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酥鬆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鈣質由骨骼往血液淨移動的礦物質流失現象,表面症狀為骨質流失和骨組織破壞,從而導致骨質變得脆弱,大大增加骨折的可能性。

概述

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的字義是“多孔的骨頭”(porous bones)。
骨質疏鬆(osteoporosis)是指每個單位內骨組織數量減少,骨骼的生長和發育起自胚胎時期,並持續到出生後20多年。成年人骨骼的數量不再發生變化,但骨的代謝卻持續不休,即骨的生成和骨的吸收這兩個過程處於平衡狀態。年齡超過40歲後骨的生成保持不變,但骨的吸收卻增加,數十年後骨組織數量僅及30歲時的一半量。一旦骨的密度降低至難以忍受日常生活中所受的應力,便會發生病理性骨折。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鈣質由骨骼往血液淨移動的礦物質流失(demineralization)現象,骨質量減少,骨骼內孔隙增大,呈現中空疏鬆現象,速率取決於蝕骨細胞(osteoclast)和成骨細胞(osteoblast)活性的消長。此需和軟骨症(osteomalacia)有所區別,軟骨症的成因是維生素D的缺乏所導致。
骨質疏鬆症的表面症狀為骨質流失和骨組織破壞,從而導致骨質變得脆弱,大大增加骨折的可能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引,骨質疏鬆症的定義為當一個人的骨骼礦質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比一個健康女性的骨骼礦質密度低於2.5個標準差。
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包括:性別(尤其是女性)、太早停經、種族(尤其是白人和亞洲人)、骨頭結構較細、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過低、抽菸、酗酒、活動量不足、具有家族病史。
骨質疏鬆症主要可分為:更年期引致的骨質疏鬆症,及因年老所引致的骨質疏鬆症。更年期引致的骨質疏鬆症主要影響踏入更年期後的女性;隨著女性荷爾蒙的流失,骨質慢慢流失。另一方面,因年老所引致的骨質疏鬆症則是隨著年紀老邁,鈣質慢慢流失所引致;無論男性或女性都同樣受形響。
人類的巔峰骨骼質量(peak bone mass)通常在30到40歲間就會達到,隨後便會走下坡,漸漸發生礦物質流失(demineralization)現象。一般來說,女人骨質流失最快的時期是停經後五年間,脊椎密度平均每年減少3-6%,而超過50%年過80歲的女性會有骨折的經歷。男性骨質流失的速率則較為穩定,在達平均巔峰骨骼質量後,依據不同部位,每年流失約0.5-2%。
雖然骨質疏鬆症多數情況下並不會直接導致死亡,但骨質疏鬆症增加骨折機會,從而形響病患者的健康和獨立生活能力,更大大增加社會醫療負擔。

病因

(一)絕經後和老年性骨質疏鬆

(二)遺傳性骨質疏鬆 
1.成骨不全
2.高胱氨酸尿
(三)內分泌疾患所致骨質疏鬆
1.性腺功能減退
2.甲狀腺功能亢進 
3.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4.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 

(四)與飲食有關的骨質疏鬆
1.缺鈣
2.缺維生素D 
3.缺維生素C
4.慢性酒精中毒 

(五)藥物所致骨質疏鬆
1.長期使用肝素 
2.長期套用氨甲蝶吟
(六)廢用性骨質疏鬆

(七)其它疾病所致骨質疏鬆
1.各種慢性病 
2.各種髓內腫瘤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和白血病 
(八)特發性骨質疏鬆 
1.特發性少年骨質疏鬆症 
2.特發性成年骨質疏鬆症

診斷

雙能X射線骨密度檢測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是診斷骨質疏鬆症的金標準。 如果測得的骨礦物質密度低於年青人的標準值2.5個標準方差值 (可用T 值表示),即可診斷為骨質疏鬆症。 世界衛生組織建立了以下的診斷標準:
T值 大於 -1.0 為正常,
T值 介於 -1.0 和 -2.5 之間為 “低骨密度”(一些醫生認為“低骨密度” 是骨質疏鬆症的前期,但有一些“低骨密度”病人不會發展為骨質疏鬆)
T值 小於 - 2.5 為骨質疏鬆。
如果因為低骨密度發生過摔倒或骨折事件, 可認為是嚴重骨質疏鬆 (或被證實之骨質疏鬆)。
國際臨床密度學會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linical Densitometry ) 認為:
1. 診斷50歲以下的男性骨質疏鬆症不能僅根據密度測試結果,
2. 對於絕經前婦女, 應使用Z值 (與同年齡組比較值, 而非與巔峰骨密度比較值), 而不是T值。 同時對這些婦女的診斷不能僅根據密度測試結果。
---------------------------------------

淺談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會有哪些徵兆?

· 骨折:簡單的日常活動導致的骨折,其實正是骨質疏鬆症的前兆。最常發生的部位就在髖骨與大腿骨。
· 下背痛:這是許多人易犯的毛病,很少人想到自己是骨質疏鬆。
· 頸椎腰椎疼痛。
· 身高較以前矮
· 彎腰駝背..等。

哪些人是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呢?

1. 更年期的女性。
2. 骨架較細小的人。
3. 喜歡抽菸、喝酒的人。
4. 經常喝咖啡濃茶且過量者。
5. 運動量少、長期臥床不動或不曬太陽的人。
6. 皮膚比較白的人,根據研究白種人罹患骨質疏鬆的比例最高。
7. 經常服用類固醇、制酸劑、抗痙攣藥物、利尿劑的病人。
8. 不喜歡吃魚或小魚乾..等,鈣攝取量較少的人。
9. 曾經發生骨折、椎間盤突出者或彎腰駝背越來越嚴重者。
10. 家族有骨質疏鬆症或關節炎,或是骨質的惡性疾病的病史者。

如何預防

1. 不抽菸、不喝酒、少喝咖啡及含有咖啡因的飲料。
2. 適度的運動,一周三次,流汗即可。
3. 適度曬太陽,幫助體內合成維他命D,幫助身體促進鈣質合成。
4. 每天吃200~300公克(10盎司)的洋蔥,可預防骨質酥鬆。

骨質疏鬆的用藥與分類

1.阿法骨化醇軟膠囊(北京雙鶴):口服。 ⑴骨質疏鬆症:首劑量0.5μg/天 ⑵其它指症:首劑量成人:1μg/天 老年病人:0.5μg/天體重20kg以上的兒童無腎性骨病者:1μg/天。為了防止高血鈣的發生,應根據系列化指標調節阿法骨化醇的劑量。服藥初期必須每周測定血鈣水平,劑量可按0.25-0.5μg/天的增量逐步增加,大多數成年患者的劑量可達1-3μg/天。當劑量穩定後,每2-4周測定一次血鈣。對於骨軟化症患者,不能因為其血鈣水平沒有迅速升高而加大阿法骨化醇的用量,其它療效指標,如血漿鹼性磷酸酶水平,可作為調整劑量更有用的指標。或遵醫囑。
2.注射用鮭魚降鈣素湘北威爾曼):加入注射用水中,皮下或肌肉注射,需在醫生指導下用藥。骨質疏鬆症:每日一次,依據病症的嚴重程度,每次10-20μg或隔日20μg,為防止骨質進行性丟失,應根據個體需要,適量攝入鈣和維生素D。高鈣血症:每日每千克體重1-2μg,一次或分兩次皮下或肌肉注射,治療應根據病人的臨床和生物化學反應進行調整,如果注射的劑量超過2ml,應採取多個部位注射。 變形性骨炎:每日或隔日20μg。 痛性神經營養不良症:早期診斷是重要的,而且,一旦確診,應儘早治療。每日20μg皮下或肌肉注射,持續2~4周;然後每周三次,每次20μg,維持6周以上。
骨質松的治療方法
一 花粉治療骨質酥鬆法
由於骨質酥鬆,補鈣近來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體重的1/5都是骨重,骨頭的主要成分是鈣,鈣由食物吸收,在體內成分為氫氧磷灰石結晶與蛋白質纖維結合成為骨骼。一般人認為骨骼不同於別的組織,非常硬,似乎一成不變,實際上,骨骼的新陳代謝很活躍,以保持支持身體的必要強度。其相當的鈣,需由每天的食物中補充。
二 食物療法
黃芪蝦皮湯黃芪20克,蝦皮50克。先將黃芪切片,入鍋,加水適量,煎煮40分鐘,去渣,取汁,加入洗淨的蝦皮,加水及蔥、姜、精鹽等調味品,煨燉20分鐘,即成。佐餐當湯服食,能補益脾腎,補充鈣質,抗骨質疏鬆。
芝麻核桃仁粉黑芝麻250克,核桃仁250克,白砂糖50克。將黑芝麻揀去雜質,曬乾,炒熟,與核桃仁同研為細末,加入白糖,拌勻後瓶裝備用。每日兩次,每次25克,溫開水調服。能滋補腎陰,抗骨質疏鬆。
桃酥豆泥扁豆150克,黑芝麻25克,核桃仁5克,白糖適量。將扁豆入沸水煮30分鐘後去外皮,再將豆仁蒸爛熟,搗成泥。炒香芝麻,研末待用。油熱後將扁豆泥翻炒至水分將盡,放入白糖炒勻,再放入芝麻、白糖、核桃仁溶化炒勻即可。能健脾益腎,抗骨質疏鬆。
茄蝦餅茄子250克,蝦皮50克,麵粉500克,雞蛋兩個,黃、生薑、醬油、麻油、精鹽、白糖、味素各適量。將茄子切絲用鹽漬15分鐘後擠去水分,加入酒浸泡的蝦皮,並加薑絲、醬油、白糖,麻油和味素,拌和成餡。麵粉加蛋液、水調成麵漿。植物油六成熱舀入一勺麵漿,轉鍋攤成餅,中間放餡,再蓋上半勺麵漿,兩面煎黃。經常食用,能補鈣,抗骨質疏鬆。
蘿蔔海帶排骨湯排骨250克,白蘿蔔250克,水發海帶50克,黃酒、姜、精鹽、味素各適量。將排骨加水煮沸去掉浮沫,加上薑片、黃酒,小火燉熟。熟後加入蘿蔔絲,再煮5~10分鐘,調味後放入海帶絲、味素,煮沸即起。能補鈣,抗骨質疏鬆。
紅糖芝麻糊紅糖、黑芝麻各25克,藕粉100克。先將黑白芝麻炒熟後,再加藕粉,用沸水沖後再放入紅糖攪勻即可食用,每日一次沖飲。能補鈣,適用於中老年缺鈣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