第58期招新特刊頭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